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语文 单元练习姓名: 班级:(试卷说明(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积累与运用 (10分) 古诗默写 (8分) 文言文阅读 (12分) 现代文 (15分) 综合运用 (5分) 总分 (50分)积累与运用(10分)1 给加点字注音(2分)黄晕( ) 一霎( )时2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酝niàng( ) 分q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抖擞 窠巢 澄清 喜出忘外B. 静谧 蓑衣 吝啬 翻来覆去C. 烂漫 决别 捶打 各得其所D. 阴蔽 侍弄 絮叨 泼泼洒洒4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描摹、镶)上一道银边。(2)母亲______(信服、相信)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3)当一切恢复______(沉静、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4)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______(诀别、决别)。二、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8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文言文阅读(12分)(一)课内文言文(8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俄而雪骤 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3)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4)相委而去 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都通过讲述故事来刻画古代儿童的智慧。【甲】文中谢道韫的“咏雪”之才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元方的“方正”之举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②喧:因分心而遗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其母方织 _______________(2)以此戒之 _______________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课文里写了几次看花?“我”有什么样的表现?(每空1分,3分)看花 我的表现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①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②第三次 ③ “我”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2结合上下文,体会第1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中“悄悄”和“偷偷”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下文,说说课文第2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综合运用(5分)[材料一]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道有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重要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材料二]电影《烈火英雄》中江立伟的原型桑武,身处火海8小时,连续转动阀门32000圈,他的手磨出了血泡,可是,桑武说:“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赴死,这种压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材料三]在驾驶舱右边玻璃出现裂痕并脱落、驾驶舱失压的险情下,机长刘传健最终使飞机在成都安全迫降,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他说:“应急处置能力源自对飞机的了解程度,进驾驶舱3秒钟就要知道飞机处于什么状态。”[材料四]“只是因为你需要,而我刚好专业。”出征前,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王一淋说。1探究以上四则材料,你发现英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这四则材料,对于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什么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语文 单元练习姓名N: 班级:(试卷说明(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积累与运用 (10分) 古诗默写 (8分) 文言文阅读 (12分) 现代文 (15分) 综合运用 (5分) 总分 (50分)字词积累与运用(10分)1 (2分)黄晕( yùn ) 一霎( shà )时2(2分) 酝酿 分歧3(2分)B (A.喜出望外 C.诀别 D.荫蔽)4(4分,每空1分)(1)镶 (2)信服 (3)沉寂 (4)诀别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2分,错1字扣1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文言文阅读(12分)(一)课内文言文(8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俄而雪骤 __急 俄而:不久,一会儿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乘,趁_______《世说新语》二则课下注释期中考之前一定要复习!(3)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约定,相约___ 名词作动词,词类活用(4)相委而去 __丢下,舍弃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引:拉;顾:回头看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门根本不回头看。3【甲】【乙】两文都通过讲述故事来刻画古代儿童的智慧。文中谢道韫的“咏雪”之才体现在:把雪比作柳絮,比喻非常精妙、生动、准确_;【乙】文中元方的“方正”之举体现在有理有据地维护父亲的尊严_。(2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孟母戒子孟子少(年少)时,诵(读书),其母方(正在)织。孟子辍然①中止,(过了很久),乃(才)复(再次)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为什么)中止?”(孟子)对(回答)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拿过来)刀裂其织,以(凭借)此戒(警告,告诫)之(代词,孟子)。自(从)是(代词,这件事)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②喧:因分心而遗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其母方织 ___正在____(2)以此戒之 __警诫、告诫、警告___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①做事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②父母的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课文里写了几次看花?“我”有什么样的表现?(每空1分,3分)看花 我的表现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粗暴的拒绝/狠命的捶打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勉强、不耐烦地答应看花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看花 “我”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2结合上下文,体会第1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中“悄悄”和“偷偷”的表达效果。(4分)赏析词语本义:不想被人发现的动作解释“悄悄”“偷偷”在文中的意思(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母亲给我发泄空间,放心不下时刻关注我的举动母亲的性格品质:包容(体谅)、关爱我、慈祥,有着深沉的爱3结合上下文,说说课文第2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概括第二段讲了什么:母亲病重隐瞒我,我毫不知情 2分主体是作者:自责、内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非常麻木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4分)“好好儿活”是全文的核心,是母亲对“我”最大的期望和嘱托(1分)。它不仅是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对“我”的鼓励,更是“我”在母亲去世后对生命意义的领悟(1分)。它意味着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承载着母爱,也承载着“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承诺(2分)。五 综合运用(5分)[材料一]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道有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重要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材料二]电影《烈火英雄》中江立伟的原型桑武,身处火海8小时,连续转动阀门32000圈,他的手磨出了血泡,可是,桑武说:“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赴死,这种压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材料三]在驾驶舱右边玻璃出现裂痕并脱落、驾驶舱失压的险情下,机长刘传健最终使飞机在成都安全迫降,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他说:“应急处置能力源自对飞机的了解程度,进驾驶舱3秒钟就要知道飞机处于什么状态。”[材料四]“只是因为你需要,而我刚好专业。”出征前,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王一淋说。1探究以上四则材料,你发现英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舍己为人,不惧艰险,良好的专业素养、无私奉献有担当等 (2分)2这四则材料,对于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什么启示?(3分)“大无晨的精神”或“无私奉献精神”或“良好的专业素养“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海市万科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10月测试语文试题.docx 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