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物学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实验是认识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部分实验操作
A 探究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 用丙酮提取人的肝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为肝细胞表面积的2倍
B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 向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加入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C 希尔的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实验 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和CO2产生
D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离后立即滴加甲紫溶液染色3~5min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有(  )
①淀粉和蔗糖均是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
②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③纤维素、淀粉和几丁质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④人体摄入的淀粉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⑤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二者之间的转化程度不同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3. 芸香糖苷酶能水解芸香糖苷类黄酮化合物生产槲皮素、柚皮素和橙皮素等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比较了芸香糖苷酶I、Ⅱ和Ⅲ的酶学性质,部分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芸香糖苷酶 最适温度(℃) 最适pH
I 50 4.0
Ⅱ 70 4.0
Ⅲ 40 6.0
A. 酶I的反应温度升高20℃,其他条件不变,酶I与酶Ⅱ活性一致
B. 三种酶在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催化底物的活性相同
C. 三种酶能水解芸香糖苷类黄酮化合物,表明它们具有专一性
D. 三种酶的空间结构会因环境温度和pH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 “毛痣”处存在毛发过度生长的现象,这是因为其毛囊周围衰老的黑色素细胞释放的Spp1分子活化了毛囊干细胞,主要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释放Spp1的黑色素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
B. 衰老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加快,合成黑色素增多
C. Spp1分子会诱导毛囊干细胞DNA序列改变,引起细胞分化
D. Spp1分子能够调控毛囊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加快细胞分裂
5. 丁香酚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苯丙素类化合物,可影响人胃壁细胞相关物质的运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H+-K+-ATP酶仅具备蛋白质的催化功能
B. 若抑制线粒体的活动,则胃蛋白酶的分泌会停止
C. 图示H+和K+可通过同一载体运输,说明部分载体不具有特异性
D. 摄入适量的丁香酚可提高人的胃部消化能力
6. 当线粒体损伤较为严重无法修复时,可通过分裂将受损的部分与健康部分分离,分离的受损线粒体随后被清除,相关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蛋白可与受损的线粒体识别并结合
B. M蛋白的泛素化促进受损线粒体的清除
C.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参与受损线粒体的清除过程
D. 图示过程在衰老细胞中更容易发生
7. 丙谷二肽常被用作病人术后的必需营养注射液。为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研究人员在体外将聚磷酸激酶(PPK2)构建的ATP再生系统与氨基酸连接酶联用,可以催化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合成丙谷二肽。反应原理如图,其中无机聚磷酸盐(Pin)是由多个磷酸基团通过磷酸酐键连接而成的线性聚合物,含有较高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丙谷二肽的合成和ATP的合成均是吸能反应
B. 体外ATP再生系统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细胞内ATP的合成相同
C. DNA聚合酶和聚磷酸激酶一样都需要Mg2+激活
D. 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之后的产物,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8. 连续48h测定某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或释放)速率,得到下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B. 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C. 若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下移,48小时净积累量为负值
D. 由图可知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刻为第6、18、30、42小时
9. 图甲、乙是牡丹(2n=10,基因型为Aa)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的显微照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丙)会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一个生殖细胞(丁)和一个营养细胞,共同组成一个花粉粒。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中单个细胞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10和5
B. 丁、丙和营养细胞的基因型一定相同,为AA或aa
C. 仅考虑A、a,若花粉母细胞在前期Ⅰ发生片段交换,则丙细胞基因型可能有3种
D. 若将丙置于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丁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与营养细胞相同
10. 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类型突变位点 ① ② ③ ④ ⑤
I +/+ +/- +/+ +/- -/-
Ⅱ +/+ +/- +/- +/+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 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B. 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C. 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 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Lesch-Nyhan综合征,又称雷-尼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患者具有智力低下、舞蹈状手足徐动等症状,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P。
材料二:Alport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肾炎和眼耳肾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Q
材料三:二倍体动物M的性染色体仅有X染色体,其性别有3种,由X染色体数目及常染色体基因T、TR、TD决定。只要含有TD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TRTR就表现为雄性。TT和TTR个体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
11. 下列有关Lesch-Nyhan综合征和Alport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lport综合征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该病
B. 人群中女性Lesch-Nyhan综合征发病率大于P,Alport综合征发病率小于Q
C. Lesch-Nyhan综合征和Atport综合征都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单基因遗传病
D. 男性Lesch-Nyhan综合征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12. 已知动物M无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可能
B. 两个基因型相同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C. 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 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D. 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F1,F1自体受精获得的F2中雄性占比为1/6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52分)
13. 下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是某动物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该过程中发生一次异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图1中F细胞的分裂时期处于图2中______(填数字)阶段,F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B和b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填数字)阶段,⑤-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出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荧光标记图3中的精原细胞,等位基因A、a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等位基因B、b分别被标记为蓝色、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则图3所示的Ⅱ细胞中向两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写出每极的荧光颜色及每种颜色的个数)。
(4)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从配子形成的角度分析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芽殖酵母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为寻找调控蛋白分泌的相关基因,科学家以酸性磷酸酶(P酶)为指标,筛选酵母蛋白分泌突变株并进行了研究。
(1)酵母细胞中合成的分泌蛋白一般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分泌到细胞膜外。
(2)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在酵母中筛选出蛋白分泌异常的突变株(sec1)。无磷酸盐培养液可促进酵母P酶的分泌,分泌到胞外的P酶活性可反映P酶的量。将酵母置于无磷酸盐培养液中,对sec1和野生型的胞外P酶检测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24℃时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随时间而增加。转入37℃后,sec1胞外P酶呈现________的趋势,表现出分泌缺陷表型,表明sec1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突变株。
(3)37℃培养1h后电镜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sec1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由此推测野生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______________的融合。
(4)由37℃转回24℃并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剂后,sec1胞外P酶重新增加。对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5)现已得到许多温度敏感型的蛋白分泌突变株。若要进一步确定某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在37℃条件下影响蛋白分泌的哪一阶段,可作为鉴定指标的是:突变体______________。
A. 蛋白分泌受阻,在细胞内积累
B. 与蛋白分泌相关的胞内结构的形态、数量发生改变
C. 细胞分裂停止,逐渐死亡
15. 为探究水通道蛋白NtPIP对作物耐涝性影响,科研小组测定了油菜的野生型(WT)及NtPIP基因过量表达株(OE)在正常供氧(AT)和低氧(HT,模拟涝渍)条件下的根细胞呼吸速率和氧浓度,结果见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低氧胁迫下,NtPIP基因过量表达会使根细胞有氧呼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被转化为________中储存的能量。
(2)科学家早期在探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代谢路径时发现,在添加丙二酸的组织悬浮液中加入分子A、B或C时,E增多并累积(图2a);当加入F、G或H时,E也同样累积(图2b)。根据此结果,针对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代谢路径提出假设:________。
(3)科研小组还发现,低氧条件下,NtPIP基因过量表达株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结合根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4)光合作用光反应实质是光能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_,而最终提供电子的物质(最终电子供体)是________。
16. 已知某植物(2n=14,雌雄同株)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花粉不可育(A)对花粉可育(a)为显性,且上述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备选植株,为了验证等位基因D/d、R/r和Y/y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甲同时进行了三个类似的杂交实验,实验思路如下:
实验一,基因型为 DdRr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ddrr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二,基因型为 DdYy 植株与基因型为 dd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三,________。
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都是子代有4种表型,且比例为_________。
同学乙只进行了一个杂交实验,该实验有2种方案,方案的思路如下:
方案一,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
(2)该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等位基因 E/e、F/f 控制。红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均存在部分花粉不可育现象,红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所得F1均开红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9:7。
①红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
②综上分析,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等位基因 E/e、F/f、A/a 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利用基因定位技术得知,等位基因 D/d、R/r、Y/y、E/e、F/f 所在染色体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推测,等位基因 A/a 所在染色体是________。
等位基因 所在染色体
D/d 2 号染色体
R/r 1 号染色体
Y/y 4 号染色体
E/e 3 号染色体
F/f 6 号染色体
17. BKT基因和CRTR-B基因表达的BKT酶和CATR酶能催化β-胡萝卜素形成虾青素,虾青素具有保护心血管等作用。杜氏盐藻生长快,且能大量合成β-胡萝卜素。科研人员将BKT基因和CRTR-B基因导入杜氏盐藻,高效生产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如图1为利用“无缝克隆法”向质粒中插入目的基因(如抗除草剂基因)的示意图。
(1)PCR获取抗除草剂基因过程中,为确保基因两端具有所需同源序列,需在引物的________端添加对应的同源序列。若要确保后续抗除草剂基因能够从重组质粒中切除,还需要在基因两侧加入限制酶识别序列,则所需引物(5'→3')的序列顺序应为: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
B限制酶识别序列
C.同源序列
(2)具体步骤
a.获取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BKT基因和CRTR-B基因。科研人员用“无缝克隆法”同时将BKT基因和CRTR-B基因插入质粒,形成的重组质粒对应部位如图2所示。推测此过程扩增BKT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___;扩增CRTR-B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同时”或“分开”)扩增两个基因,原因是________。
b.构建转化载体:最终形成的重组质粒如图3所示,其中atpA启动子和psbA启动子均为杜氏盐藻叶绿体启动子。
c.目的基因导入及相关检测:将重组质粒导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用含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已转化的杜氏盐藻,通过相关技术检测是否成功表达出________。
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物学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A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52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②. ③ ③. 基因突变
(2) ①. ① ②. 着丝粒分裂
(3) ①. 黄色2个(或红色2个、蓝色2个和绿色2个) ②. 红色2个、蓝色2个和绿色2个(或黄色2个)
(4)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或者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4题答案】
【答案】(1)胞吐 (2)先上升后下降
(3)分泌泡与细胞膜 (4)积累在分泌泡中的P酶分泌到细胞外 (5)B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增强 ②. 在低氧胁迫下,NtPIP基因的过量表达株(OE)的根细胞呼吸速率和氧气浓度均明显高于WT组 ③. NADH
(2)
假设物质H能转化为A (3)
低氧条件下,NtPIP基因过量表达株,根有氧呼吸增强,因而主动运输吸收更多无机盐,为叶绿体的物质和结构合成提供了更多原料,因而提高了净光合速率
(4) ①.
NADP+ ②.
H2O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基因型为 RrYy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rr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 1:1:1:1 ③. 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④. 基因型为 DdRrYy 的植株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2) ①. AaEEFF、Aaeeff ②. 能 ③. 5号染色体或7号染色体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5′ ②. C→B→A
(2) ①. 引物①和引物③ ②. 引物⑥和引物⑧ ③. 分开 ④. 引物③和引物⑥互补,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从而影响两个基因的扩增(不同引物对使用的复性温度可能有差异) ⑤. 除草剂 ⑥. BKT酶和CATR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