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地理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地理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三大题,答第一大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答第二、三大题时,用黑色水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答案写错别字或用拼音代字均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25年9月23日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造成沿海部分地区的学校停课、工地停业、渡口和码头全部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过境时( )
A.狂风暴雨 B.风沙漫天 C.高温酷暑 D.和风细雨
2.我国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国家,下列时间段中,台风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台风“桦加沙”登陆前,我国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并指导沿海居民转移,这主要体现了应对台风灾害的哪一项措施( )
A.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 B.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C.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D.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走“胡线”示意图,观察体验者行进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4.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5.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民俗文化多样,下列各段体验者描述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西南段——游览“天府之国”,品川菜
B.陕西段——跨越大兴安岭,赏“林海雪原”
C.山西段——体验小桥流水“鱼米之乡”
D.东北段——住黄土窑洞,听秦腔
6.走“胡线”西南段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是( )
A.暴雨 B.洪涝 C.泥石流 D.台风
2025年9月20日6时56分,台湾海峡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4.46度,东经119.24度,距台湾岛海岸线最近约53公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台湾海峡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于( )
A.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区域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8.发生地震时,若你正处于10楼家中,正确的避震措施是( )
A.迅速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B.收拾贵重物品后再寻找安全区域
C.直接从窗户跳向楼下空旷区域 D.立即躲到书桌下方或墙角等坚固遮挡物旁
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塞罕坝林场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每年夏季,塞罕坝都会成为北京游客的避暑圣地,原因是( )
①更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
②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低
③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④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美化环境,增加湿地面积 B.增加降水,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C.减轻风沙危害,优化大气环境 D.涵养水源,减少黄河下游含沙量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成下面小题。
11.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
A.成都——端午赛龙舟 B.海口——清明祭先祖
C.广州——春节逛花市 D.北京——赏秋登香山
12.下列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 ②大力推行霸权主义
③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④互相分享发展经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年7月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涉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沙漠中分布着众多不相连的盐湖,当水体盐度升高时,湖中的卤虫会因分泌虾青素而变红.并将湖水染成鲜艳的玫瑰红,形成“玫瑰湖”。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 )
A.内流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湿润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14.巴丹吉林沙漠中普遍出现“玫瑰湖”的季节最可能(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环境 ②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③将沙漠改良成绿洲发展畜牧业 ④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读图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甲区西侧的山脉为 ,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乙区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3)从气候类型来看,丙、丁两区均属于 气候,丙地在雨季降水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17.读“长江略图和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上有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往往泛滥成灾。有的地区盲目开垦、围湖造田,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加固了长江中游河段的荆江大堤,并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今后,长江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材料二:读图
长江发源于① 山脉,注入东海,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④为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沿岸地区在汛期常受 威胁。
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 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昆仑山脉是东西走向,其北侧是 (地形区)。
在右图中找出A青藏高原和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山脉。
18.阅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3年8月7日我国中央气象台报道:“卡努”台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动到(27.8°N,131°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0级以上,正缓慢地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下图为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
“卡努”台风中心所在海域大致位于图中 (选填A或B)处海域,该海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该日9时,某船正在⑤附近的海域作业, (选填“会”或“不会”)受台风影响。
图中四点①②③④中, 点所在纬线最长。
点③处在地球五带中的 带,气候 (填“终年炎热”、“四季分明”或“终年寒冷”)。
19.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读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C北部的山脉是 ,被称为“中国的龙脉”。
(2) 图中A线是“西气东输”工程,B线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 ”工程。
(3)甲、乙两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均为
(选填种植业、林业或畜牧业),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4)D省位于 高原,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0.2024年10月中旬,受本年度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不少地方创下入秋以来的最低气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链接】
这次冷空气来袭,使得我国多地出现显著降温,有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 。
本次大范围降温过程中,全国有超15个省份气温明显下降,需要安排秋裤。图中“不穿秋裤则 die”的城市是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以及黑龙江的省会城市 ,其最低气温低于—10℃。
【发现问题】
(3)尽管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同纬度地区,但是四川盆地在此次秋裤预警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穿秋裤。
针对上述问题,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流动的影响”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A4纸。
演示步骤:
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手持A4纸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
【观察记录】
读图, 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 (选填A或B) 侧。
【实验思考】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北部有大巴山、 等高大山脉,这些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有 (选填“阻挡”或“引导”) 作用。
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D A C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B
16.(1) 三 大兴安岭 耕地(或旱地)
(2) 畜牧业 (3) 亚热带季风 滑坡、泥石流等
17.(1) 唐古拉 湖口
(2) 洪涝(水灾) (3) 绿色
(4) 塔里木盆地 (5) 横断山脉
18.(1) A 北
(2) 会 (3) ④
(4) 北温带 四季分明
19.(1) 秦岭 (2) 南水北调
(3) 畜牧业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4)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20.(1) 寒潮
(2) 哈尔滨 (3) 不需要
(4) A (5) 秦岭 阻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