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生物学(人教专版)答案第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2.B3.D4.C5.D6.C7.B8.B9.D10.B11.A12.D13.C14.A15.C16.B17.(共9分)(1)内环境(1分)组织液(1分)③(1分)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1分)(2)B(1分)①(1分)组织液(1分)(3)血浆蛋白渗出(或淋巴液回流受阻)使得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进而引起组织液增多(答案合理即可,2分)18.(共10分)(1)神经巾枢(1分)效应器(与前一空答案可顺倒,1分)(2)交感神经(1分)黏稠唾液(1分)(3)兴奋性(1分)二者作用后均能激活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功能(或二者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均能引起唾液腺细胞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2分)(4)不同(1分)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分)19.(共11分)(1)图1(1分)在c点给予适宜的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答案合理即可,2分)(2)④⑤⑥(1分)递质一受休(或神经递质一受体,1分)(3)药物X会竞争结合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部位,神经递质不能被降解,从而持续发挥作用(2分)向突触间隙注射适量特异性神经递质降解酶,再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观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状况(2分)突触后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或兴奋性大幅减弱(2分》20.(共10分)(1)9(1分)脱水缩合(1分)细胞膜(1分)肾小管和集合管(1分)(2)ADH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起AIP转化为cAMP,cAMP作用于M蛋白,M蛋白促进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移向细胞膜,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答案合理即可,3分)(3)降低(1分)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细胞外液量增多,血钠浓度降低,N内流减少,神经兴奋性减弱(2分)》21.(共12分)(1)行为性调节(1分)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答出1点即可,1分)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分)(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1分)适当撤减衣服: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答出1点且合理即可,2分)》(3)散热量、产热量(2分)B(1分)休温调定点上升,实际休温低于体温调定点,机体接受“冷刺激”信号而感觉到冷(2分)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人教专版3,研究发现,长跑运动员剧烈运动后,腿部肌肉细胞间隙会出现特殊的“肌间液”,其成分与组织液相似。下列关于肌间液及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A.与血浆相比,肌间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更多B.肌间液主要由淋巴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生物学C.剧烈运动过程中,丙酮酸在肌间液中转化为乳酸导致肌肉酸疼D.剧烈运动后肌间液的消失与大部分肌间液经毛细血管被重新吸收有关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4.为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KH2POa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中滴加HC1,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叙述错误的是r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溶液H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清水组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批血浆组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缓冲液组符合题目要求的。加人HC量1.下图为小李同学构建的“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A.实验开始时需要测量三种材料的初始pH,然后再逐滴加人HC尔的是B.图中清水组的实验结果不合理,应为pH随加人HC量增多而逐渐下降C.缓冲液组和血浆组pH变化趋势相似,证明血浆中含有与缓冲液相同的缓冲对一组织液D.根据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判断,若要使该实验更完善,还应补充滴加NaOH的实验血浆淋巴液等5.当你在校园散步时,突然看到前方窜过一只野猫,瞬间你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一段时拟蝶间后,心跳和呼吸又逐渐恢复平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丙”代表细胞内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A.看到野猫引发心跳加速,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心脏,神经中枢在脊髓B.Ca2·、葡萄糖、淀粉、尿素、氨基酸等物质通常存在于丙中B.心跳加速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且占据优势的结果,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无关C,健康人体丙的温度接近37℃,且血浆渗透压和甲的渗透压相当C.心跳恢复平稳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接收信息,并通过其树突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D.当丙中的血浆成分维持相对稳定时,人体的内环境就实现了稳态D.一段时间后心跳逐渐恢复平稳,体现了自主神经系统对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精准调节2.耳石症是耳内耳石脱落后,随着内淋巴液流动,刺激内耳平衡感受器,引发眩晕、恶心等症6.当用羽毛轻触眼角时,会引发眨眼反射,其反射通路可简化为:角膜感受器→三叉神经→脑状的疾病。内淋巴液具有高钾低钠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干→面神经→眼轮匝肌(属于骨骼肌)收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耳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稳态失衡,则仅影响耳内感受器的生理功能A.题中的眨眼反射与缩手反射都是与生俱来的B.静脉注射治疗耳石症的药物,需经组织液才能进入耳内细胞发挥作用B.推测三叉神经属于传入神经,脑干是神经中枢C.据题推测内淋巴液的渗透压主要由K◆来维持,这与其他细胞外液相同C.面神经属于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还可抑制胃肠蠕动D.内环境稳态仅依赖神经调节维持,耳石症是神经调节紊乱的直接结果D.眨眼反射可初步检测三叉神经、面神经是否发生病变生物学(人教专版)试题第1页(共8页)生物学(人教专版)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学人教专版高二一联简易答案.pdf 生物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