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0月期中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以下是几位同学的估测结果,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B.初中生的大拇指的指甲盖宽度约为10cm
C.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体育课上女同学跑完800米用时约为10s
2. 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中国空间站主体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组成的中国空间站三舱主体结构就此组装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梦天实验舱发射前,运载火箭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梦天实验舱升空时,相对其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梦天实验舱升空时,其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D.中国空间站运行时,其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3.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
A.自习课上不能大声喧哗 B.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C.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戴着耳罩 D.住宅区和工厂之间种植树木
4.师傅在烧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却改用了“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鸡蛋变熟
B.用“小火”会降低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5.如图所示是小宇和小南分别朗读课文时,老师使用同一设置参数的示波器记录并显示的声音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可知,小宇和小南声音的( )
A.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C.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D.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6.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3∶2 B.3∶1 C.3∶4 D.4∶3
7.下列谚语、古诗词中描述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树叶中的水蒸发放热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固放热且温度低
C.“加火不如加盖”——减少锅内水的蒸发放热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凝华吸热
8.“饺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在煮饺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用大火进行加热可以更节能
B.应先用小火加热,待水沸腾后改为大火加热
C.应先用大火加热,待水沸腾后改为小火加热
D.水沸腾后,向锅里加入少量冷水,是为了降低水的沸点
9.在古战场上,侦察兵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不能传声 B.大地能提高侦察兵的听力
C.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D.大地能不断地扩大马蹄声
10.中秋夜晚,如果天气是晴朗的,华夏大地各处的人们都能看到美丽的月亮(  )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曲线传播 D.月亮是光源,发出的光照亮地球
11.对图中描述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升高冰的熔点,有利于冰早些熔化
B.图乙: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C.图丙:当冰层上方的气温为时,紧贴冰层下方的水中A处的温度为
D.图丁: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
1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小孔成像 B.手影的形成 C.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D.用放大镜观看地球仪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3.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甲物体运动时的速度为4m/s
C.在t=5s时,甲、乙的运动速度相同 D.第2s~3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14. 针对下列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5. 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甲在ab段不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 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______(选填“山”或“轻舟”)。
如图所示,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加快”“减慢”)蒸发。有风吹来时人会感到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附近的___________越快,蒸发越快。
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二胡发出声音是由于琴弦的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辨出二胡的声音是因为二胡的_____与其他乐器不同。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______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色”):物理学上的噪声是指物体做_____(选填“规则”或“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晓丽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冰鸡,细心的晓丽发现:它表面上有一些“白粉”,这是_____造成的,同时还看到冻鸡周围有下降的“白气”,这是_____造成的.
演奏会上,小提琴手在演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听众能分辨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不同。
24.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5.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_____热量。
26.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陕西,发声方式独特,讲究“以气托声”,声音洪亮。“洪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大。表演者能够唱出不同的音调,是因为声带振动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四、实验题
27.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小明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同样力度敲打衣架的声音,发现声音响度比刚才______,说明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选填“强”或“弱”).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池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喂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
2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某次实验时,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三处的时刻。
(1)该实验用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通过公式______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些(选填“大”或“小”);
(2)由图可知小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即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本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下滑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的速度为vAC1,经过时间tAC的中点时速度为vAC2,则vAC1______vAC2(选填“>” “=”或“<”)。
29.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A、B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组装器材时,最先固定图甲中_________(上/中/下)端的位置。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
(2)分析乙中的图像可知,一定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A/B)物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3)若要在第4min时使物质A、B的温度相同,可以适当_________(增加/减少)A物质的质量。
五、简答题(4分)
30.炎炎夏日,小朋友们在广场玩喷水游戏,全身被淋湿后的小朋友们感觉凉快多了,但有风吹过时会感觉有点冷,容易感冒。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六、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7分)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化效应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例如空化效应。空化现象是液体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在液体中由于涡流或超声波等物理作用,某些地方形成局部的暂时负压区,从而引起液体或液—固体界面的断裂,形成微小的空泡或气泡。液体中产生的这些空泡或气泡处于非稳定状态,有初生、发育和随后迅速闭合的过程。当它们迅速闭合破灭时,会产生一微激波,因此局部有很大的压强。这种空泡或气泡在液体中形成和随后迅速闭合的现象,称为空化现象。若空化是由超声波引起的,就称为超声空化。
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Hz,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可传递______;
(3)超声波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m;能在海中接收到超声波,说明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
七、计算题(15分)
32.(1)一列200m长的轻轨列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2.8km的大桥,则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求:
①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4分)
②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7分)
33.在失事飞机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9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信号?(4分)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D 4.C 5.A 6.D 7.B 8.C 9.C 10.B 11.D 12.D
二、双项选择题
13.BD 14.CD 15.CD
三、填空题
16.1;1.25 17. 运动;轻舟18. 减慢;空气流动速度19. 振动;音色20.0℃的冰;熔化21. 响度;不规则22. 水蒸气凝华;水蒸气液化23. 音调;音色24. 匀速;1525.97.5℃;吸收26. 响度;频率
四、实验题
27.(1)大;强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个轻小物体) (3)空气;不能 (4)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28.
29.(1)下;38 (2)A;不变 (3)减少
五、简答题
30. 小朋友全身淋湿后,身体表面的水会蒸发,蒸发过程吸热,所以感觉凉快;有风吹过时,加快了身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水的蒸发速度变快,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会感觉更冷。
六、科普阅读题
31.(1) 20-20000;不能 (2) 能量 (3) 振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 3000;液体(海水)
七、计算题
32.(1)200s (2)①45km ②62.5km/h
33.12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