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上饶经开区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经开区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饶经开区中学第一次巩固练习
九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A. 文明走向衰落 B. 成为强大封建帝国
C. 外族入侵严重 D. 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2. 《汉谟拉比法典》中,第215至240条是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追究的内容,第241至277条是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内容,这反映出古巴比伦( )
A. 商品经济活跃 B. 维护贵族利益 C. 农业生产发达 D. 保护私有财产
3. 文字、城市、金属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草纸上的文字”“泥板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共同点的是( )
A. 同属海洋文明 B. 都诞生于非洲
C. 同属大河文明 D. 都流传至今天
4.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 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 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 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 D. 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5. 1856年,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枚冻石刻制的印章,这枚印章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它似乎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后来对印章的出土地哈拉帕进行发掘。这座古城址的横空出世,让世界认识到了又一古老的文明(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6. 古代南亚在长期遭受外力打击下,对具有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采取不接触的方法,这是一种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有效机制。该有效机制指的是( )
A. 民主政治 B. 奴隶制共和国 C. 种姓制度 D. 法老无上权威
7. 下则示意图描述的是( )
A. 种姓制度的影响 B. 丝绸之路的路线
C. 古印度对外扩张路线 D. 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
8. 下面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和斯巴达城邦的面积与人口表(数据源自阮炜《不自由的希腊民主》),据此可知(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 希腊城邦自然环境优越 B. 希腊城邦有小国寡民特点
C. 雅典是希腊最大的城邦 D. 雅典的民主制发展到高峰
9. 古希腊奥运会规定只有具有纯正希腊血统的自由人才可参赛,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参赛权。由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
A. 推动古希腊统一进程 B. 阻碍了对外交流
C. 折射出民主的局限性 D. 促进了民族认同
10. 公元前8世纪,荷马等古希腊诗人记录、创作的神话故事中,最高天神宙斯和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分管除奥林匹亚山和大地以外的世界,三人通过抽签来获得他们各自的领地。材料反映了古希腊( )
A. 民主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 B. 民主制度来源于神话故事
C. 通过神话故事来了解世界 D. 诗歌是记述真实历史的载体
11. 从“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形成”“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北魏孝文帝改革”“西夏、北宋的并立”“马可·波罗来华”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B. 宗教的传播
C. 世界古代科学技术 D. 殖民扩张和掠夺
12.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前3世纪-6世纪末中国与西方的发展进程”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秦汉与罗马共和国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B. 西汉与罗马帝国存续时间都横跨了公元前后
C. 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中国处于辉煌的隋唐时期
D.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13.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强调一个人的美不在于外在,而是其品行与社会生活中的行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既能强健体魄,又能塑造人们的形体美和心灵美;柏拉图主张年轻人应该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这说明古希腊时期( )
A. 体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B. 哲学家享受现实生活
C. 重视公民的个人修养 D. 只有艺术才能实现美
14. 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对应的国家是( )
A. ①东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B.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东罗马帝国
C. 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D. ①西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
15. 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2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 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2:(拉起人物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1)
A. 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 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 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 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16. 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我们在研究“西欧庄园”的历史时,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反映西欧庄园题材的小说
B. 以西欧庄园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C. 某书籍关于西欧庄园的相关论述
D. 公元800年左右查理大帝的庄园敕令原稿
17. 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示意图中的现象导致了( )
A. 农奴制确立 B. 庄园制瓦解 C. 大学的兴起 D. 城市的没落
18.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出一期板报,他们制作了同时期的中国与西欧社会比较表。据此判定其板报的主题是( )
中世纪的西欧 同一时期的中国
政治 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形成庄园经济 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主
文化 普遍信奉基督教 以儒学为官方哲学,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
A. 中西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 B. 文明的延续与变迁
C. 中西封建社会文明的形成 D. 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19. 假如威廉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那么他的活动轨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 他可能是一位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 他可能是一位佃户,一般每月要在共用地上劳动3天,剩余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C. 他可能是一位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D. 他可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法学、医学和神学等课程
20. 李华同学在复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主题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C. 伊斯兰教诞生 D.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二、综合题(4小题,21题9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1分,共40分)
21. 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古代世界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对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筑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文明从自然环境来看,它们属于哪一文明类型?请再举一例同类型的文明古国。
材料二
(2)文物孕育了丰富的文明信息,材料二中的三幅文物图片是亚非文明的代表。请仿照示例,从图二、图三中任选其一,说出文物名称并阐述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示例:
图片一:甲骨文历史价值:甲骨文是我国(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对研究我国的早期文字及了解商朝的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
材料三
(3)图片四中A是哪一城邦?写出其政治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图五的现象。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22. 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①尼罗河流域 ②两河流域 ③印度河——恒河流域 ④黄河——长江流域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
(2)依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1、图2政治制度的名称。图2所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3)从图3、图4所示文物中选择一个,概述其史料价值。上述文物体现了文明多样性,请将文物与世界古代文明类型对应分成两类。
(4)结合材料,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你认为倡导文明多样性有何价值?
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中世纪大学课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的需求……使得培养训练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得以兴起。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都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 ——根据英国乔姆斯《中世纪欧洲》摘编整理
图2 举子看榜图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此时考试制度使得人们认为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学科。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从明清教育解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图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三 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不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而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旨归。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经过转迁,在云南落脚,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联大所开课程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三大门类,注重学科交叉,强调“文理渗透”。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效果非常显著,为莘莘学子贯通宏观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朱俊《简析西南联大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品质及其现代意义》
1949-1955年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材料四 1952年5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正式开始。院系调整主要参照高校“专才教育”模式,把综合性大学中的一些学院拆分出来单独发展……同时新设了一批钢铁、地质、采矿、土木、电力、水利、石油、机械等工科专门学院。 ——摘编自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4.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西方古代文化的精华和近现代文化的范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卡片一 人物:子贡 言论: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卡片二 人物:______ 言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请将卡片二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受这两位弟子敬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谁?
材料二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使古代世界的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恩格斯
实行民主制的希腊城邦,一般都奖励文化事业……使得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从而改善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些辉煌的文化成就,是与民主制分不开的。
——摘编自王来棣《论希腊民主制》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希腊文化繁荣主要原因。
材料三 古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希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无论在建筑、宗教、科学、哲学,还是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和印记。这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古希腊文化比较强调精神性的激情,而古罗马文化则更偏重国家体制和法律。
——摘编自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古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古罗马文化则更偏重国家体制和法律”。
上饶经开区中学第一次巩固练习
九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二、综合题(4小题,21题9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1分,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文明类型:大河文明。文明古国:古埃及。
(2)示例:图片二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历史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对研究古巴比伦的法律及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
图片三是金字塔,金字塔历史价值: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它对研究古埃及的建筑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3)城邦:雅典。特点:奴隶制民主政治。
原因: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成年男性公民的特权,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斥在外。
(4)尊重不同的文明,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符合题意即可)
【22题答案】
【答案】(1)顺序: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文明)。
(2)名称:图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图2:封君封臣制度。
核心:土地的封赐。 (3)史料价值:选择图3,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了解灭亡和西周建立、商周时期青铜文明发展、我国文字发展过程);选择图4,为研究希腊古典文化(古希腊或雅典的建筑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分类:图3对应大河文明(农业文明);图4对应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
(4)价值: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有助于保持世界文明的多姿多彩,有利于文化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23题答案】
【答案】(1)特点:课程设置以实用为主,反映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原因:八股取士钳制人民思想,人才培养不能和生产相结合等。
(3)变化: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化(或“一五”计划)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
(4)认识:人才培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依赖人才培养支撑;需平衡人才培养的多元性。
【24题答案】
【答案】(1)填空:亚里士多德 思想家:分别是孔子和柏拉图。
(2)主要原因:奴隶制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奴隶制民主政治为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环境。
(3)关系:古罗马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示例: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