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调研试卷
初三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D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下表是王老师在复习课上出示的一张课件,据此判断本节课复习的主题是( )
区域 黄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文明代表 青铜器、甲骨文 佛教 《汉谟拉比法典》 金字塔、象形文字
A 亚洲文化,继承创新 B. 欧洲文化,兼收并蓄
C. 大河文明,多元发展 D. 海洋文明,辉煌灿烂
2. 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A.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3.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有文法、算术、天文、美术等基础课程,也有法学、医学、神学等专业课程。这反映出当时( )
A. 教会完全垄断大学教育 B. 现代大学制度已经形成
C.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D. 大学有免税和司法特权
4. 小张同学在研究世界古代法制建设过程中,搜集了以下内容,对表格中历史信息进行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罗马共和国 拜占庭帝国
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 保留奴隶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的冒犯。
A. 都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B. 都体现了自由平等精神
C. 都在维护奴隶主利益 D. 都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
5.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重要变化是( )
A.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B. 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 庄园成为典型的乡村组织形式 D.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6.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 B. 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C. 促进了欧洲工业的繁荣 D. 提高了欧洲的农业生产水平
7.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在人类绘画艺术创作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作品( )
A. 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 B. 抨击了基督教会贪婪
C. 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D.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8. 历史学家林·亨特在《人权发明:一部历史》的开篇中指出:“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以上三部文献核心的共同点是( )
A. 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B. 构建三权分立的意愿
C. 彰显自由平等的原则 D. 打碎封建枷锁的信念
9. 下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②处对应的事件是(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建立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第一国际的建立
10. 理清线索有利于理解把握历史知识。下列是某个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的空格部分的内容有逻辑关系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美国独立战争 C. 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D. 三角贸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 走近遗迹·感受文明。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博古鉴今·研学策展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文物,感受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遗迹物语·见证历史”为主题,整理了研学参观的部分文物信息,准备布展
历史文物 巨石奇迹(古埃及) 法治渊源(古巴比伦) 佛教源头(古印度) 华夏之光(古中国)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局部图 ③释迦牟尼佛像 ④甲骨文
遗迹物语 入选理由:①_________ 入选理由:②_________ 入选理由:佛像所传递的信息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它以不同的形式,触动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内心需求。 入选理由:甲骨文不仅解决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了寻找夏代文化的线索。其发现和研究复原了殷商历史框架,具有无上历史价值。
文物信息 砖石堆积 建筑奇迹 玄武篆刻 法律典章 佛像传播 宗教信仰 龟甲铭记 文字渊源
任务二 第二组同学以“欧洲古代文明成就”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板。
帕特农神庙遗址 中国年实际早期工程
(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①②文物写出入选理由。
(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为整个活动写出结语。
前言世界各个区域文明发展,相互呼应,璀璨绚丽。为从不同角度感受文明的多样与精彩,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民主政治·开先河:__________________
展板二:建筑遗址·展风采:__________________
展板三:城乡共振·谋发展: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结语:世界古代文明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理解。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材料二 12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然而,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原棉和棉纺织品的流转,打击了威尼斯的棉花产业。雪上加霜的是,1589年,英国商人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了影响深远的贸易特权。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威尼斯棉花产业衰落的因素。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是由资产阶级引领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是资产阶级推动制度革新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是充满血腥和扩张的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乙、丙”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从三个方面解读世界近代史,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两个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调研试卷
初三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D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题答案】
【答案】(1)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展板一:③④;展板二:①⑤;展板三:②⑥⑦。
活动结语:世界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多元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库。
(3)文明交流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12题答案】
【答案】(1)从分散的多个棉花生产、消费中心,转变为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棉花贸易市场。
(2)奥斯曼帝国控制原棉和棉纺织品流转,打击了威尼斯棉花产业;英国商人获得贸易特权,冲击了威尼斯的贸易优势;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的区位优势下降。
(3)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
【13题答案】
【答案】(1)甲:文艺复兴;乙:美国独立战争;丙:第一次工业革命。
(2)示例:观点:世界近代史是由资产阶级引领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
阐述: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宣扬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人们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倡导理性主义,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