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帕勒摩石碑(如图)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埃及王室编年石碑残片之一。其中有关于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依据水位高低,国王安排修建水利设施,并建立起庞大的灌溉系统。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文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
C.象形文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D.文明延续发展且从未间断
2.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据此可知,太阳历的制定( )
A.促进古埃及政治发展 B.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
C.推动了社会制度完善 D.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
3.小晋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并制作了如下有关《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表。这说明古巴比伦( )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0—272条、第275—277条 租赁
第273—274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法制历史悠久 D.社会等级森严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体现了同态复仇人人平等 D.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5.九年级历史社团组织开展《文明与伤痛——印度种姓》历史话剧表演,下列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作为婆罗门出身的祭司,敬奉释迦牟尼是我的职责”
B.“别看我只是一介武士,但是我和国王同属一个阶层”
C.“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考试首陀罗也会成为第一等级”
D.“通过政治联姻,婆罗门和刹帝利加强对国家的把控”
6.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
C.佛教的思想主张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
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
7.印度影片《Article15》,片头讲述了新来的海归警长说要买瓶水,他的跟班告诉他不可以,因为“下等人”居住地的水不干净。警长愣住了,不懂瓶装水怎么会脏。据此判断该影片的话题可能反映了( )
A.种姓制度 B.分封制度 C.封君封臣制 D.庄园制度
8.下面一组图片是古代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表明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发散性 B.普遍性 C.多元性 D.统一性
9.直接民主是指全体公民遵循多数统治的原则直接参与政权工作或直接行使政治决策权的民主制度。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
A.居民有公平正义观念 B.具有“小国寡民”特点
C.公民参政意识比较强 D.奴隶主阶级的力量薄弱
10.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11.古希腊哲学家的言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根据如下古希腊哲学家的言论可知( )
“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苏格拉底 “极端的自由,人们可能会走向极端的征服,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 ——柏拉图
A.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C.希腊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D.古希腊哲学的现实意义
12.在征服过程中,亚历山大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同时竭力推行同波斯和亲的政策。建立帝国后,他吸纳亚洲人进入自己的骑兵团,更是将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传播到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充满暴力与征服掠夺 B.是一次侵略性的战争
C.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D.建立封建集权制帝国
13.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这一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下面对年代尺上序号所代表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罗马共和国灭掉迦太基,成为全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B.②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打击之下,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C.③凯撒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D.④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4.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该材料可用于探究( )
A.斯巴达克起义 B.罗马帝国扩张征服 C.罗马重视历法 D.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15.“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这一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全年的节庆娱乐活动丰富 B.罗马文化已渗入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16.宗教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基督教在罗马人渴望“救世主”背景下产生
B.基督教传达“忍耐顺从”“众生平等”的思想
C.教堂朝拜的是释迦牟尼,希腊语中被称作“基督”
D.因宗教教义有利于统治稳定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17.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以下对法兰克王国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法兰克王国的农民需要直接向国家承担赋税和兵役义务
B.查理曼统治时期实行“什一税”,使得教会势力越来越大
C.法兰克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于古代中国皇帝与臣僚的关系
D.查理曼逝世后帝国分裂为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三个国家
18.某部美剧中有很多情节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例如:北境有48个家族是史塔克家族的封臣,战争来临时,听从召唤跟随史塔克家族作战。11世纪左右,西欧封臣跟随封君作战的原因是( )
A.封君无偿赏赐土地得到部下支持 B.实行有偿赏赐土地的封君封臣制
C.以血缘为纽带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D.基督教会对封建王权的大力支持
19.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1/10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这段历史说明( )
A.西欧封建统治者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法兰克王国统治者凌驾于教皇之上
C.罗马教皇权力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 D.中世纪欧洲神权与王权的互利关系
2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唐诗《田家》中有“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的描述。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都是自由农民 C.经济自给自足 D.都有雇佣关系
21.《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阿布拉黑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须为领主耕作。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庄园佃户 B.庄园领主 C.受封封臣 D.行会学徒
22.下列哪一句表述不能体现中世纪西欧的社会面貌( )
A.“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3.制作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图④中“?”处应该填写( )
A.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 C.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D.城市的重新兴起
24.13世纪的很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权力。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
A.工商业者的集散地 B.教皇控制的领地
C.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领主控制的庄园
25.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B.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综合题
26.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见证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人类文明·成就斐然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名片,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
【项目任务】
任务一一组同学对东西方文明做了如下对比
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
地理环境 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海洋环绕,多山地,有小块平原,港湾众多
经济特点 A 工商业经济
政治类型 中央集权 民主政治
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 B
感悟 C
任务二二组同学以“古代世界文明成果”为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设计展览。
①帕特农神庙②《荷马史诗》③60进制④金字塔⑤逻辑学⑥象形文字⑦楔形文字
前言为研究古代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古代埃及文明 __________ 展板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__________ 展板三古代欧洲文明 __________
任务三三组同学搜集了以下历史图片品鉴文明成果,准备布展。
第一组 第二组
(1)依据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信息。
(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上面对应的展板中。
(3)从上面两组图片中各选一幅作品,为其撰写解说词。
三、材料题
27.法制成就·彰显进步。请根据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写出①②处文物承载的价值,并比较两部法律的相同之处。
古巴比伦 罗马共和国
法律文献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十二铜表法》
文献价值 价值: 价值:
文献信息 楔形文字法典,法律基石 罗马文明,成文里程碑
相同点
28.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倡导的民主政治令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也带动了其他城邦纷纷效仿雅典,从而使整个希腊的民主政治获得巨大进展。同时,雅典民主政治也为雅典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渠道,使雅典的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在伯里克利时代出现极大飞跃,产生了众多辉映史册的杰出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摘编自王岩《那时的中国看世界:中西上下五千年文明比较》
材料二:查理·马特主政时期,为了加强王权及抑制地方封建势力而进行的“采邑制”改革,建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促成了附庸对领主的依附性。此后,国王以下的各级封建主也把土地作为采邑层层分封,在封建贵族中逐渐形成了等级制度。
——何平立《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伯里克利是如何使“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采邑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9.城市发展推动历史变迁。比较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
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 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自由,以手工业与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快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B A A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D B D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C D
26.(1)完善表格:A:农耕经济;B:海洋文明;C: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
(2)展板一:金字塔;展板二:楔形文字;展板三:大竞技场、《掷铁饼者》。
(3)解说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象征;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了解早期西亚社会的最主要的文字。
27.①《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奠定了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基础。
②《十二铜表法》的价值: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相同点:都是成文法;都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
28.(1)措施: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津贴制度。
(2)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形成领主与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权利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各级领主不可越级统治。影响:加强了王权;抑制了地方封建势力;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等。
29.1. 权力与控制;中国封建城市:王权强大。西欧封建城市:拥有自治权。2. 发展核心;中国封建城市:以政治、行政功能为主是王朝统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西欧封建城市:以手工业与商业为中心。3. 社会角色;中国封建城市:是王朝统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西欧封建城市:成为自由民聚集、经济活跃的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