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核糖体
2. 甲乙两图是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倍数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 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会左移
D. 视野乙中若看到的物像不清晰可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3.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晒干的种子有利于储藏是因为不含自由水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D. 组成ATP、DNA和RNA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
4. 葡萄果实甜美多汁,营养丰富,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细胞质基质 D. 细胞间隙
5.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B. 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使还原糖产生紫色反应
C. 鉴定脂肪时使用苏丹Ⅲ染液,之后滴加50%酒精溶液,目的是洗去浮色
D. 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应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6.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膜为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 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7. 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得不到证实的是
A.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
C. 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的关系
D. 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8.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特有的是(  )
A. 都是蛋白质
B.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C 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D. 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9. 液泡膜ATP酶(V—ATPase)和液泡膜焦磷酸酶(V—PPase)是液泡膜上两种含量丰富的蛋白质。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提高液泡膜上V—ATPase和V—PPase的活性,能够增加H+电化学势梯度,有利于提高植物抵御干旱、盐胁迫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V—PPase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功能
B. V—ATPase活性增强会使液泡的吸水能力增强
C. 同时运输Cl-/NO、H+的转运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D. 干旱时植物通过增加液泡中盐浓度抵抗逆境胁迫
10. 幼儿经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在人体中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 人体细胞中的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和磷脂同属于固醇类物质
D. 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1.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
A. O2的产生停止 B. CO2的固定加快
C. ATP/ADP比值下降 D. C3含量升高
12. 某些细胞迁移离开初始位置时,会从细胞脱落形成一个由包膜包裹着很多小囊泡的类似于“开口石榴”的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迁移体(如图)。其他细胞经过该位置时,迁移体会与其融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迁移体包膜的主要成分是固醇和蛋白质
B. 迁移体形成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
C. 迁移体的膜结构来源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迁移体可能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
13. 遨游太空五个月的水稻种子和种植有各种蔬菜的“太空菜园”搭乘宇宙飞船返回地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稻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于休眠时
B. 太空中植物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C、H、O、N
C. “太空菜园”中的蔬菜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D. 种植培养基中应含有Mg2+以保障叶绿素的合成
14. 特化的细胞分泌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黏液或某些酶)没有立即分泌到胞外而是储存在分泌细胞内,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才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释放出去,这种现象称为调节型胞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膜的成分更新与调节型胞吐有关
B. 人体进食后分泌消化酶的过程属于调节型胞吐
C. 分泌物的胞吐过程不需要线粒体等结构提供能量
D. 人体细胞均可通过调节型胞吐分泌相关物质
15. 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该过程ATP的合成。下列有关DNP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抑制氧气进入红细胞
B. 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 作用于组织细胞时,机体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 导致细胞中ATP/ADP的比例上升
16. 在一天中,中午光照最为强烈,气温也最高。图是在晴朗的夏天探究遮光对绿萝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推测12:30时Ⅱ组绿萝净光合速率最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关闭
B. Ⅱ组d点前有机物的积累量高于c点前的积累量
C. Ⅲ组b点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消耗量等于光合作用合成量
D. I组a点前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CO2浓度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下图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_____(括号中填序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2)该植物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序号);植物抗逆性与[ ]______(填相应细胞器)关系最大。
(3)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它的化学组成为________。
(4)有同学推测该植物细胞可能为低等植物细胞,你认为该推测是否合理: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5)若想分离该细胞的各种细胞器,可采用______,需要首先破坏_____。
18. 柿果的涩味主要由可溶性单宁引起,涩柿不能在树上完成脱涩,需要人工处理使其脱涩方可食用。
(1)使用高浓度CO2处理涩柿,制造_____(填“有氧”或“低氧”)环境,柿果中的糖类物质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在果肉细胞的_____中可被分解为丙酮酸和_______,最终产生乙醇和_____。此过程的部分产物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乙醛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______的方式进入柿果细胞液泡,与其中的可溶性单宁反应,形成不溶性单宁,从而减少涩味(图1所示)。
(2)某品种涩柿经白酒喷洒后,检测柿果脱涩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在单宁中的占比,结果如图2.据此,请在答题纸中画出该柿果脱涩过程中不溶性单宁占比的变化趋势_______。
(3)下列有关高浓度CO2处理涩柿脱涩的叙述,正确的包括_______(多选)。
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分解消耗细胞内氧气促进脱涩
B. 提高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利于涩柿脱涩
C. 使用有氧呼吸抑制剂可以促进涩柿脱涩
D. 从丙酮酸转化为乙醇的过程释放少量ATP
(4)明朝徐光启编纂的《农政全书》中写道“醂柿,水一瓮,置柿其中,数日即熟……”,即温水浸泡柿果可以促进柿果脱涩。请结合题目信息,分析该传统做法的生物学原理_________。
19. 乳糖酶用于乳制品工业,可将乳制品中低甜度的乳糖分解为较甜的葡萄糖和半乳糖,供乳糖不耐受人群食用。
(1)乳糖酶可水解乳糖,但不能水解淀粉,这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性的特点。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生成的________的量,可表示乳糖酶活性。
(2)为探究温度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系列温度梯度,进行相关实验。
①实验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浓度的乳糖溶液,________(按正确顺序选填下列选项前字母,下列选项可不限于选择一次),结果如图1。
a、将适量乳糖酶加入乳糖溶液
b、取适量乳糖酶
c、保温至相应温度
d、相应温度下检测酶活性
②本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写出2个)。
③适宜条件下,将乳糖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充足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检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工业生产中应用乳糖酶的最佳温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一定反应条件下,乳糖分解产生半乳糖后还有低聚半乳糖(GOS)的生成,图2为其作用机理示意图。
①根据图2所示,乳糖酶催化乳糖分解产生葡萄糖及半乳糖—酶复合体,________,生成GOS。
②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种产物量,结果如图3。据图分析,在4小时GOS产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结合图2推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4)GOS虽不能被人体所吸收,但能促进肠道内一些益生菌的增殖。综上所述,说明应用乳糖酶生产乳制品的优势:________。
20. 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研究了高氮对水稻分蘖的影响,发现水稻细胞膜上的蛋白S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氮作为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被水稻吸收后可以用于合成_____等生物大分子。研究发现高氮条件下水稻分蘖数量增加。
(2)统计野生型水稻和S蛋白缺失突变体在高氮条件下的分蘖数,结果如图1,说明S蛋白_______。
(3)研究发现S蛋白具有单糖转运功能,科研人员以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并做为对照,将导入S蛋白的酵母细胞为实验组,两组细胞培养至一定数量后,转移到含不同浓度 C标记葡萄糖的培养液中,检测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对照组几乎不转运葡萄糖,实验组细胞摄取葡萄糖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推测原因是______。为判断S蛋白转运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
(4)综上所述,高氮环境促进分蘖的机制是:高氮引起S蛋白含量降低,从而_____了茎基部细胞外的葡萄糖水平,葡萄糖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水稻分蘖数量增加。
21. P蛋白是水稻中的一种磷(Pi)转运蛋白,可促进磷向叶片的运输。研究发现P蛋白含量低的水稻突变体的产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水稻(WT),科研人员对相关机制展开了研究。
(1)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充足条件下,检测WT与突变体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据图可知,当CO2浓度高于600μmol·mol-1,与WT相比,限制突变体净光合速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
(2)图2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①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_____捕获光能后激发的高能电子在类囊体膜上传递,最终与NADP+、H+结合形成NADPH;伴随电子传递,叶绿体基质中的H+被泵入类囊体,使类囊体腔中H+浓度_____叶绿体基质,H+顺浓度梯度通过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驱动ATP的合成。
②研究人员检测WT和突变体类囊体内外pH的变化量,若结果显示_____,推测突变体类囊体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减少。
③叶片中的磷是光反应产物_______合成的原料,突变体叶片缺磷会导致合成上述物质的原料不足。
(3)磷酸丙糖是暗反应中______(过程)的产物,据图2推测暗反应产物受影响导致突变体减产的原因是:叶片中磷含量不足,导致一方面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种子淀粉含量降低,产量降低。
(4)根据本研究,为使突变体增产,下列思路可行的有_________(多选)。
A. 提高水稻中P蛋白含量
B. 提高叶片中磷含量
C. 增加胚乳细胞中磷含量
D. 增加类囊体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1细胞膜
(2) ①. 4和14 ②. 14液泡
(3) ①. 7染色质 ②. DNA和蛋白质
(4) ①. 不合理 ②. 该细胞含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不含有中心体
(5) ①. 差速离心法 ②. 细胞壁和细胞膜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低氧 ②. 细胞质基质 ③. [H] ④. CO2 ⑤. 自由扩散
(2) (3)BC
(4)使用温水浸泡,营造无氧呼吸环境,同时提高温度增加酶的活性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专一 ②. 葡萄糖
(2) ①. cbcacd ②. pH、酶量、反应时间 ③. 45℃,据图1可知45℃下乳糖酶的活性最高,且残余酶活性没有明显下降,热稳定性高
(3) ①. 半乳糖—酶复合体中半乳糖分子转移到乳糖分子上 ②. 随乳糖浓度下降,半乳糖—酶复合体减少,GOS合成速率下降,而乳糖酶催化GOS降解速度加快,GOS的降解大于合成
(4)一方面乳糖酶可分解乳制品中乳糖,适于乳糖不耐受人群食用,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和半乳糖甜度高、口感好;另一方面,所生成的GOS可促进益生菌增殖,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20题答案】
【答案】(1)蛋白质、核酸
(2)抑制水稻分蘖 (3) ①. 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增大,之后趋于稳定 ②. 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转运蛋白S充足,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转运的葡萄糖量增加,速率增大,葡萄糖达到一定浓度后,因转运蛋白S数量有限,参与转运的S蛋白达到饱和,葡萄糖摄取速率不再增加 ③. 将导入S蛋白的酵母细胞分为两组,一组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一组不做处理,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检测两组细胞葡萄糖摄取速率
(4)提高
【21题答案】
【答案】(1)叶片的磷含量
(2) ①. 光合色素 ②. 高于 ③. 突变体类囊体内外pH的变化量低于野生型 ④. ATP、NADPH
(3) ①. C3还原 ②. 磷酸丙糖的合成量减少 ③. 磷酸丙糖由叶绿体基质到细胞质基质的运输受阻,进而运往种子的蔗糖减少 (4)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