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25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考试范围1-4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电影《长津湖》中的每一位战士,面对páo xiào( )的北风和xiǎn yào( )的地形,没有丝毫的jīng huāng( )和退缩。冲锋号吹响时,战士们以pái shān dǎo hǎi( )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们与敌人英勇 fèn zhàn( )的 háo mài( )气概和bù qū( )的意志让人
rè xuè fèi téng(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渲染(xuàn) 勾勒(lè) 迂回(yū) 蒙古(měng)
B.参差(cēn) 妩媚(wǔ) 鸣啭(zhuàn) 绷脸(běng)
C.叉腿(chā) 豁开(huō) 旷野(kuàng) 魁梧(kuí)
D.凛然(lǐn) 抽噎(yē) 攒动(cuán) 伪装(wěi)
2、下面古诗词中加点字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望湖楼下水如天(像) B.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C.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树枝) D.乡音无改鬓毛衰(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
3、依次填在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 的掌声。 ②狼牙山上响起了壮士们豪迈、 的口号声。
③战士们斗志昂扬,和敌人展开了 的搏斗。 ④风 地吹着,白杨树发出哗哗的响声。
A.激烈 壮烈 猛烈 热烈 B.猛烈 壮烈 热烈 激烈 C.热烈 壮烈 激烈 猛烈 D.热烈 猛烈 壮烈 激烈
4、下面这段描述课堂情形的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课上,我们总结并讨论了建立“阅读手牵手小组”的措施;
B.科学课上,我们小组一起动手做“乐器”,通过这个环节,使我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C.体育课上,老师耐心细致地向我们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D.美术课上,我凭借《美丽郑州》这幅画夺得了班级美术比赛的第一名的桂冠。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读书时要先想想自己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C.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辛弃疾借月亮、稻花香等表达了喜悦欢快之情。
D.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的任务读《竹节人》时,关于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 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边东华门;西边西华门。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水汽含量极少;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的磁场非常弱。
8.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儿的花香叶香,芬芳馥郁,沁人主 B.我们的祖国美如画,他拍摄的这些只是沧海一粟。
C.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D.开国大典的队列里,战士们一个个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9.地名“浦下路”拼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Puxia Lu B. PuXia Lu C. PU XIA LU D. PUXIA LU
10.关于《童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B.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病逝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
C.外祖母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外祖父对阿廖沙很慈祥。
D.《童年》中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
三、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5分)
( ) ( ) 自受 ( ) 身 ( ) 骨 别出( ) ( )
斩 ( ) 截 ( ) 大步 ( ) ( ) 念 ( ) 不 ( )
1.小明设计的手抄报 ,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运动员们 地走进赛场,准备迎接挑战。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缩句)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3.读了老班长的故事,使我收到很大的感动。(修改病句)
4.“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朋友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你仿照着写一写。)
5.请接着写一写自己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我正埋头做试卷,忽然同桌用手肘碰了碰我,目光示意我给他抄题目的答案,我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暴雨骤来骤去的诗句是:“ , 。”
2.曹植在《白马篇》中用“ , ”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这与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相契合。
3.《春日》中“ , ”两句,写出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4.《回乡偶书》中“ , ”,以儿童的天真视角,写出诗人久别回乡的陌生感。
5.思乡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如“ , ”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六、口语交际(4分)
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开始了,为了让你能够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父母总是把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假如现在你想去找妈妈,希望她同意你每周三放学后打一会儿篮球,你应该怎么和妈妈交流呢?
阅读理解(9分)
(一)穷人(节选)
【片段一】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片段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写出了 。(2分)
2、画“ ”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中“温暖”体现在炉火未熄,这是与相比而言;“舒适”体现在 ,这是与 相比而言。另外,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女主人的 。(3分)
3、片段一中,“补一张破帆”中的“补”和“破”说明了渔夫一家 。片段二中,“熬”字的意思是 ,说明 从这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 的人。(2分)
4、读片段一最后一句话,猜一猜桑娜的心理活动。(2分)
(二)诱人的蓝色能源(14分)
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蓝色能源”。
任务二:了解常见“蓝色能源”的类型。
任务三:了解“蓝色能源”的发电原理。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
③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④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太阳辐射热能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⑤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涨潮时人们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补充能源。
⑥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亿~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千瓦时。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⑦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宽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为了完成“任务一”,应重点阅读第 段,从中可以知道“蓝色能源”指的是 。(2分)
2.为了完成“任务二”,应重点阅读第 段,从中可以知道“蓝色能源”常见的类型有温差能、 、 。(2分)
3.为完成“任务三”,应抓住 这几段。请仔细阅读相关段落,提炼出关键信息,完成下表。(4分)
类型 发电原理
温差能 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4.通读全文,用“ ”画出一处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写出你的理解。(3分)
画线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3分)
【材料】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平均水深约 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 ℃。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 米深处便只有5℃ 。
我认为可在南海开发 能,因为

八、写作。(30分)
题目:多彩的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要求:题目自拟;写清楚活动过程,运用点面结合,并把活动的体会写下来。
答案
咆哮 险要 惊慌 排山倒海 奋战 豪迈 不屈 热血沸腾
CCCCDDDCDC
自作 粉 碎 心裁 钉 铁 流星 念 忘 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四、1水里站着老汉。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3、读了老班长的故事,我收到很大的感动。
4、“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回绝了朋友的邀请。
5、我给你给他抄呢?如果给他抄题目的答案,我俩做的都不对,不给他抄,又怕得罪他?我该怎么办呢?
五、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2、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5、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六、妈妈,我知道您希望我在小升初中取得好成绩,但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可以打会篮球,打篮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还可以缓解我的学习压力,希望您能同意。
七、1、环境 当时天气的恶劣
2外面又黑又冷 地扫的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勤劳能干
生活贫穷 忍受艰苦生活 渔夫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小孩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 心地善良,有爱心
今天天气真恶劣呀,不知道丈夫啥时候回来,真的担心他,希望他平安回来。
(二)、1.②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
2.③潮汐能 波浪能
3.④⑤⑥ 潮汐能 利用涨潮时与落潮时的水位差,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波浪能 将海浪中蕴含的力量转化为电能。
4.示例: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列数字 说明大浪有着惊人的力量,完全可以为人类所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温差 南海平均水深较深,年平均气温较高,深层水和浅层水的温差在 20 C以上,具备利用温差能发电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