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科练习题(二)
(内容:第7-11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1. “(和约)谈判刚一开始,其他八国列强就提出一个高得惊人的赔款总数—4亿两白银……5月7日,各国在华公使团提出向清政府索求的赔款总额不降反升,增加到4.5亿两。”这段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 《二十一条》 B. 《中华民国约法》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 1903年美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履行《辛丑条约》义务,不得重新启用因对抗外敌而降级的官员。据此可知,《辛丑条约》( )
A. 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B. 使清政府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践踏中国的军事自卫权 D.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有学者指出:“它成立,极大地改变了革命运动分散的局面,将反清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该观点主要是基于同盟会( )
A. 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 明确提出“扶清灭洋”的主张
C. 使资产阶级革命有了统一领导 D. 直接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4.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比较“义和团运动”两个成本的叙述。由此看出第二版更能够( )
第一版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功的发展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失败 第二版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义和团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A. 体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B. 体现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C. 侧重时空观念的素养叙述 D. 突显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
5.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对清廷彻底失望的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立兴中会,号召(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B.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6.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发动萍浏醴起义 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 1911年,黄兴率领一百余名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
A. 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 B. 革命派建立了革命政权
C. 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 D. 全国各省陆续宣告独立
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变法维新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8. 学者金冲及评价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的行动时指出:“他们在当时无论从社会地位和声望看,都是一些小人物,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里的“大事情”应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黄花岗起义 C. 武昌起义 D. 护国战争
9. 每年我国都会举行纪念辛亥革命庆典活动,许多城市也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有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主张在南京举行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民报》创办
C. 中华民国成立 D. 武昌起义
10. 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这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该退位诏书的颁布标志着( )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清朝正式灭亡
C. 洋务运动的失败 D.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1. 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袁世凯剪辫子》展现了袁世凯开明、进步的正面形象。而1916年绘制的袁世凯漫画,他被描绘为霸道、凶恶的反面形象。导致袁世凯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其( )
A.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B. 复辟帝制废除共和 C. 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D. 派重兵围剿护国军
1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说:“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留下的遗憾也同样刻骨铭心。”以下属于辛亥革命的遗憾的是( )
A. 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 B. 孙中山践行三民主义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
13.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公车上书 D. 南昌起义
14. 下图所列著作的主旨是( )
A. 民族民主革命的潮流 B. 坚持维新变法的呼声
C. 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 D. 赞成君主专制的逆流
15. 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这反映了( )
A. 维新变法的局限性 B. 辛亥革命的可行性
C. 民主革命的艰难性 D. 文学革命的必要性
16. 每一座有历史的城市中,几乎都会有桥的身影。护国桥位于护国路的中段,始建于1919年,为纪念1915年云南首义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革命运动而得名,在新世纪里,向世人展示着雄雄英姿。护国桥承载着的护国运动( )
A. 建立了中华民国 B. 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
C 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D. 使社会陷入军阀割据
17.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其针对的是( )
A.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 “宋案”的发生
C. 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18. 王伯群(1885-1944年),贵州兴义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爱国教育家。民国13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大夏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民国13年是公元( )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19. 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 救亡图存 B. 实业救国 C. 军阀割据 D. 军队建设
20. 在20世纪初的美术革命中,中国画家希望用新形式革除清代“王画(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画家)”的命,因为这个时候的“王画”已经成为旧文化、旧道德、旧思想的象征。这种观念( )
A. 实现了传统书画转型 B.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闸门
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
21.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谈到:“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新青年》,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这说明那时的毛泽东崇尚(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22. 以下时间轴呈现了1917——1920年部分史事,据此可推断( )
A.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D.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3. 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 B. 中国同盟会和《时务报》编辑部
C. 清华大学和《民报》编辑部 D. 光复会和《北京市民宣言》
2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词早已从词形到词意上融为一体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说:“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之所以有上述说法是因为
A. 两场运动性质相同
B.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C. 两场运动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D. 两场运动都处于民主革命的分界点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许多学者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建国方略等等,都具有强大而又长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孙中山曾经称“华侨是革命之母”。在孙中山的动员和组织之下,华侨从经济上支援了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相当多数靠的是华侨捐献。孙中山认为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十分脆弱,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带来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摘编自蔡永飞《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三大贡献》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宣传。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信教自由、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展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标榜的民主精神。明确了国家有保障人身财产不受他人非法侵犯的义务,打破旧社会束缚民间资本流通经商的各种限制,在现实中促进了中华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叶玮《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材料三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革命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倡导的进步主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历史地位。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你同意材料三哪一人物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材料二 希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时强调: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少年要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获得了胜利?
(2)材料二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五四精神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科练习题(二)
(内容:第7-11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25题答案】
【答案】(1)贡献: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动员和组织华侨从经济上支援革命;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形成革命大势。
(2)进步主张: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人民享有广泛权利;保障人身财产不受非法侵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答案一:同意陈旭麓的观点,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正如陈旭麓先生说,“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答案二:同意毛泽东的观点,理由:毛泽东一方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推翻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毛泽东的评价更为客观。
【26题答案】
【答案】(1)特点:遍及的地区广;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
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3)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意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