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 年上期中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一 、1 . B 2 . A 3 . A 4 . B 5 . D 6 . B 7 . D 8 . A 9 . D 10 . C 11 . B 12 . C 13 . B14 . A 15 . C二 、16 . (1)太平天国运动 。 天京陷落 。 (2)左宗棠 。 带兵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 邓世昌 。在黄海海战中指挥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 (事迹意思对即可)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高 自 身素质等 。 (符合题意即可)(3)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扶清灭洋 。(4)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探索救国道路等 。 (符合题意即可)17 . (1)洋务运动 。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2)洋务派 。 自 强 、求富 。 (3)戊戌变法(百 日 维新) 。公车上书 。 (4)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涉及军事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虽然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等 。 (符合题意,一点即可)18 . (1)A兴中会;B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或三民主义;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袁世凯 。发动护国战争 。 (4)热爱祖国,把 自 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进步事业,他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 (符合题意即可)19 . (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广州 、厦 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 天津 。 (各一例即可) (2)B;A。 (3)福州船政局 。 清政府将海军经费移建颐和园,使船政局缺乏资金;管理者管理不善,业务不振 ; 中央政府不再重金支持 。 (符合题意,一点即可)(4)这些城市的明天越来越美好等 。 (符合题意即可)(a)20 . (1)《资政新篇》。 洪仁歼 。 (2)《时务报》《 国 闻报》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使更多仁人志士关心 国 家命运,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 。《民报》出现于辛亥革命时期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 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 (3)《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等 。 (三例即可)(4)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既能传播思想 、动员民众,也能记录时代细节,为后世留存关键史料等 。 (符合题意即可)八年上·历史八年上期中测试历史12.小民的笔记上出现了“共进会”“新军工程营#“湖北军政府#等词语,这说明他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萍浏酸起义B.护国战争C.武昌起义D.天京陷落题号分13.胡适认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裸大树,弹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得分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欣断了”。“砍断大树”是指得分评卷人A,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B.推潮了消王朝的统治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趣意的。每C.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D.促进了社会生活变化小题1分,共15分】14.如图反映出民国初年北洋军讽:"朱案军网期据封1.丹青历史社团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割汇报演出。剧中复辟帝制茶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线止之理。”这位“主人公”是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一继续探索A.曾国藩B.林则徐C.关天培D.陈化成A.民主进程艰雅曲折B.专制独靛从未改变的2.“鸦片战争后中国仍沉没在传统秩序的惯性中,朝廷未能形成变革方案,直至二十余年C,军阀割据贯穿始终D.法治观念深人人心后危机再次以更狂烈的形式降临。”这里的“危机”是指不15.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闷混战日延长,工衣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温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原因B.经过C.危害D.实质3.太平天画初步建立起或权组织的事件是得分评卷人答A永安封王B.北伐西征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5分)4,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吏”思想并极力将它付诸实践,题但却“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文中“新器”旧物”分别指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A.机器生产、平等观念B.西方技术、封建旧制材料一:下面是八年级莱班同学对近代中回莱一历史事件的描述。C.发展教育、北洋舰队D.军事工业、民月工业●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密5.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就首开了居杀中国平民的先河。《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进行了整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材料中的“那里”是指●天京事变由盛转衰A.威海卫B.天津C.平壤D.旅顺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般、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大将6,“弃愁难迪强看山,往事你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剖台湾.”与丘逢甲写翻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力主收复新造;“此日没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藏”,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成为旅动中华民旋是向外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复兴的动力,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材料三:义和国民谣:“装恨合约,误国爽民。上行下效,民怒不中。”“神助举,义和园,不7.“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临刑时激吊陈词:“有心杀赋,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杯快哉!”这里的“败”指的是火轮船。大法回,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写A帝国主义侵略者B.以恭亲王为代表的洋务派(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2分)C无实权的光绪帝D.以慈蓓太后为首的顽固派8.义和团的揭帖中有这样的内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为(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抗击外来侵路的两位民族英雄及其事迹。并谈谈号A.外国列强B.清政府C.洋务派D.革侖党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他们的桁神。(5分)9.清末人士麦孟华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约虽未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但却是侵路之潜势力,限制我主权,足制其国之死命,玩之于股学之间。”与材料所述内容相符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黛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路、欲断电线等方式,表达10.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草命政党是了义和团怎样的情绪?义和团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分)A,兴中会B.华兴会C.中国问盟会D.光复会11.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图,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缀,旺紧设法,免得再蹈覆撤”。这表明孙中山(4)近代中国风起云酒,新陈代谢,英雄人物辈出,他们探索追求的时生A,提侣发展社会主义B.关注民生问题代主题是什么?(1分)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D.主张民主共和座位序号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吉林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历史(含答案).docx 吉林省吉林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历史(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