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前,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五叶纹”陶块,图中刻画了栽种于筐状结构中的叶菜类植物,五叶中有一叶居中挺立,两侧各有两片叶子对称分布,叶片形态粗壮饱满,充满生机。该图案最能实证河姆渡人
A.已步入原始农耕社会
B.最早掌握蔬菜种植技术
C.具备高超的制陶技术
D.采用氏族共同劳动方式
2.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初入关中,与民约法三章,废严刑尚宽简,“悉除去秦法”。但根据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的对比研究显示,汉初《二年律令》与秦律相似度达80%以上。《后汉书》也评价说:“汉承秦制,法网严密,自萧(何)、曹(参)作律犹不能改。”这说明
A.史书对汉初司法存在美化性叙述 B.汉初法制呈现承秦而来的延续性
C.黄老思想未能实际影响汉代司法 D.出土文献的可信度高于传世文献
3.《马可·波罗行纪》写道:“若干最大船舶有大舱十三所,以厚板隔之......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其事常见......至是水由破处浸入,流入船舱。水手发现船身破处,立将浸水舱中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隔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这可用来说明元朝
A.水上运输发达的条件 B.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C.外贸税收为重要财源 D.中外技术交往的影响
4.唐安史之乱后,财臣第五琦开始重拾盐业专卖之法,官府控制盐业的产销过程,推行民产、官收、官运官销的食盐产销体制。然而,盐业专卖对增加唐政府收入贡献有限,于是刘晏改革盐政,采取民产、官收、商运商销的间接专卖制。由此可见,唐朝盐政措施的调整
A.埋下了唐末藩镇割据隐患 B.消除了官府对市场的垄断
C.意在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 D.增加了政府财政管理成本
5.明洪武时期,从辽东到广东的海岸线至少建有58处卫所,89处千户所,200处巡检司,1000余处城池寨堡等,驻守海防军40余万。这反映了当时
A.倭寇对沿海威胁加剧 B.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冲击
C.北部边疆形势较稳定 D.政府重视海上商贸的安全
6.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890年上海有168129人,而到甲午战后的1910年时激增至1185859人,二十年中增加六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江浙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这一变化源于
A.农村人口的转移 B.实业救国的兴起
C.对外贸易的繁荣 D.自然经济的解体
7.1866年,福州船政局所在的马尾地区发展为船舶制造与维修的专属工业区,还建立起配套学堂、船坞等功能设施;1890年,武汉因汉阳铁厂的建立,形成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生产区,与汉口商贸区、武昌文教区形成“三镇分立”格局。洋务派的上述做法
A.重塑了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 B.改变了国家工业落后的局面
C.实现了中国造船业顺利发展 D.完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发动群众是比武器装备更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如何发动群众,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干部人员。”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有利于
A.提升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 B.揭露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统治
C.巩固并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D.开辟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9.1946年10月,东北财经委员会颁发了公粮征收条例,规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累进的征收办法
A.立足于减轻贫苦农民负担 B.奠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基础
C.兼顾生产与斗争两大主题 D.扩大了解放区的阶级基础
10.下表所示为中国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单位:亿美元)情况(部分)。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该时期
类别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初级产品(食品、油脂、原料、矿物燃料等) 91.14 138.28 158.86 214.85 206.00
工业制成品 90.05 135.22 462.05 1272.95 1631.57
A.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B.市场经济逐步确立
C.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D.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11.公元3-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统治者大批进口银器、黄金、橄榄油和酒,主要出口物品为象牙。百余年后,阿克苏姆的工匠们也可制造更多的玻璃水晶、黄铜制品和铜制品,出口到埃及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这说明,阿克苏姆王国
A.对外贸易促进手工业发展 B.与罗马贸易转为单向输出
C.进口依赖阻碍经济的进步 D.经济崛起受惠于丝绸之路
12.1023年博韦的主教强调了一些贵族不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不允许袭击手无寸铁的牧师,不合理地盗窃牲畜和杀害牲畜;不欺压农民、农妇以及商人......不鞭打他们、抢夺他们的财产......不放火烧他们的房屋,也不强行拆除,这从侧面反映出
A.城市争取自治的必要性 B.贵族的恶行可见一斑
C.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洛克认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属于人人享有且不可剥夺的权利。卢梭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人们缔结社会契约组建共同体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和财富,保障人权是政治共同体的神圣义务。据此可知,两人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强调天赋人权
C.主张权力制衡 D.提出社会契约
14.1864年,马克思指出: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1864年,欧洲工人阶级终于争得了十小时工作日法案的通过。这一法案对于工厂工人在体力、道德和智力方面引起了非常好的后果,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际的成功,而且是一个原则的胜利。“这一法案”的通过
A.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第一国际的推动 B.受巴黎无产阶级革命伟大尝试的影响
C.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联合 D.主要依赖于工人阶级长期的顽强斗争
15.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两次任期中挑起的全球贸易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世界贸易环境。美国通过背后拱火、间接参与、暗中支持或有意偏袒挑起地区冲突的事例也不胜枚举,近五年来就有:三年多的俄(俄罗斯)乌(乌克兰)冲突、再次爆发近两年的巴(巴勒斯坦)以(以色列)大规模冲突、2025年6月中旬爆发的以色列和伊朗的军事冲突。由此可见,美国
A.是维持世界秩序的稳定器 B.具有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
C.欲借欧盟和北约推行霸权 D.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可撼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拓跋部进入中原以后,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适应黄河流域比较发达的封建经济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即由原来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朝着以农业为主的方向发展。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拓跋氏得到西晋末年没有南逃的各州郡汉族世家豪强地主的支持。这些世家大族修筑坞堡,将宗族、部曲武装起来,占据一方,逐渐形成了“宗主督护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宗主对佃客或部曲的剥削压榨日益严重;且佃客或部曲因多数无户籍,国家无从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从孝文帝即位到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的13年中,人民暴动事件就有十余起。改弦更张、进行社会变革已势在必行。冯太后凭着她多年辅佐献文帝的丰富政治经验,同孝文帝一起,开始了北魏的改革。
-摘编自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材料二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典型举措,并谈谈古代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有58人。这58名党员都是知识分子。其中,留日学生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分别为18人与17人,其他大学毕业生有8人,中师与中学毕业的有13人。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到195人,仍然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为主体,工人党员仅21人。1923年6月,陈独秀在中共三大报告中指出,全党现在共有党员427人,其中工人党员164人。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全国党员人数是994人,仍以知识分子为主,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增加到57967人,其中工人占50.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军人占3.1%,中小商人占0.5%,其他成分占7.8%。1928年6月,中共六大召开时,在全部四万多的党员中,农民党员和工人党员所占比例分别为76%和10%。
-摘编自唐鹏、陈国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的变化状况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1-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油田。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在安达市成立,但油田横跨安达、肇州两县,地方政府无法统筹资源调配。1963年12月26日,刘少奇在听取薄一波、余秋里等人关于大庆油田的经验汇报时指出:“要长远打算,农副业生产、市政建设,要慢慢搞起来,将来搞个特区政府,搞一元化的统一领导”。他还指出:“要考虑我们是个大国,将来工厂越来越多,究竟怎么管理对国家有利。要搬开个人主义、地方主义、行业主义。”黑龙江省省委在向中央的报告中明确:“油田位置及产量数据属国家绝密,特区建制可有效控制人口流动与信息传播。”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安达特区。特区人口以油田职工及家属为主,油田生产指标由石油部直接下达,生活物资凭票供应。
-摘编自姜长青《1965年中国设立的两个特区》
材料二 1979年,党中央及国务院决定率先在深圳、厦门、汕头、珠海四个沿海城市试办出口特区,广东省与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设立出口特区是为了突破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沿海经贸便利地区进行市场经济试点,这符合国际化大生产的趋势。1980年,“出口特区”被正式命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特区中移民占比超80%,首创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的“三来一补”模式,承接香港制造业转移。通过香港“窗口”引入国际金融、贸易规则,例如蛇口工业区实行“董事会负责制”。深圳GDP从1980年2.7亿元增至2023年3.46万亿元,增长超1万倍,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摘编自许瀛彪等《建党百年特区建设的历史变迁、基本规律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安达特区设立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安达特区与深圳特区的异同。(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时,才知道有甘蔗这种作物,自此极少量的印度蔗糖被商队带到欧洲。7世纪,甘蔗传入波斯。8-12世纪,穆斯林教徒将其传播到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各地区,继而进一步传播到塞浦路斯及非洲东岸。12世纪,甘蔗由克里特岛及北非传入西西里岛。13-14世纪,甘蔗传入埃及。随后,地中海一带开始广泛栽种甘蔗,欧洲蔗糖业兴起。但从世界整体来看,新旧大陆之间基本上彼此隔绝,亚、欧、非洲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范围较小,而且时断时续。
-摘编自张兰星《旧大陆甘蔗在新大陆的传播及蔗糖业的发展》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甘蔗种植之旅继续西进,蔗糖的生产中心转移到由葡萄牙占领的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西非几内亚湾的圣多美岛及中南美洲的巴西。从16世纪开始,大西洋诸岛上,强迫非洲奴隶进行的蔗糖生产急速发展。进入17世纪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法属加勒比海诸岛。随着甘蔗的引入,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岛开发出了广阔的甘蔗种植园,生产出蔗糖这种世界商品。历史学家将加勒比海地区的人种构成、社会结构、经济方式持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从17世纪中期开始,加勒比海的“蔗糖革命”使英国的砂糖进口量激增,而英国人对糖需求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要在茶中加糖。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场老板需要的劳动力。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砂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
-摘编自【日】白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4世纪至14世纪蔗糖传播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5-17世纪“蔗糖革命”产生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珠江出海口,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是古代祭祀海神的场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都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一帆风顺。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典。
-据《广州南海神庙-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
根据材料,指出南海神庙对研究中国古代航海的价值。(7分)
高三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A2. B3. A4. C5. A6. D7. A8. C9. C10. D11. A12. A
13.B14.D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16.(1)原因: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文化具有先进性;统治者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黄河流域封建经济发达。(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举措:迁都洛阳;说汉语,易服饰,改汉姓。(每点1分,共2分)
历史意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加强各民族文化的相融互通,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每点2分,共6分)
17.变化:由以知识分子为主体成分转变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成分,再转变为以农民阶级为主体成分。(2分)
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巩固工农联盟,调动农民阶级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每点2分,共8分)
18.(1)时代背景: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制约工业化进程;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国防工业建设强化;大庆油田发现.(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相同点:都是国家战略主导的产物;都实行特殊管理体制;都侧重于经济领域。(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2分)
不同点:安达特区以国家安全为导向,深圳特区以融入世界市场为导向;前者服务于石油单一经济部门,后者以多领域产业发展为目标;前者以计划体制驱动资源开放,属内向型,后者以市场驱动体制改革,属于外向型;前者强化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后者注重社会多元化发展。(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19. (1)特点:传播经历漫长的过程;多集中于欧亚、北非地区;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时断时续,范围相对有限。(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影响:给加勒比海地区的人种构成、社会结构、经济方式带来了变化;改变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丰富了民众生活方式;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孕育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的商贸联系。(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0.①南海神庙是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②神庙距今有1400多年,说明中国古代远洋航海历史悠久;③神庙所在地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说明广州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官员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说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⑤多年形成的南海神庙文化对于研究中国航海文化和风俗民情有重要价值。(第①点1分,第②③④⑤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共7分,若未答①最多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