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卷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题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
2. 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做非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括号里,或者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测试范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4分)
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 动人情韵” 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 一 :集诗文悟古人情】
同学们整理了课本中蕴含情感与志向的诗文,完成下面表格。
组别 内容
第一组 第一组 情,是人间至真。( 1)“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 忆舍弟》),是对亲人的思念;(2)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 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是对先贤的凭吊。
第二组 第二组 志,是人生追求。它是刘禹锡(3) ,病树前头万木 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豁达进取,是李白(4)“ 长风破浪会 有时, (《行路难(其 一 )》)的坚定信念,是范仲淹( 5) “ , (《岳阳楼记》)的忧国忧民,是 欧阳修(6) , (《醉翁亭记》) 的与民同乐。
第三组 景,是心境写照。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 ( 7) ,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可见冬日西湖的苍茫;读温庭筠(8) , 枳花明驿墙” (《商山早行》),可见旅途早行的清冷。
【小结】【小结】读诗文,悟情怀,我们应怀( )心,修品德。
1. 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 10分)
( 1)月是故乡明(2)三年谪宦此栖迟(3)沉舟侧畔千帆过(4)直挂云帆济沧海(5)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7)雾凇沆砀(8)槲 叶落山路( 10分)
2. 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 1分)
A. 浮躁 B. 赤诚 C. 狭隘 D. 冷漠
B 。( 1分)
【活动二: 】
9. 3阅兵仪式激动人心,下面是某电视台解说词,请你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震耳欲聋;"东风“ 浩荡,锐不可当;银翼咆哮,气吞山河 ……一 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顿时,全世界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屏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 zin xún 自主创新的原则,用苦难淬炼意志,用改革冲破禁锢 ,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 光!正所谓” 长安街上战旗扬,铁流 xi δng y ng惊八方;抗日精神激斗志,神州永固胜金汤!

3.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1)zin xún( ) (2)xi δng y ng( )
( 1)遵循 (2)汹涌
4. 请阅读上面的解说词,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 】拟写名称。(2分)
观盛况立强国志/诵豪句振中华魂等 。(2分)
【活动三:写讲稿燃少年志】
同学们参与了“ 看阅兵与】促拼搏” 主题演讲,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选段。
…… 当困倦如潮水涌来,想想长安街上的铿锵脚步;当挫折企图绊住脚步,听听仪仗队整 齐如一的跫音。不必仰视寒门贵子的神话,真实的成长从来都是静水深流。解对一道函数题需要 的专注,与校正军姿需要的定力,本质都是对极致的追求。
同学们,请收藏今天国际方阵带给我们的启示:个人与集体的完美共振,方能提升时代的 强音。让我们以笔为枪,用每一个按时抵达的晨读、每页写满心得的笔记、每场超越自我的测试, 走好属于自己的青春方阵!
5. 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将“ 提升” 改为“ 奏响” 。(2分)
6. 下面是一副有关阅兵仪式的对联,请你重新排列,使其对仗工整。(3分) 振奋 如此 天下 威严 三军 试看 无双 阵容 挥戈亮剑
上联:气势何其壮阔,万马奔腾,拉朽摧枯,敢问世间有几? 下联:
阵容如此威严,三军振奋,挥戈亮剑,试看天下无双!
7. 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 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理想执着追求并付诸行动。” 请你从以下人物 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
鲁智深(《水浒传》) 艾青(《艾青诗选》)
示例一 :鲁智深。( 1分)他怀揣着打抱不平的理想,行动力极强。( 1分)为救金氏父女, 他拳打镇关西;为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他始终坚守正义的信念,辗转奔波却从未放弃,用一 次次行动践行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人生追求,实现了自己的价值。(2分)
示例二:艾青。( 1分)他以诗歌为武器,执着追求唤醒民众、歌颂祖国的理想。( 1分)抗
第 1 页,共 1页 第 2 页,共 1页
战时期,他创作《向太阳》《火把》等诗篇,热情歌颂光明与希望;新中国成立后,他仍坚持创 作,关注民族命运。他用一生的诗歌创作行动,践行了为祖国和人民歌唱的理想,彰显了人生价 值。(2分)
二、阅读(46分)
( 一 )(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谢翱,字皋羽,福之长溪人。文天祥亡 ,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东,逢山川池榭,云岚草 木,与所别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失声哭。
严有子陵台,孤绝千丈。时天凉风急,翱挟酒以登,设天祥主荒亭隅,再拜跪伏。酹毕号而 恸者三复再拜起。悲不可遏,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 ,竹石俱碎。
(节选自《宋史 · 谢翱传》)
[注]①主:牌位。 ②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丙】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节选自夏完淳《别云间》)
8. 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亡” ,死亡、逝去,与《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中的“ 亡”意思相同。 B.“ 时” ,当时,与《论语十二则》“ 学而时习之”的“ 时”意思不同。
C.“ 绝” ,非常(高),与《三峡》“ 沿溯阻绝”的“ 绝”意思不相同。
D.“ 阕”有“ 终了”“ 一阕就是词的一段”“ 姓”等多个含义,推测“ 歌阕,竹石俱碎。 ”的 “ 阕”是“ 终了”的意思。
A.(3分)
9. 【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 酹毕,A号而恸者 B三,C复再拜 D起
A C 。(2分)
10. 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歌阕,竹石俱碎。
(1) 在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呢!(2分)
(2) 唱完,竹如意和石头都碎裂了。(2分)
11. 【甲】【乙】两文都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分别列举一例。(3分)
【甲】文:“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作者偶遇知音的豪兴。( 1分)【乙】文:“ 号而恸者三” 通过三次大哭的细节,表现谢翱极度的悲痛。(2分)
12. 【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这些词语:孤寂、坚守、情怀 ……请 围绕其中一个词语,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示例:孤寂。( 1分)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文人雅士的孤寂;( 1分)谢翱只影行吟、击 竹痛哭,是亡国志士的孤寂;( 1分)夏完淳“ 南冠”楚囚,是少年英雄的孤寂。( 1分)三者的 孤寂都源于其超越常人的精神追求与特定的时代困境。
【乙】文翻译:
谢翱,字皋羽,福建长溪人。文天祥被俘而死,谢翱悲痛难忍,只身在浙江以东地区游荡。 遇到高山大川、池苑台榭、云雾草木,如果与他跟文天祥分别时的情景正好相似,他就会失声痛 哭。
浙江桐庐建有东汉时期的严子陵台,威严高耸达千丈。当时天寒风大,谢翱带着酒登临高台, 在台上荒亭的一角设立文天祥的牌位,举手行了两遍礼,然后跪倒在地。祭奠完毕,多次嚎啕痛 哭,又拜了两遍礼才站起身。谢翱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就用竹如意敲击着身边的岩石,高唱楚 地的歌谣来为文天祥招魂。唱完以后,竹如意与石头都碎了。
(二)(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缺点“ 上上秤” 邱学武
世上有卖有买的东西才上秤称量,戥称其重,斗量其容。能进行买卖的,大都是人们所需、 受人喜欢的物品。“ 缺点”是人的毛病,躲之、烦之、弃之,唯恐不及,哪还有人买?还称它干 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得不断克服缺点。克服缺点的前提是 正视缺点,不把缺点上秤看看斤两,就难以有清晰准确的认知,进而影响缺点的改正。所以,缺 点还真得好好称一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如果只凭肉眼“ 估堆”买卖很难交易成功。即便完成了交易,一方也可 能产生吃亏上当的感觉。采用双方都认可的度量衡,进行精确量化,相对而言可较愉快地完成交 易。要把人的缺点、问题量化是有难度,但也不是办不到。比如说明代万历皇帝,可以说“ 因种 种原因,疏于朝堂之事” ,也可以说“ 三十年不上朝”。后一种说法,不就把这件事的程度量化 出来了吗?
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讲成绩,滔滔不绝,仓满囤堆;讲问题缺点,蜻蜓点水,笼统概括: 某某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显著,还有提升的空间,等等。简而言之,面对缺点 问题,用模糊语言代替了“ 上秤”量化。群众对这类现象非常反感。
第 3 页,共 2页 第 4 页,共 2页
(
给缺点称重,使之以一定数量、程度明确呈现出来,对评价
一个
人、
一个领导班子、
一项事
业的发展来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含糊不
得。是接受宴请
1
次,还是接受宴请
20
次;是安排
1
个亲属工作,还是走后门安插
10
个亲属,不仅数量上、程度上有差异,

量变引起质变

,有
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大往小说,重往轻说,不合适,不允许;小往大说,轻往重说
,夸大事实,
无限上纲,伤害团结,制造分裂,后果更加严重。我们对缺点、问题,一
定要实事求是,量化准
确,恰如其分。
敢不敢对自己的缺点称重,可以看出一个人对错误危害的认知能力
。能自己发现缺点,掂量
出缺点的分量,就有可能及早解决和克服,避免大的

翻车

。陈胜、李自成都是历史上的例子,
他们不注意发现和称重自己的缺点,在取得一时胜利之后又一步步走向失
败,某种意义上说,他
们是被自己的缺点打败的。也不乏正面的例子,战国时期的西门豹发现自
己脾气急、易误事,便
采取佩戴韦(熟牛皮)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要柔缓。春秋时期的董安于
认为自己性子过慢,便
佩弦提示自己紧张起来。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
问题,所以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单靠自己还是不够,还应请别
人帮着对缺点称重,不仅

闻过则喜


而且要知道



的多少。中国古代设置谏臣,听言纳谏是千年智慧。
在今天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让缺点问题逐一

上秤

,无疑是值得重视
和提倡的好风气。唯有真抓实干、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才能让小至个人、
大至国家的事业更上
一层楼。
(
选自
2025

10

20
日的《人民日报》 )
)16.【学以致用】 请结合《水浒传》中李逵的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中的缺点,并联系本文观点, 谈谈如果李逵能给自己的缺点“ 上上秤” ,可能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4分)
示例:李逵性格中的显著缺点是鲁莽冲动、嗜杀残忍、缺乏理性思考。例如在江州劫法场时 他不分官兵百姓乱砍滥杀;三打祝家庄时,他杀了投降的扈成一家,险些坏了梁山大事。(2分) 如果李逵能正视并“ 称量” 自己这些缺点的危害,认识到一时的冲动可能酿成大祸(如破坏梁山 招安大计、失去民心等),他或许会像西门豹、董安于那样有所警示和约束,减少不必要的杀戮, 更好地辅佐宋江,其个人形象和命运也可能有所改善.(2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灵的小刀 □刘利元
真的,我曾经拥有一把通灵的小刀。
这把小刀是我在交流会上买的。按说,我是没有钱买小刀的,可是妈妈给钱了。具体是这么 回事儿,麦子收割后,公社组织夏季交流会,我也很想去看看热闹。掀开柜子找钱,零钱一张也 没找到,在柜底找到一张十元的。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好笑,十元不就是零钱吗?不是的,在我上 小学时,十元是最大面额的钱。我本意是找一张五毛的或者一块的,连两块和五块的都没敢想。
(
13.
【信息辨析】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3
分)
A.
文章以

上秤

为喻,形象地阐述了正视并量化缺点的重要性。
B.
作者认为,对缺点进行模糊处理虽会引发群众反感,但不会影响
对一个人的准确评价。
C.
文中用西门豹佩韦、董安于佩弦的例子,说明古人善于发现并针对性改进自身缺点。
D.
除了自我认知,听取他人意见也是准确

称量

缺点的重要途径。
B.
。(
3
分)点拨:

不会影响对一个人
的准确评价

错误。文章明确指出

含糊不得

,并


量变引起质变

,模糊处理会影响准确评价。
14.
【思路梳理】 请将文章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3
分)
文章首先通过(
1

引出

给缺点上秤

这一核心观点;
接着运用(
2


对比论证,阐述了量化缺点的必要性及方法;然后通过(
3


进一步
论证了能否正视
缺点关乎个人成败;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让缺点

上秤

的重
要意义。
(1)
类比(或比喻)
(2)
举例论证
(3)
正反对比(或历史教训
)(


1
分)
15.
【内容理解】 文章提出

量变引起质变

,在对待缺点时,我们应如何
把握这个道理?请结
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
分)
① 要认识到缺点的数量、程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如从一般错误变
成严重问题)。(
2
分)
② 因此,对缺点的描述和认知必须实事求是
,量化准确,既不能重罪轻说,也不能轻罪重说,
要恰如其分。(
2

)(
意思对即可)
)怎么办呢?不拿吧,实在心里痒痒。拿吧,怕挨揍,更怕弄丢了。经过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我最终还是拿了,准确意义说,应该是偷。装在衣兜里,感觉衣兜很浅,怕把钱掉出去,又用针 线把兜子密密地缝上。到了交流会上,没敢买东西,更没敢拆开衣兜。甚至连交流会上有什么东 西,也迷迷瞪瞪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守护衣兜上了。这十块钱虽然完整无缺地带回了家,但我衣 兜上的针脚还是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在我全部坦白后,妈妈给了我两块钱,让我去交流会买东西。
之前是有钱不敢花,现在有钱,却不知该买什么了。目光游离地来回穿行,忽然看到路边一 个摊子上闪烁金光。我凑到跟前,原来是卖刀具的。摊主在地下铺了一张蛇皮袋,蛇皮袋上摆放 着大大小小的刀子,有长长的杀猪刀,有窄小的杀羊刀,还有宽厚的切菜刀,而我看到的那个闪 光的东西,是个子弹壳。小孩子心性,觉得非常好奇,拿起来仔细观看。原来子弹壳是个刀鞘, 里面藏着一把精致的小刀。设计非常巧妙,轻轻转动几下,小刀就从里面旋转出来了。小刀的尾 部有螺纹,对准子弹壳的口子拧,再旋转几次,就拧在一起了,原来的刀鞘变成了刀柄。价格也 不高不低,正好是两块钱。我付了钱,把小刀装兜里,一路上用手紧紧捏着,跑回家了。
这把小刀特别厉害 ,用来削铅笔,就像切豆腐一样。不像平日买的削铅笔刀,要么卷刃,要 么吭哧吭哧老半天,铅笔头折断几次了,还削不出笔尖来。为了试验它的锋利程度,我找一本旧 书放在桌子上,用力往下扎,竟然把几十页纸全部戳穿了。刚开始,我时时向村里的孩子炫耀, 自告奋勇帮人家削铅笔或者削其他东西。到后来,怕损伤了小刀的锋刃,就不再轻易示人了。但 不论走在哪里,我都把小刀装在身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脱衣服。捏捏衣兜,感觉小刀还在,才 能睡得安稳。
农村,收麦的时候特别忙碌。打完麦子,夏田全部收割了,可是秋田还在成长,大约有一个 多月的农闲时间。正好也是暑假,一帮孩子天天在河沟里疯玩,要么游泳,要么捉鱼,要么捉迷 藏。就这样,回家后,我发现小刀弄丢了。
天已经黑漆漆,无法找寻,只好把无奈和沮丧全部放下,上炕睡觉。睡到半夜,忽然做了一
第 1 页,共 3页 第 2 页,共 3页
(
个梦,梦到河边的一棵大杨树下金光闪闪。哎呀!我一下子从梦中惊醒
,赶忙往白天玩泥巴的那
棵树下跑去。赤脚跑去的,连鞋子也没穿。跑过去看,果真在那里!
但是,白天捉迷藏的时候,小刀又丢了。中午不知睡到什么时候,忽
然梦到一丛红柳下面闪
光,而那丛红柳正长在屋后自留地堰上。我一骨碌翻身下炕,大踏步往
自留地走去,也是没顾上
穿鞋。红柳一面对着马路,在路面上没有看到小刀。另一面对着麦地,
前不久刚刚收过麦子,还
没有翻地,到处都是麦茬。光脚踩在上面,感觉非常扎,但为了小刀,
管不了那么多了。或许因
为和麦茬颜色相近的缘故,找了几遍没找到。最后我把红柳枝条
拢起来,在红柳根部找到了。
两次的失而复得,吓得我不敢再带小刀出去玩。掀起席子来,把小刀藏在炕角。
秋季开学,我到城里读初中。国庆节放假时,一位同学说要去我家玩。到家
里,我从炕角拿
出小刀,展示给他看。他捏在手里,问我可不可以送给他。刚开
始有点儿犹豫,但又想是人家第
一次来玩,我拒绝了不好。而且人家能来村里玩,给了我多大的
面子呀!看看村里的孩子,他们
有多羡慕呀!于是,我忍着心里的不舍,把小刀送给
他了。
返校上课,我热切期望他带小刀过来。不光是留恋,更想在同学面前讲讲这把小刀的神奇。
可是他没带,我也不好意思说。再后来,他一直没带,我只能在心里搁着。可是不管有多么想念,
之后的梦里再没有梦到这把小刀了。学了万有引力定律,我明白了。吸引是相互的,你心中有它,
它心中就有你。在我把它送人的那一刻,已经意味着心中无它了,不
管之后有多少念想,都是徒
然。
(选自
2025年 10月 16日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 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概述“
我”与“
小刀”相关的主要事件。(3分)
)极度珍爱、心心念念,才会在梦中感应到小刀的位置;而一旦“ 我”将它送人(心中无它),这 种联结便断绝了。③ 收束全文,含蓄深沉,引人深思,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分)。
20. 【情感体验】 班级举办“ 童年旧物”分享会,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 知识卡片” ,分享你对 文中“ 小刀”所承载情感的理解。(5分)
知识卡片
情感载体:指那些能够寄托、承载人的各种情感的具体事物。 一件旧物,往往关联着一段往 事、 一种心境或一份思念,成为情感的物质依托。
示例:这把“ 小刀”是“ 我”童年珍贵的情感载体( 1分)。它首先承载了“ 我”的渴望与 得到后的珍视,买刀的过程波折,使得它来之不易( 1分);它锋利无比,让“ 我”在伙伴面前 倍感自豪( 1分);它两次神奇地失而复得,更增添了“ 我”对它的特殊情感依赖( 1分);最终, “ 我”因情面将它送出,联结断裂,小刀也承载了“ 我”长久的怀念与淡淡的失落。它已不只是 一件玩具,更是“ 我”童年纯真情感和珍贵记忆的象征( 1分)。
三、作文(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微小的善意,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
②真正的温暖,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③被温柔以待的人,更懂得如何温暖他人。
请根据你对上述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和思考,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
序号
事件


我”经过思想斗争,偷拿了家里的十元钱想去交流会。



我”用妈妈给的两元钱,在交流会上买下了这把子弹壳小刀。


我”非常珍爱小刀,用它削铅笔,试验锋利程度,并时时携带。



我”两次在梦中得到提示,找回丢失的小刀,之后将其藏于炕角。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7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例文:
老修鞋摊的暖光
巷口的老修鞋摊总在午后泛着暖黄的光,王伯的铜制顶针磨得发亮,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斑。我攥着断了带的舞蹈鞋站在摊前时,书包上的水晶挂坠还在不安地晃荡。
“ 丫头,鞋带给磨断了? ”王伯摘下老花镜,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接过鞋子。他的指尖带着老茧, 触到布料时却格外轻柔。我点点头,鼻尖发酸——这双鞋是下个月舞蹈比赛的专用鞋,爸妈出差
(
②“
我”用妈妈给的两块钱去交流会买东西。
⑤“
我”在河沟玩耍时,两次不慎将小刀丢失。
⑦“
我”
虽不舍,但仍将小刀送给了来家做客的同学。(一点得
1分)
18.
【品味语言】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这把小刀特别厉害,用来削铅笔,就像切豆腐一样。
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
),
将小
刀削铅笔比作“
切豆腐”( 1分
),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小刀极其锋利、削铅笔轻松顺畅的特点( 1分
),
表达了“
我”对小刀的喜
爱和赞叹之情( 1分)。
19.
【赏析写法】 文章结尾处写道:“
学了万有引力
定律,我明白了。吸引是相互的,你心中有
它,它心中就有你。”请分析作者这样结尾的妙处。(4分)
示例:① 从科学原理(万有引力)的角度,对“
小刀”两次失而复得(通灵)的现象进行了解
释,升华了主题( 1分)。
② 揭示了“ 珍惜”是双向的这一主旨(2分
):
正是因为“
我”
当初
)在外,我攥着仅有的零花钱,根本不够买新的。
王伯从铁盒里挑出一根藏青色鞋带,线头穿进针眼时,他的手顿了顿,随即从口袋里摸出个小 铁盒,里面是各色的线轴。“ 丫头跳舞的鞋,得结实些。 ”他说着,用双线细细缝补鞋带连接处, 银亮的针脚像细密的鱼鳞。我盯着他顶针上的凹痕发呆,那是几十年修鞋生涯刻下的印记。
突然下起了小雨,巷口的梧桐叶沙沙作响。王伯找出塑料袋把我的书包裹好,又从保温壶里倒 出杯温水:“ 等会儿雨停了再走,别感冒。”我捧着温热的杯子,看他弯腰修补另一双旧皮鞋, 后背的衣裳被雨水打湿了一小块。
鞋修好了,王伯却只收了两块钱。“ 下次跳舞得奖状了,来给我看看就行。 ”他笑着摆手,眼 角的皱纹挤成朵花。我穿着缝补好的鞋子转身时,发现他摊位的木板上刻着行小字:“ 修的是物 件,暖的是人心。”
比赛前一天,舞蹈鞋的鞋底突然开胶。我抱着鞋子冲进雨里,却见摊前围了群人——王伯突发 心脏病,被救护车接走了。潮湿的空气里,只有那台老旧的补鞋机静静立着,旁边放着半盒没用
第 3 页,共 4页 第 4 页,共 4页
完的藏青鞋带。
“ 丫头是来找王伯的吧?”隔壁杂货店的张姨递过个纸包,“ 这是他昨天特意留的,说你可能 要用。”纸包里是双崭新的舞蹈鞋带,还有张便签,上面是歪扭的字迹:“ 丫头加油,我在电视 上看你比赛。”
比赛那天,我踩着缝补好的鞋子站上舞台。聚光灯亮起时,我忽然想起王伯的修鞋摊,想起那 双带着老茧的手,想起雨天里温热的水杯。音乐响起,我旋转的舞步格外轻盈,仿佛有股暖流从 脚底蔓延到全身。
后来巷口的修鞋摊换成了年轻人,却总在午后摆上一杯温水。我常带着同学的旧鞋去修补,学 着王伯的样子细细缝补,再把多余的钱悄悄放进捐款箱——那是为王伯筹集医药费的箱子,上面 贴着张照片,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顶针,笑得温暖。
夕阳下,新摊主学着王伯的模样刻字,我站在巷口望着,忽然懂得:那些微小的善意从不是瞬 间的闪光,而是像王伯的顶针那样,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最终成为照亮他人的暖光。
第 1 页,共 5页
第 2 页,共 5页2025—202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卷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题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
2. 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做非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括号里,或者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测试范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4分)
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 动人情韵” 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 一 :集诗文悟古人情】
同学们整理了课本中蕴含情感与志向的诗文,完成下面表格。
组别 内容
第一组 第一组 情,是人间至真。( 1)“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 忆舍弟》),是对亲人的思念;(2)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 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是对先贤的凭吊。
第二组 第二组 志,是人生追求。它是刘禹锡(3) ,病树前头万木 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豁达进取,是李白(4)“ 长风破浪会 有时, (《行路难(其 一 )》)的坚定信念,是范仲淹( 5) “ , (《岳阳楼记》)的忧国忧民,是 欧阳修(6) , (《醉翁亭记》) 的与民同乐。
第三组 景,是心境写照。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 ( 7) ,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可见冬日西湖的苍茫;读温庭筠(8) , 枳花明驿墙” (《商山早行》),可见旅途早行的清冷。
【小结】【小结】读诗文,悟情怀,我们应怀( )心,修品德。
1. 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 10分)
2. 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 1分)
A. 浮躁 B. 赤诚 C. 狭隘 D. 冷漠
【活动二: 】
9. 3阅兵仪式激动人心,下面是某电视台解说词,请你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震耳欲聋;"东风“ 浩荡,锐不可当;银翼咆哮,气吞山河 ……一
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顿时,全世界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屏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 zin xún 自主创新的原则,用苦难淬炼意志,用改革冲破禁锢 ,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 光!正所谓” 长安街上战旗扬,铁流 xi δng y ng惊八方;抗日精神激斗志,神州永固胜金汤!

3.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1)zin xún( ) (2)xi δng y ng( )
4. 请阅读上面的解说词,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 】拟写名称。(2分)
【活动三:写讲稿燃少年志】
同学们参与了“ 看阅兵与】促拼搏” 主题演讲,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选段。
…… 当困倦如潮水涌来,想想长安街上的铿锵脚步;当挫折企图绊住脚步,听听仪仗队整 齐如一的跫音。不必仰视寒门贵子的神话,真实的成长从来都是静水深流。解对一道函数题需要 的专注,与校正军姿需要的定力,本质都是对极致的追求。
同学们,请收藏今天国际方阵带给我们的启示:个人与集体的完美共振,方能提升时代的 强音。让我们以笔为枪,用每一个按时抵达的晨读、每页写满心得的笔记、每场超越自我的测试, 走好属于自己的青春方阵!
5. 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6. 下面是一副有关阅兵仪式的对联,请你重新排列,使其对仗工整。(3分) 振奋 如此 天下 威严 三军 试看 无双 阵容 挥戈亮剑
上联:气势何其壮阔,万马奔腾,拉朽摧枯,敢问世间有几? 下联:
7. 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 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理想执着追求并付诸行动。” 请你从以下人物 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
鲁智深(《水浒传》) 艾青(《艾青诗选》)
二、阅读(46分)
( 一 )(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第 1 页,共 1页 第 2 页,共 1页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谢翱,字皋羽,福之长溪人。文天祥亡 ,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东,逢山川池榭,云岚草 木,与所别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失声哭。
严有子陵台,孤绝千丈。时天凉风急,翱挟酒以登,设天祥主荒亭隅,再拜跪伏。酹毕号而 恸者三复再拜起。悲不可遏,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 ,竹石俱碎。
(节选自《宋史 · 谢翱传》)
[注]①主:牌位。 ②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丙】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节选自夏完淳《别云间》)
8. 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亡” ,死亡、逝去,与《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中的“ 亡”意思相同。 B.“ 时” ,当时,与《论语十二则》“ 学而时习之”的“ 时”意思不同。
C.“ 绝” ,非常(高),与《三峡》“ 沿溯阻绝”的“ 绝”意思不相同。
D.“ 阕”有“ 终了”“ 一阕就是词的一段”“ 姓”等多个含义,推测“ 歌阕,竹石俱碎。 ”的 “ 阕”是“ 终了”的意思。
9. 【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 酹毕,A号而恸者 B三,C复再拜 D起
10. 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歌阕,竹石俱碎。
11. 【甲】【乙】两文都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分别列举一例。(3分)
12. 【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这些词语:孤寂、坚守、情怀 ……请 围绕其中一个词语,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缺点“ 上上秤” 邱学武
世上有卖有买的东西才上秤称量,戥称其重,斗量其容。能进行买卖的,大都是人们所需、
受人喜欢的物品。“ 缺点”是人的毛病,躲之、烦之、弃之,唯恐不及,哪还有人买?还称它干 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得不断克服缺点。克服缺点的前提是 正视缺点,不把缺点上秤看看斤两,就难以有清晰准确的认知,进而影响缺点的改正。所以,缺 点还真得好好称一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如果只凭肉眼“ 估堆”买卖很难交易成功。即便完成了交易,一方也可 能产生吃亏上当的感觉。采用双方都认可的度量衡,进行精确量化,相对而言可较愉快地完成交 易。要把人的缺点、问题量化是有难度,但也不是办不到。比如说明代万历皇帝,可以说“ 因种 种原因,疏于朝堂之事” ,也可以说“ 三十年不上朝”。后一种说法,不就把这件事的程度量化 出来了吗?
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讲成绩,滔滔不绝,仓满囤堆;讲问题缺点,蜻蜓点水,笼统概括: 某某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显著,还有提升的空间,等等。简而言之,面对缺点 问题,用模糊语言代替了“ 上秤”量化。群众对这类现象非常反感。
给缺点称重,使之以一定数量、程度明确呈现出来,对评价一个人、 一个领导班子、 一项事 业的发展来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含糊不得。是接受宴请 1次,还是接受宴请20次;是安排 1个亲属工作,还是走后门安插 10个亲属,不仅数量上、程度上有差异,“ 量变引起质变” ,有 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大往小说,重往轻说,不合适,不允许;小往大说,轻往重说,夸大事实, 无限上纲,伤害团结,制造分裂,后果更加严重。我们对缺点、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量化准 确,恰如其分。
敢不敢对自己的缺点称重,可以看出一个人对错误危害的认知能力。能自己发现缺点,掂量 出缺点的分量,就有可能及早解决和克服,避免大的“ 翻车”。陈胜、李自成都是历史上的例子, 他们不注意发现和称重自己的缺点,在取得一时胜利之后又一步步走向失败,某种意义上说,他 们是被自己的缺点打败的。也不乏正面的例子,战国时期的西门豹发现自己脾气急、易误事,便 采取佩戴韦(熟牛皮)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要柔缓。春秋时期的董安于认为自己性子过慢,便 佩弦提示自己紧张起来。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以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单靠自己还是不够,还应请别人帮着对缺点称重,不仅“ 闻过则喜” , 而且要知道“ 过”的多少。中国古代设置谏臣,听言纳谏是千年智慧。
在今天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让缺点问题逐一“ 上秤” ,无疑是值得重视 和提倡的好风气。唯有真抓实干、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才能让小至个人、大至国家的事业更上 一层楼。
(选自 2025年 10月 20日的《人民日报》 )
13. 【信息辨析】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 上秤”为喻,形象地阐述了正视并量化缺点的重要性。
B. 作者认为,对缺点进行模糊处理虽会引发群众反感,但不会影响对一个人的准确评价。 C. 文中用西门豹佩韦、董安于佩弦的例子,说明古人善于发现并针对性改进自身缺点。 D. 除了自我认知,听取他人意见也是准确“ 称量”缺点的重要途径。
14. 【思路梳理】 请将文章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3分)
文章首先通过( 1) 引出“ 给缺点上秤”这一核心观点;接着运用(2) 和
第 3 页,共 2页 第 4 页,共 2页
对比论证,阐述了量化缺点的必要性及方法;然后通过(3) ,进一步论证了能否正视 缺点关乎个人成败;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让缺点“ 上秤” 的重 要意义。
15. 【内容理解】 文章提出“ 量变引起质变” ,在对待缺点时,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道理?请结 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
16.【学以致用】 请结合《水浒传》中李逵的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中的缺点,并联系本文观点, 谈谈如果李逵能给自己的缺点“ 上上秤” ,可能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4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灵的小刀
□刘利元 真的,我曾经拥有一把通灵的小刀。
这把小刀是我在交流会上买的。按说,我是没有钱买小刀的,可是妈妈给钱了。具体是这么 回事儿,麦子收割后,公社组织夏季交流会,我也很想去看看热闹。掀开柜子找钱,零钱一张也 没找到,在柜底找到一张十元的。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好笑,十元不就是零钱吗?不是的,在我上 小学时,十元是最大面额的钱。我本意是找一张五毛的或者一块的,连两块和五块的都没敢想。
怎么办呢?不拿吧,实在心里痒痒。拿吧,怕挨揍,更怕弄丢了。经过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我最终还是拿了,准确意义说,应该是偷。装在衣兜里,感觉衣兜很浅,怕把钱掉出去,又用针 线把兜子密密地缝上。到了交流会上,没敢买东西,更没敢拆开衣兜。甚至连交流会上有什么东
西,也迷迷瞪瞪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守护衣兜上了。这十块钱虽然完整无缺地带回了家,但我衣
兜上的针脚还是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在我全部坦白后,妈妈给了我两块钱,让我去交流会买东西。
之前是有钱不敢花,现在有钱,却不知该买什么了。目光游离地来回穿行,忽然看到路边一 个摊子上闪烁金光。我凑到跟前,原来是卖刀具的。摊主在地下铺了一张蛇皮袋,蛇皮袋上摆放 着大大小小的刀子,有长长的杀猪刀,有窄小的杀羊刀,还有宽厚的切菜刀,而我看到的那个闪 光的东西,是个子弹壳。小孩子心性,觉得非常好奇,拿起来仔细观看。原来子弹壳是个刀鞘, 里面藏着一把精致的小刀。设计非常巧妙,轻轻转动几下,小刀就从里面旋转出来了。小刀的尾 部有螺纹,对准子弹壳的口子拧,再旋转几次,就拧在一起了,原来的刀鞘变成了刀柄。价格也 不高不低,正好是两块钱。我付了钱,把小刀装兜里,一路上用手紧紧捏着,跑回家了。
这把小刀特别厉害 ,用来削铅笔,就像切豆腐一样。不像平日买的削铅笔刀,要么卷刃,要 么吭哧吭哧老半天,铅笔头折断几次了,还削不出笔尖来。为了试验它的锋利程度,我找一本旧 书放在桌子上,用力往下扎,竟然把几十页纸全部戳穿了。刚开始,我时时向村里的孩子炫耀, 自告奋勇帮人家削铅笔或者削其他东西。到后来,怕损伤了小刀的锋刃,就不再轻易示人了。但
不论走在哪里,我都把小刀装在身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脱衣服。捏捏衣兜,感觉小刀还在,才 能睡得安稳。
农村,收麦的时候特别忙碌。打完麦子,夏田全部收割了,可是秋田还在成长,大约有一个 多月的农闲时间。正好也是暑假,一帮孩子天天在河沟里疯玩,要么游泳,要么捉鱼,要么捉迷 藏。就这样,回家后,我发现小刀弄丢了。
天已经黑漆漆,无法找寻,只好把无奈和沮丧全部放下,上炕睡觉。睡到半夜,忽然做了一 个梦,梦到河边的一棵大杨树下金光闪闪。哎呀!我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赶忙往白天玩泥巴的那 棵树下跑去。赤脚跑去的,连鞋子也没穿。跑过去看,果真在那里!
但是,白天捉迷藏的时候,小刀又丢了。中午不知睡到什么时候,忽然梦到一丛红柳下面闪 光,而那丛红柳正长在屋后自留地堰上。我一骨碌翻身下炕,大踏步往自留地走去,也是没顾上 穿鞋。红柳一面对着马路,在路面上没有看到小刀。另一面对着麦地,前不久刚刚收过麦子,还 没有翻地,到处都是麦茬。光脚踩在上面,感觉非常扎,但为了小刀,管不了那么多了。或许因 为和麦茬颜色相近的缘故,找了几遍没找到。最后我把红柳枝条拢起来,在红柳根部找到了。
两次的失而复得,吓得我不敢再带小刀出去玩。掀起席子来,把小刀藏在炕角。
秋季开学,我到城里读初中。国庆节放假时,一位同学说要去我家玩。到家里,我从炕角拿 出小刀,展示给他看。他捏在手里,问我可不可以送给他。刚开始有点儿犹豫,但又想是人家第 一次来玩,我拒绝了不好。而且人家能来村里玩,给了我多大的面子呀!看看村里的孩子,他们 有多羡慕呀!于是,我忍着心里的不舍,把小刀送给他了。
返校上课,我热切期望他带小刀过来。不光是留恋,更想在同学面前讲讲这把小刀的神奇。 可是他没带,我也不好意思说。再后来,他一直没带,我只能在心里搁着。可是不管有多么想念, 之后的梦里再没有梦到这把小刀了。学了万有引力定律,我明白了。吸引是相互的,你心中有它, 它心中就有你。在我把它送人的那一刻,已经意味着心中无它了,不管之后有多少念想,都是徒 然。
(选自 2025年 10月 16日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 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概述“ 我” 与“ 小刀” 相关的主要事件。(3分)
序号 事件
① “ 我” 经过思想斗争,偷拿了家里的十元钱想去交流会。

③ “ 我” 用妈妈给的两元钱,在交流会上买下了这把子弹壳小刀。
④ “ 我” 非常珍爱小刀,用它削铅笔,试验锋利程度,并时时携带。

⑥ “ 我” 两次在梦中得到提示,找回丢失的小刀,之后将其藏于炕角。

18. 【品味语言】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这把小刀特别厉害,用来削铅笔,就像切豆腐一样。
19. 【赏析写法】 文章结尾处写道:“ 学了万有引力定律,我明白了。吸引是相互的,你心中有
第 1 页,共 3页 第 2 页,共 3页
(
它,它心中就有你。”请分析作者这样结尾的妙处。(4分)
) (
20.
【情感体验】 班级举办“
童年旧物”分享会,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
知识卡片” ,分享你对
文中“
小刀”所承载情感的理解。(5分)
知识卡片
情感载体:指那些能够寄托、承载人的各种情感的具体事物。
一件旧物,往往关联着一段往
事、
一种心境或一份思念,成为情感的物质依托。
) (
三、作文(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
①微小的善意,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
②真正的温暖,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③被温柔以待的人,更懂得如何温暖他人。
请根据你对上述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和思考,结合
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7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例文:
作文(
50
分)
题目:
)
第 3 页,共 4页 第 4 页,共 4页
600
700
760
第 1 页,共 5页
第 2 页,共 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