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第一次阶段性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发光的物体叫作(),光在空气中沿()传播。2.光可以()、()()等。3.光污染一般分为()污染、()污染和()污染三类。4、光从空气中射向镜面时,会发生()现象。5.空气中的()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离地面较近时是(),在高空中是()。6.彩虹的形成与()有关。7.附着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的水蒸气,在温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0度时会形成(),当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时,会形成()。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反射后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2.雾和云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的。3.晚上的月光皎洁,所以说月亮是光源。4.一束光能被反射无数次。5.太阳光是白色的,没有其他颜色。6.光的反射对人们无害。7.秋季温度较低的早晨和傍晚容易形成大雾。8.防止光污染应该减少光源的制造和使用。9.最有可能看到彩虹的时间是夏天的雨后。10.潜望镜可以放大物体。()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1、下列现象和露的形成原理一样的是()。A.雾淞景观B.霜雪C.早上石块上的水珠2.下列不属于光污染的是()。A.白亮污染B.太阳光C.人工白昼3.下列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街角的反光镜B.镀金的灯罩C.望远镜上.以下温度中能形成霜的是()。A.-5度B.3度C.25度5.冬天把开水倒入杯中会产生“白色的气”,这些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四、实验探究:(1.2.3小题每空2分,4小题3分,共15分)实验目的:探究“白气”形成的原因。实验过程:1.准备一个装有温水的杯子。此时杯子内除了温水以外还有()。2.捏一块冰慢慢接近杯口。此时观察到冰块的周围有()形成。根据此现象可知,“白气”是在()(填遇冷或受热)的条件下形成的。白气实际上是飘浮在空中的(),不是()。3.把冰块移开后,“白气”()(填会或不会)消失。4.反复做几次后可以得出结论:“白气”是水蒸气()形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