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县城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县城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评估试卷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
九上1-10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 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时,需要精确计算石块的大小、重量和摆放位置,还需规划金字塔的整体结构以确保稳定性。这一过程推动了古埃及哪一领域的发展( )
A. 天文学 B. 数学 C. 医学 D. 文字学
2. 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其中部分泥板记录了古巴比伦时期的商业交易合同,包括商品种类、交易金额、买卖双方责任等内容。这一发现可佐证当时两河流域( )
A. 商品经济较为活跃 B. 农业技术先进 C. 宗教信仰盛行 D. 奴隶制度废除
3. 古印度种姓制度下,不同种姓之间的职业分工严格,如婆罗门主要从事宗教祭祀,刹帝利负责军事和行政,吠舍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首陀罗则多为仆役。这种职业分工体现了种姓制度的核心特征是( )
A. 职业自由选择 B. 等级森严 C. 注重能力培养 D. 人人平等
4. 古希腊某城邦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共同商议城邦重大事务;公民大会作出决议,全体公民都需遵守。这一城邦最可能是( )
A. 斯巴达 B. 雅典 C. 罗马 D. 迦太基
5. 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军队携带了希腊的建筑工匠、学者和艺人,在征服地区建造希腊风格的城市,传播希腊文化;同时,东方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导致希腊文明衰落 B.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 引发了大规模战乱 D. 推动了民主政治传播
6.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与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获得了选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有权否决贵族制定的不利于平民的法令。这一结果说明当时罗马( )
A. 平民权益得到一定保障 B. 贵族统治被推翻
C.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法律体系完善
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国家应分为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个阶层,各阶层应各司其职,才能实现国家和谐稳定。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他对( )
A. 社会秩序的思考 B. 宗教信仰的推崇
C. 商业发展的重视 D. 军事扩张的支持
8. 观察下列两幅建筑图片,二者在建筑风格上的共同点是( )
雅典卫城 罗马斗兽场
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建筑的对称性和庄重感 采用石材建造,设计中融入了拱券结构,强调建筑的宏伟气势
A. 都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B. 都体现了对对称与宏伟的追求
C. 都仅用于宗教祭祀 D. 都诞生于中世纪时期
9.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5天,共计365天。这一历法的制定主要服务于古埃及的( )
A. 宗教祭祀活动 B. 农业生产 C. 商业交易 D. 军事行动
10.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王宫的财产,他将被处死;如果一个人盗窃了他人的奴隶,他需赔偿奴隶主两倍的奴隶价值。”这一规定反映了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平民利益 B. 维护社会公平 C. 保障宗教活动 D.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11. 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 )
A. 否定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B. 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 D. 推动了民主政治衰落
12. 罗马帝国时期,为适应疆域扩大后对不同地区进行治理需求,统治者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和外邦人的万民法。万民法的推行( )
A. 导致罗马公民权利丧失 B. 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 引发了外邦人的反抗 D. 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建立
13. 中世纪西欧庄园中,领主拥有庄园内的土地、水源和森林等资源,农奴需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同时为领主服劳役,如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修建领主的房屋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庄园的性质是( )
A. 商品经济中心 B. 独立的政治实体
C. 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宗教活动场所
14. 12世纪,西欧某城市通过向领主缴纳巨额赎金,获得了自选市长和市议会的权利,市议会负责制定城市规章和管理城市事务。该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 暴力革命 B. 金钱赎买 C. 法律规定 D. 教皇授权
15. 拜占庭帝国时期,皇帝查士丁尼组织学者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这一法典的编纂( )
A.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B. 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
C. 否定了罗马先前的法律成果 D. 仅适用于宗教事务
16.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之王,掌管天空、雷电等;赫拉是婚姻和家庭女神;阿波罗是光明、音乐和医药之神。这些神话传说( )
A. 反映了古希腊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B. 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理念
C. 说明了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发达 D. 证明了古希腊人信仰唯一真神
17. 罗马共和国时期,军队由公民组成,公民参军不仅是义务,也能通过军功获得土地和荣誉;罗马帝国时期,军队逐渐以职业军人为主,军人待遇优厚。这一变化( )
A. 削弱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 B. 有利于罗马疆域的扩大
C. 导致罗马公民权利丧失 D. 促进了罗马文化的传播
18.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最初多依附于教会,后来逐渐摆脱教会控制,开设了法学、医学、神学等课程,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一变化说明大学( )
A. 成为宗教统治的工具 B. 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C. 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 D. 仅注重实用性学科教学
19. 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陵墓,规模宏大,结构精密,如胡夫金字塔高达146.5米,由230万块巨石砌成。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①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②先进的建筑技术 ③浓厚的宗教信仰 ④发达的工业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古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这些文字的发明( )
A. 阻碍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B.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C. 导致了语言的统一 D. 仅用于记录宗教仪式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初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记录法老的功绩,刻在石碑、金字塔墙壁和神庙的柱子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形文字也被用于记录商业交易、法律条文和文学作品等内容。
材料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由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讲述了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军队的战斗故事;《奥德赛》则描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历经十年艰辛返回家乡的历程。
材料三:古罗马的建筑成就辉煌,如罗马斗兽场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场内设有复杂的通道和座位划分,方便观众进出和观看表演;万神殿则以其宏大的穹顶和精美的内部装饰,展现了古罗马高超的建筑技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埃及象形文字用途变化。
(2)材料二中《荷马史诗》的内容反映了古希腊人怎样的价值观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文明在文化与建筑领域的共同特点。
22. 分析下面材料,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古代文明 文明成果
古埃及文明 发明象形文字、制定太阳历、修建金字塔
古巴比伦文明 创立楔形文字、编纂《汉谟拉比法典》、发明太阴历
古希腊文明 创造希腊字母、发展民主政治、涌现众多哲学家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可参加,讨论并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如战争与和平、税收政策、官员选举等。公民大会的决议以投票方式产生,少数服从多数。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最初是不成文的习惯法,由贵族掌握解释权,贵族可随意曲解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将法律条文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之于众,使法律内容更加明确。
材料三:古希腊的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注重对人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则创立了逻辑学,对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公民大会的特点。
(2)材料二中《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罗马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获归领主所有;另一部分是农奴的份地,农奴可以耕种份地获取生活资料,但需向领主缴纳租税,如粮食、家禽等,同时还要为领主服劳役。
材料二: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逐渐兴起,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城市居民成立了行会,行会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如规定商品的质量标准、生产规模和销售价格等,以防止同行之间的过度竞争。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同时又吸收了东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地区的宗教、建筑和语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东正教在俄罗斯的传播,就与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土地的经营方式,并概括农奴的义务。
(2)材料二中行会的成立对西欧城市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此处为笔误,应为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都对财产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盗窃他人财产者将受到严厉惩罚;《十二铜表法》则明确了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材料二: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强调“君权神授”,认为皇帝的权力来自上帝,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公民享有财产权、婚姻自主权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与《十二铜表法》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体现了怎样的统治理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古代法律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河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评估试卷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
九上1-10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变化:最初用于宗教祭祀和记录法老功绩,后来扩展到记录商业交易、法律条文和文学作品。
(2)价值观:崇尚英雄主义、重视个人坚韧品质、强调对家乡的热爱与忠诚。
(3)共同特点:成果丰富且影响深远;与社会生活(宗教、商业、日常需求等)紧密结合;体现当时高超的技艺与智慧。
【22题答案】
【答案】题目: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古代不同文明均孕育出璀璨成果:古埃及发明象形文字、制定太阳历、修建金字塔,推动农业与建筑发展;古巴比伦创立楔形文字、编纂《汉谟拉比法典》、发明太阴历,规范社会秩序与记录时间;古希腊创造希腊字母、发展民主政治、涌现众多哲学家,促进文化与政治进步。这些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彰显古代先民的智慧。
【23题答案】
【答案】(1)是最高权力机构;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可参加;讨论国家重大事务;以投票方式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使法律内容明确,公之于众;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曲解;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3)雅典民主政治为现代民主制度提供借鉴;罗马法奠定现代法律体系基础;古希腊哲学推动现代思想与学科发展
【24题答案】
【答案】(1)经营方式: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农奴义务:耕种领主自营地、向领主缴纳租税、为领主服劳役。
(2)作用:维护城市居民利益;规范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防止同行过度竞争;推动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3)特点: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吸收东方文化精华;影响:对东欧地区的宗教、建筑、语言等产生重要影响。
【25题答案】
【答案】(1)共同之处:都明确规定并保护财产权;原因: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私有财产观念增强;维护社会秩序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2)君权神授;既强调皇帝权力,又重视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3)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与民众合法权益;为国家治理提供依据;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