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星湖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星湖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星湖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 改良水稻品种 B. 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 生产钢材建筑楼房 D. 生产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2.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 B. 粮食酿酒 C. 火法炼锌 D. 晒制井盐
3. 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A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C. 徐寿——新造元素中文名称
D. 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粉末试剂 B. 胶头滴管的使用
C. 量取11mL水 D. 加铁钉
5. 某同学准备量取6mL的水并进行加热,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酒精灯: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容积为10mL试管;⑤容积为20mL的试管;⑥陶土网;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 ①②④⑥⑦ B. ②④⑥⑦⑧ C. ①②⑤⑦⑧ D. ①③④⑦⑧
6. 某同学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护目镜 B. 洗手
C. 热烫 D. 锐器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氧气可以和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
C.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均能燃烧,所以铁在空气和氧气中也均能燃烧
8. 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 氢气+氧气水 B.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水→碳酸 D. 氢气+氧化铜铜+水
9. 下列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香味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
B 酒精燃烧,水不燃烧—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 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复原—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D. 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隔变小
10. 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下属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公布空气质量报告。下面所列各项中: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悬浮颗粒物、③氮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属于空气质量报告报道的是
A. ②③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⑤⑥⑦ D. ①⑤⑥⑦
11. 在地震灾害后的防疫工作中,当地人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下列描述属于二氧化氯化学性质的是
A. 橙绿色 B. 有刺激性气味 C. 见光易分解 D. 易溶于水
12.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照质量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
B.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大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代表空气质量越好
D. 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3. 如图是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 B. 铁原子的中子数为26
C. D. 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 g
14.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带电的粒子:质子、电子、中子
B. 纯净物:液态氧气、水银、冰水混合物
C. 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
D. 污染空气的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___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4)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5)氧气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气焊 b.作燃料 c.潜水
(6)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_(选序号)。
①金属锈蚀 ②水分蒸发 ③食物腐烂变质 ④呼吸作用
17.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据图选择,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时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
(3)指出如图不正确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A操作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②B操作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4)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图甲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甲所示,则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g。
②图乙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如果该同学在量取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读数,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三、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8.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③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实验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要得到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在此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_______保持不变。
(4)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19. 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包括分离液态空气法以及膜分离法,下图是工业上一种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的简易流程。
(1)对空气降温加压可得到液态空气,常温下空气比水易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___;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先被分离出来的是富氮(主要成分是氮气),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_________(填“高”或者“低”);从物质的分类角度考虑,富氮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分离出的富氮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
(2)膜分离法的技术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比氮分子体积_________(填“大”或“小”),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为氧气,分析此过程的微观实质_________;分离的氧气经加压储存在_________色的钢瓶中。
(3)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的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糖类,这就是我们生物学中提到的生物制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0. 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已知:酚酞溶液遇碱(如氨水)显红色。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②由图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有关。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该变化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②______③(填“>”“<”“=”,下同),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______③。
2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
【探究一】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降温、加压就会发生状态的改变:
氧气(无色)液态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
在过程①、②中发生的变化都是_________变化。
【探究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2)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应_______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集气瓶,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实验二中,夹取铁丝的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__。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⑦中集气瓶内提前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探究三】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
为弄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将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各铁丝直径相同)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物质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燃烧时
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4)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星湖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混合物 ②. 物理
(2)沸点 (3)不活泼 (4)C (5)ac
(6) ②
【17题答案】
【答案】(1)b (2)药匙
(3) ①. 试管破碎 ②. 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4) ①. 7.4 ②. 2.6 ③. 42 ④. 小于
三、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8题答案】
【答案】(1)水槽 (2) ①. A ②.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③. C ④.
(3) ①. ②. 化学性质
(4)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气体微粒之间的间隔比液体微粒之间的间隔大得多 ②. 低 ③. 混合物 ④.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2) ①. 小 ②. 物理 ③. 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④. 蓝
(3)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从左到右依次变红 ②. 不断运动
(2) ①.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 继续
(3) ①. BC ②. 分子种类(或分子本身的性质)
(4) ①. ②.
(5) ①. ②.
【21题答案】
【答案】(1)物理 (2) ①. 缓慢 ②.
(3) ① 坩埚钳 ②. 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 ①. 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②. 铁丝中含有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