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高三摸底考试
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最早的金属冶炼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人们在此期间学会了将铜与锡或铅混合,制造出具有良好塑性和硬度的青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的冶炼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青铜器的代表性早于铁器时代的原因是铁比铜活泼,更难冶炼
C.铜与锡或铅混合冶炼出的青铜是化合物
D.能电解冶炼的金属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的性质时只需采用观察法
B.研究浓的化学性质只能采用实验法
C.对分类,不能预测能否用溶液吸收
D.选择溶液除去中的中的应用比较了
3.分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实验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液漏斗下层液体放出时,应待分界液面进入活塞时迅速关闭活塞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应放在烧瓶的混合液中
C.用萃取水中的碘时,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即可得碘单质
D.除去晶体中的少量需经过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有错误的是( )
A.的结构式为
B.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C.都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的酸式电离方程式为
5.我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制得,进而合成了淀粉()。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和混合气的分子数为0.4NA
B.通过与制得16 g ,转移电子数为2NA
C.标状状况下,22.4 L 中含有的C-N键
D.16.2 g淀粉()中含原子数为0.6NA
6.X、Y、Z、M四种主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与M同主族,Y与Z均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3Z+与空间构型相同
B.电负性:
C.晶体性质:
D.热稳定性:
7.一种分解氧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代表或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和d分别是
B.②反应为Mg(OH)Cl=MgO+HC1
C.已知MgC12为副产物,则通入HC1可减少MgC12的产生
D.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等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8.某学习小组模拟索尔维制碱法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小苏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为饱和溶液,c为碱石灰
B.制备时应先打开,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C.装置B中最终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D.整套装置存在设计缺陷
9.电解回收工业废气中的和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装置a排放出的全部来自于废气
B.流出装置a的碱性溶液进入装置b的阴极区
C.每回收1 mol 的同时生成1 mol
D.装置b中吸收的电解液应为浓NaOH溶液
10.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铜与少量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铅蓄电池正极充电时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D.硝酸银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为、、、
11.某学习小组欲对放置一段时间的某胆矾样品及受热分解产物成分进行探究。准确称取2.14 g样品置于加热管中,连接传感器检测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样品化学式为
B.650℃以后胆矾才开始发生分解反应
C.胆矾中的所有结晶水与、的相互作用完全相同
D.CuO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12.将10 mL KClO3溶液和10 mL NaHSO3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产物离子不具有催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在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6 min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不会改变曲线变化
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模拟氯碱工业制取并验证Cl2 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制取并收集NO2 喷泉实验验证Cl2溶于水并产生酸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14.磷酸铁锂电池以其安全性好,结构稳定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的主导电池,电池总反应为:。湿法回收锂和铁,并高温烧结重新制成正极材料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
B.充电后中含有x mol
C.双氧水的作用是将氧化为以便分离出来
D.高温烧结时C起还原作用最终完全转化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8分。
15.(14分)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具有特殊臭味,Z与X原子最处层电子数相同,Q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
回答下列问题:
(1)由X、Y、Z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从元素周期律分析Y比Q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
(2)X和Y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和I-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中R元的化合价为________,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有________个。
(4)在碱性溶液中可被ZRY氧化为,而ZRY被还原为ZR,若反应中与ZR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x值是________。
(5)是一种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当它与水接触时,会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产生两种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
16.(15分)某实验小组欲制取少量溶液并探究其性质。
Ⅰ.制备(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证明丙中NaOH已完全转化为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3)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将所得溶液稀释到后,进行实验a和b。
编号 操作 现象
a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溶液变为蓝绿色,且3 min内无明显变化
b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溶液变为蓝绿色,30 s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变浅
(4)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实验b的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证实有生成。
(5)对实验b产生气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水解使溶液中增大。
假设2:Cl-存在时,与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溶液中增大。
①假设1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
②实验证实假设2合理,实验b中使增大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小组同学继续提出假设3:增强了的氧化性。并设计原电池实验(如图)证明该假设。未加入NaCl固体时,溶液无明显变化,若假设成立,请补全加入NaCl固体后右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
17.(14分)实验室模拟工业处理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浆液(主要含、)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已知:和均为可溶性强电解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操作必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证明固体a已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
(2)向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呈微酸性,再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过滤。
(3)固体a置于氩气中316℃煅烧产生气体,过程Ⅳ加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过程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以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时,阳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
(6)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18.(15分)航天员每人每天大约需要消耗0.84 kg氧气。萨巴蒂尔(Sabatier)反应是在催化剂作用下、300~400℃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和水(可逆反应),配合水的电解可以实现氧气的再生,因此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人航天器中氧气再生方法。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萨巴蒂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气体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加快萨巴蒂尔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
(3)萨巴蒂尔反应器结构复杂,其中有热交换器和冷凝器,其设计目的是_______。
(4)富集可采用快速循环胺技术,即通过吸附剂固态胺材料(表示)对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行同步化学吸附,在吸附饱和后采用真空环境减压破坏碳酸氢盐化学键,释放出二氧化碳实现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为了提高电解水的效率,在水中常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药品化学式)。
(6)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利用萨巴蒂尔反应进行氧气再生的缺点是_______。已知: ,实际在相同条件下发生萨巴蒂尔反应为主,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7)萨巴蒂尔反应器中会有副产物甲醇生成:
为了研究该副反应的特征,将一定比例、混合气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绝热反应管。装置及…位点处(相邻位点距离相同)的气体温度和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段与段甲醇体积分数变化不同的原因为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