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厦门一中八上语文 10月月考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语境,补写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吟“东皋薄暮望, ① ”,感受诗人的苦闷徘徊;品“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体验中庭赏月之惬意;诵“重岩叠嶂, ③ ,感受三峡的巍峨险峻;观“夕日欲颓, ④ ”感受自然山水之美。跟随李白在出游途中赏“月下飞天镜, ⑤ ”的奇丽之景;陪伴白居易在西湖漫步,看“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 ”的早春风光。春日庭院,女子攀枝折花,感伤“ . ,路远莫致之”;虽至暮年,曹操仍旧壮心不已,慨叹“ ⑧ ,志在千里”。刘桢在“ ⑨ ⑩ ”的一问一答之中,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谜语的历史(),其起源可追sù ① 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交流时,偶尔不便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而通过隐晦曲折的语言来表达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谜语开始有了名称,叫“隐语”。宋代是谜语发展的繁荣时期,()了一批专业谜人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中华谜语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并行的新格局。进入现代社会,谜语从内容到形式()。人们自出心②(cái),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谜语相结合,创作出③(zhāng)显时代精神的新型谜语。通过这些形式创新的猜谜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谜语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 ② ;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绵延不绝 成就 焕然一新 B.源远流长 造就 焕然一新
C.绵延不绝 成就 耳目一新 D.源远流长 造就 耳目一新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句子(不能改变句子原意)。(2分)
3.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活动,请完成阅读探究中的内容。(6分)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
【甲】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 【乙】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辛,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1)【甲】中的“他”是 ,【乙】中的“他”是 。(2分) (2)【乙】中“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这个“主义”是什么 (1分) (3)根据【甲】【乙】两个选段的内容,概括出两个人物所具备的三个相似的精神品质。(3分)
第 1 页 共 7 页
二、阅读(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7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释】①宋淳化二年 (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
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虚实结合,抚今追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
B.甲诗后四句写诗人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乙诗首联以“菊初黄”交代时令为秋天,前三联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山村晚晴图。
D.乙诗颔联从听觉与视觉方面着笔,“有声”与“无语”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5.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甲、乙两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7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①。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②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③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④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山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下牢关,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本文写于陆游从汉江平原行船首次入西陵峡之时。②独拔,孤峰耸立。③坼chè,裂开。④罅,缝隙。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有竞起者 (4)有危欲坠者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B.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C.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D.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第 2 页 共 7 页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
9.甲乙两文在写“山”时,都用了哪种手法?两文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窗前的杏树
陈海强
①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着最后一箱子图书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我隐约看见有花枝在窗外浮动,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树。
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闹啊!我知道一场花事已经临近了。小杏树还是那么认真地遵守着与春天的约定,早早便在春风中呼唤着我的注意。春分之后,昼渐渐长了,夜渐渐短了,小杏树枝头的蓓蕾已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一连几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树下寻觅第一朵绽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
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摄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紧的事情。有几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误了时辰,就在夜里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随风而至,晨起后从树篱上捡起几朵杏花,放在手心端详,无需放大镜,花茎上毛茸茸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才看清,杏花像微缩的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个小提篮盛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
④或许,小杏树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株大柿子树。此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从大柳树上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露出近一米长的缝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来。维护树木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观察后决定将这段枝杈锯掉,以免哪天掉落伤人。工作人员发动电锯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电锯声中落下。那在空中立体舒展的枝叶如今平平地铺在地面上,竟然覆盖了整个草坪。小杏树头顶的天空豁然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儿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有段时间,我短暂地居家办公,便有了更多时间注意小杏树。我惊奇地发现,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瓣如雪片般坠落。有时候,我从小杏树下走过,看到小路上已经撒满落花,不禁担忧树上还能结几枚杏子。到了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了呢?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儿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
第 3 页共 7 页
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与那些在风雨中折枝断杈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浇灌。有时,我也会顺带浇灌小杏树周围的树木和花草。因为,我渐渐明白了,小杏树的美,离不开周围一草一木的影响。它们之间似乎相互竞争,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许,它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一草一木全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鹜地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发生,三月蓓蕾初绽,四月花自凋零。这个过程,我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时,隔着朦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树焕然一新,似锦的繁花已经落尽,新叶正在风中闪亮。一位老人从小杏树下经过,正抬头张望新绽的叶芽。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杏树枝头风吹过的声响。我想,那正是万物生长的律动。
(选自 2022 年 04 月 06 日《人民日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一路见证小杏树成长的过程,图文记录,感受它的外形美,领悟其精神美。
B.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细腻传神地写出枝头杏花含苞待放情态,带给读者无限想象。
C.小杏树与周围树木相比,瘦弱不堪,称呼它“小”是因为“我”对它有怜悯之情。
D.本文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像小杏树这样努力成长的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美。
11.杏花成为青杏经历了哪些考验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3分)
1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6分)
(1)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赏析加点词,3分)
(2)杏花像微缩的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个小提篮盛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赏析句子,3分)
13.第⑤段写大柳树被锯去旁枝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14.文章写到“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小杏树有哪些生存智慧 请分析。(4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17题。 (12分)
闽南古厝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闽南地区的房子多称为“厝”,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民居建筑。因地理位置、历史因素的独特性和文化的融合发展,由此孕育出丰富独特的闽南文化。
走进闽南古厝,你会被它的内部布局所吸引。古厝通常采取“三进三开间”或“五进五开间”的布局方式,中轴线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布局规整,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琵琶,一头大一头小。整体分五行排列,每列二到四座不等,每
第 4 页 共 7 页
座一至三进不等。此外,闽南古厝还有造型独特之处。两端微翘的燕尾脊是闽南特色的屋顶形制,其减少雨水破坏墙体的同时,还能起到避雷的效果。古厝充分展示了闽南匠人们精湛的建筑技艺。
闽南人喜欢红色,红色是喜庆、豪放、积极乐观的颜色。因此,红砖在闽南被广泛使用于古厝,体现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墙体多用红砖砌成,红砖脊、红地砖,处处显露出一抹抹鲜艳的红色,这与传统的宫廷建筑有所不同,更加贴近民间,富有炫耀奢华的乡土风情。砖头的红和石头的白,红白相间,色彩和谐自然,空间层次明确,明艳美观,体现了闽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古厝中的装饰图案寓意丰富。红砖墙面每每刻意组砌,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红砖砌成的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拼花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子孙兴旺。窗棱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万字纹、古钱花、龟背纹,还有“福”“寿”的花砖墙饰,无不蕴藏着对幸福、辉煌的向往。古厝图案多有故事情节,也反映了闽南人对忠义礼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重视。
唐宋以来,闽南就不断有人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很多人积累大量资本,回到中国建造了独具风格的古厝,古民居的创建者以蔡启昌、高染等人为代表。因此,闽南古厝建筑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也深受印度佛教、南洋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影响,呈现出精美多元的建筑风格。鼓浪屿的林屋别墅,采用法国及北欧风格的蒙萨式屋顶,覆盖有闽南风味的红色砖瓦。杨阿苗宅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类似,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年轻人逐渐搬离古厝,住进了高楼大厦,守望古厝的似乎只有上了年纪却永不倒下的身影,他们陪伴着静静伫立的古厝。
班级开展“探秘古厝匠心,守护乡愁记忆”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全文运用了空间顺序,清晰有序地介绍闽南古厝建筑的不同特点。
B.燕尾脊是闽南古厝具有地方特色的屋顶形制,能起到避雷的作用。
C.与传统宫廷建筑有所不同,闽南古厝更多地使用红色的建筑材料。
D.唐宋以来,闽南古厝建筑也逐渐受到了来自海外不同文化的影响。
16.闽南古厝建筑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4分)
17.闽南古厝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为何需要保护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链接材料】古厝是闽南传统民居,承载着许多游子的深切乡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古厝因年久失修而逐渐破败。据文史专家调研发现,部分古厝在夹缝中生存,情况不容乐观。比如,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厦门“坂美九十九间”,房门衰朽、墙壁剥蚀、瓦片脱落,已成危房。2023年5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坂美九十九间”的修缮保护已经开启。
第 5 页 共 7 页
(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18-19题。(10分)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短视频用户已达9.34亿,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达90.5%,超过半数的人每天都会刷短视频。
材料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关于“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短视频 ”的调查数据图
材料三:
某心理门诊主任:如同嗑瓜子,不知不觉就嗑完一整包一样,短视频不知不觉就能刷几个小时,这两种都是典型的即时满足行为。短视频是各个平台依托他们的算法机制,推荐给你他们认为你喜欢的东西,以此让你接连不断地刷下去。
某青少年治疗与学习中心助理精神分析师:刚开始刷短视频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安慰作用,自己好像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但这其实是一种“假性放松”。因为一旦刷得时间长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与其说短视频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快乐,不如说这其实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
某神经内科主任:我们刷短视频,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快乐。能带来快乐的有两种激素,一种是多巴胺,一种是内啡肽。多巴胺给人短暂、兴奋的刺激感;内啡肽则给人心平气和、愉悦的满足感。运动可以让人产生内啡肽;坚持一件事直到有成果的那一刻会让你产生内啡肽;对他人奉献可以让你产生内啡肽;心灵平静也能让你产生内啡肽。所以,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往往需要做一些和人性相悖的事。 (摘自《光明日报》)
18.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近九成的网民是短视频用户,且大多数用户每天会刷短视频。
B.短视频因时间短、内容丰富,适合人们在移动和休息状态时观看。
C.学习成绩差、缺少目标、缺乏交流的未成年人,刷短视频的频率高。
D.专家们从心理学和医学两个方面解释了“短视频让人沉迷”的原因。
第 6 页 共 7 页
19.心理辅导站“青草地”热线电话接到某同学的在线咨询,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来回复他。(7分)
某同学:我很苦恼,学习累了,我会刷一些搞笑短视频。本来只想休息几分钟,结果一刷就几个小时,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累,学习注意力也越来越不集中。
青草地:你不用紧张,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并非完全是你的错, ① 。(3分)
某同学:那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青草地:我们要尽量摆脱对短视频带来的“即时满足”的依赖。可以尝试这样做: ② (4分)
三、写作(60分)
20.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时光留下的痕迹,无论当时感觉如何,在生命的长河中都可能成为“淡淡的美丽”,成为留在心底的“一抹动人的青葱”,可以使你的人生“富有”。每个人都可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或许你已经留下了
请从以下这几样事物中任选一样,作为你的“印记”,为我们写一段藏在它背后的故事或心情。
要求:①以《印记》为题目,并围绕所选的一样事物作文。
②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校名,请用××代替。
第 7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1.(1)徙倚欲何依 (2)水中藻荇交横 (3)隐天蔽日 (4)沉鳞竞跃 (5)云生结海楼 (6)谁家新燕啄春泥 (7)馨香盈怀袖 (8)老骥伏枥 (9)岂不罹凝寒 (10)松柏有本性
2.(1)溯 裁 彰
(2)B
(3)感受到谜语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
解析: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溯 (sù) :“追sù”意为探索事物的由来,“溯”为三点水旁,本义指逆流而上,符合“探索起源”的语境。
心裁(cái):“心cái”指心中的设计、筹划,“裁”有“剪裁、构思”之意,“出自心裁”表示独创的想法,符合语境。
彰显(zhang):“zhāng显”意为鲜明地显示,“彰”有“明显、显著”之意,如“彰显时代精神”搭配恰当。
3.[答案](1)贺龙朱德(2)共产主义(3)与部下同甘共苦、生活俭朴、吃苦耐劳、以身作则、谦逊大度、对党忠诚(或:信念坚定、信仰坚定)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根据原著“贺龙的外表怎么样 ’我问李。‘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可知,甲段中的“他”是贺龙。
根据原著“然而大家都对我说,朱德的相貌并不动人一一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 (老是“非常柔和的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可知,他是朱德。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这个“主义”是共产主义。这不仅是红军领导人的信仰,更是普通红军士兵的信仰。是支撑他们浴血奋战的精神力量。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甲段中的“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和乙段中的“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辛,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可知,两人都与部下同甘共苦、生活俭朴、吃苦耐劳、以身作则。
根据甲段中的“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和乙段中的“度量很大”可得:谦逊大度。根据甲段中的“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和乙段中的“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可得:对党忠诚(或:信念坚定、信仰坚定)。
4.B
5.《黄鹤楼》主要表达了思乡之情,诗人登楼远眺,见日暮烟波,触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村行》则表达了被贬的惆怅与思乡之情,诗人在山村游览时,因“村桥原树似吾乡”而触发思乡,结合被贬背景,情感中更添羁旅漂泊的愁绪与仕途失意的苦闷。
6.(1)向远处伸展 (2)至、到达 (3)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山峰) (4)落、掉下
7.B
解析: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8.(1)有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掉功名利禄之心。
(2)有低洼的,有产生缝隙的,奇形怪状描述不尽。。
9.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甲]文表现出鄙视功名利禄,想要归隐的情怀;[乙]文表现出作者由平原初次见到崇山峻岭时的惊叹(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10.C
11.①杏树生存空间被其他树挤占 ②黄昏大风来袭 ③小鸟啄食花蕊
12.(1)“盘踞”指非法占据;霸占(地方)。在句中是形容杏花开得热烈奔放,这样用词,不仅没有贬低的意思,反而能表现杏花勃发的生命力。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腻传神地写出了杏花的外形与颜色,极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杏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3.①写出了小杏树头顶出现的豁然开朗只是短暂的,强调了它生存空间常常被其他大树挤占,表达了作者对小杏树的真切关怀。②将小杏树与大树在风雨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突出小杏树的顽强,也体现了小杏树的生存智慧。
14.①小杏树身处逼仄之地,年年赴春天之约努力开花结果,是一种适应环境、心无旁骛的智慧。②小杏树在风雨中临危不乱、气定神闲,是一种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智慧。③小杏树的美离不开周围草木的影响,这是万物和谐相处、共创美好的智慧。(意对即可)
15.D
16.①古厝建筑布局严谨,造型独特。②红砖是闽南古厝的一大特色。③古厝的装饰图案寓意丰富。④古厝呈现出精美多元的建筑风格。
17.①孕育丰富独特的闽南文化(体现对忠义礼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②展现了匠人们精湛的建筑技艺。③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古厝展现了闽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④具有着历史文化研究价值。⑤承载着许多游子的深切乡愁。
18.D
19.示例:平台会投其所好,不断推送你喜欢的东
西;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刷短视频来寻求安慰与快乐;刷短视频会让你产生依赖,即“假性放松”,时间久了,大脑会感觉很累。(意对即可)
①尽量减少刷短视频的时间;②多做运动;③多与家人、同学交流;④确定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⑤尝试帮助他人,从中获得持久的快乐;⑥尝试用不同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平静。(意思对即可)
21.【示例】
印记
翻开影集,一张老照片掉了下来。噢,是它,是那张珍藏在记忆深处的老照片。正是那一次难忘的旅行,在我的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让我懂得了勇敢的含义,体会到了男子汉的气概。
十岁那年,我和爸爸到都江鱼嘴旅游。抵达都江鱼嘴的那天早上,天灰蒙蒙的,过了一会儿,竟然下起了雷阵雨。正是因为雨的关系,我们的出游受阻,直到中午,我和爸爸才抵达游览地。下车后,我看到了一座长约二百米的铁索桥。我们刚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前面的这座索桥比课文中的铁索桥稍好一点,上面铺着木板,木板间相隔大约有五厘米。爸爸说我们要从这座桥走到对岸去。我慌了:爸爸,我怕!掉下去了怎么办呢 没关系,我儿子是男子汉,最勇敢了。爸爸微笑着说。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战战兢兢地伸出脚踏上了木板。哪知刚踏上去,木板就摇晃起来,我又怕又慌,被雨打湿的木板在脚下一滑,一下子摔了个四仰八叉。爸爸看我心惊胆颤的样子,就激我:谁不自己走过去,谁就是小老鼠!我好胜心强,一下子就中了爸爸的计,大叫:豁出去了,谁怕谁呀!于是拍拍屁股,重新上路。一步,两步,三步我像蜗牛似地慢慢向前挪动。爸爸,桥在动!我怕!我扶住两边的铁索,站在那儿不敢动了。是不是桥要断了 竞竞,快往前跑!爸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听了,心跳更快,也不敢回头看爸爸一下。正在这时,嗖的一声,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从我身边冲了过去。他走得那么轻捷,那么稳健,让我诧异而又羡慕。他能走得好,难道我走不好吗 一股莫名的力量从我心中升腾而起,我也要像他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于是,我跟在他身后向前冲去。说来也怪,这时桥也不摇了,脚下的木板也不滑了,和平时走平地完全没有分别。
到了对岸,过了一会儿,爸爸才到。老远,他就冲我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和我一道与索桥合影留念,说要纪念一个勇敢小男孩的诞生。照完相,他得意地说,他在身后摇动铁索,让我置于险境而后跑,是大大的高明之举。他哪里知道,并不是他的战术奏效,而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小男孩给了我勇气,让我体验到了做男子汉的喜悦和自豪。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今天看见这张老照片,仍有一股豪情荡漾在心头。它给我留下的印记,永世不能磨灭。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文首需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可以适当采用修辞手法来显示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印记”展开故事情节。要注意详略安排,能表现主旨的需详写。与主旨关系较远,起铺垫或过渡作用的,则需要略写。文末升华主题,总结这个印记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细节描写】写人记事,一定要重视描写的作用,在描写中,又要尤其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细节描写为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再现故事画面。
【解题思路】
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记叙文。第一段开篇明志,点明印记“一张老照片”,并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文中记事,作者叙事完整,铺垫适宜,详略得当。对于自己走过桥时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尤其精彩。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与第一段相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