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答案(2025.10)
1-20
CDBAB AACBC
BBCBD AACDB
21(1)纯净物Fe203+6HCI=2FeCl3+3H0
(2)Fe3++3OH=Fe(OH)34
(3)红褐不可以
(4)乙丁达尔
(⑤)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22(1)⑥⑧
(2)NaHSO4=Na++H++SO42-
(3)2HNO3+Ba(OH)2=Ba (NO3)2+2H2O
(4)Fe+2Ht=Fe2++H2↑
(5)①Ba2+0H+Ht+S042=BaS04↓+H20
23(1)Ag2SD(2)Cu2+>Fe2+1:1
失去2e
(3)
Cu+4HNO3(浓)=CuNO3)2+2NO2↑+2H20
得到2xe
(4)Fe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化 学 试 卷 ( 2 0 2 5 . 1 0 )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S-32 Fe-56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下列有关说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华阳国志》:“取井水煮之, 一斛水得五斗盐”。该过程为加热蒸发,不涉及化学变化
B.《 抱朴子内篇 ·黄白》记载“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过程涉及置换反应
C.《 江楼夜话》中有诗句“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描写的雾是一种液溶胶
D.《 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指牡蛎壳之类的贝壳),并把这种灰 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可以作干燥剂
2. 神舟载人飞船的太阳电池翼选用柔性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片。砷化镓(GaAs) 属于( )
A. 单质 B. 碱 C. 酸 D. 化 合 物
3. 下列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 )
A. 铁是单质又是导体 B. 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氯化钠是钠的化合物,又是氯化物 D. 氢氧化钙既是二元碱,又是强碱
4. 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之后,溶液中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 )
A. 铜离子 B. 钠离子 C. 钡离子 D. 硝酸根离子
5. 按溶液、乳浊液或悬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食盐水、牛奶、豆浆 B. 碘酒、泥水、血液
C. 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 苏打水、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6. 从氯元素的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氯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A.NaCl B.Cl C.HClO D.KClO
7.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 CO →NaOH B.CaCO →Ca(OH)
C.NaNO →NaCl D.FeSO4→CuSO
8. 利用如图装置测试物质的导电性。在烧杯中放入试剂X, 插入电极,接通电源,不能使 小灯泡发光的试剂X 是( )
A. 熔融NaCl B.NaOH 溶液
C. 蔗糖水溶液 D. 稀盐酸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0.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属于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是( )
11. 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米铜是一种胶体 B. 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 纳米铜无须密封保存 D. 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12. 高铁酸钠(Na FeO4) 是一种常用水处理剂。工业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OH) +3ClO-+4OH-=2Fe+3Cl-+5H 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 FeO 中 Fe 的化合价为+6 B.FeO2- 是还原反应的产物
C. 生成1个C1-转移2个电子 D.Na FeO 杀菌的同时形成Fe(OH) 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
13.FeCl3 溶液、Fe(OH) 胶体、Fe(OH) 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OH) 胶体中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 ~10 m B. 三种分散系用肉眼可以区分
C. 三种分散系均能与盐酸反应 D. 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
14.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 的化合物都是酸
B.NaCl 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Na+ 与 Cl-
C. 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强
D.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16.A、B、C、D、E 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钙 B. 铁
C. 铜 D. 碳
17.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 +2H+=Ca ++H O+CO ↑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 +2H+=Ca ++2H 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 ++Ag
D. 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的反应:OH +H+=H O
18. 下列化学反应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正确的是( )
19. 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均相同,下 选项中的离子组合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2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①Fe ++Zn=Fe+Zn +; ②Cu2++Fe=Fe ++Cu:
③2Fe3++Cu=2Fe ++Cu2+; ④2Fe ++Fe=3Fe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化性:Fe +>Cu +>Fe +>Zn +
B. 在含有Fe +、Cu +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若反应后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可能
存在Fe +和Cu +
C.Fe + 能与Zn 反应
D.Fe + 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③中是还原产物
第 II 卷(主观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共计40分。)
21 . (16分)Fe O 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 O 固体(红棕色)属于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 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沸液体至出现 色,即可制得Fe(OHD) 胶体。过程中 (填“可以”、“不可以”) 搅拌液体并长时间加热。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40mL 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 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 烧杯(填“甲”或“乙”)的液体中产生了 效应。
(5)若向(3)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22 . ( 1 2 分 ) 现 有 : ① 酒 精 ② 稀 硝 酸 ③SO ④Ba(OH) 溶 液 ⑤ 铁 ⑥NaHSO
⑦Fe(OH) 胶体 ⑧纯碱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反应:H++OH-=H O, 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
化学方程式: 。
(4)将铁粉加入到⑥的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向两份相同的④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稀硫酸、 NaHSO 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滴加稀硫酸的是图中的曲线 。
曲线②中B 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 (12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纪录,其原理为4Ag+2H S+O2=2X+2H O, 则 X 的化学式 是 , 其 中H S 在该反应中 。(填标号)。。
A. 作氧化剂 B. 作还原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其中关于金属冶炼有如下记载。
“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描述了湿法炼铜的原理,即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该反应中氧化性比较: >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比是 。
(3)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
配平后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得失情况。 。
(4)根据下列反应:①2Fe ++2I—=2Fe +I
②2Mn+16H++10Cl=2Mn ++5Cl2↑+8H O
③2Fe ++Cl =2Fe ++2Cl-
若要从含有Cl-、I-、Fe + 的混合液中,只除去I-, 而Fe +和 Cl-不被氧化,则应向混合溶液中
加入 (填写离子符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