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评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评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评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过山车”轨道总长要求在____________以上。
2.龙卷风将屋顶掀翻,滚动的保龄球推倒瓶子,它们都具有____________。
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____________,速度越快。
4.在课间30分钟运动时阿奇绕操场跑了一圈,根据运动的路线,阿奇做的是____________运动。
5.物体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等。
6.比较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时,会用“远”和____________这两个词来描述。
7.甲从A地到B地用了2小时,乙从B地到A地用了3小时。假设他们所走路线相同,那么甲的运动较____________,乙的运动较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是弹簧摇马,弹簧摇马运动时,弹簧的运动形式是( )。
A.振动
B.摆动
C.滚动
2.小球从“过山车”高处出发,在轨道上的运动情况,一般会是( )。
A.滑下来 B.滚下来 C.弹跳起来
3.如图,小球在甲、乙两条轨道上运动,我们可以判断( )。
A.甲轨道中,小球做曲线运动
B.小球在甲、乙轨道运动路线相同
C.小球在乙轨道运动速度很慢
4.以下哪个不是制作 “过山车” 的必要条件( )。
A.轨道总长 2 米以上 B.有直线和曲线轨道 C.轨道颜色鲜艳
5.陈红要去海南玩,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最快( )。
A.高铁 B.飞机 C.汽车
6.下图中自动扶梯上的人正在做( )运动。
A.直线
B.曲线
C.直线和曲线
7.描述“大熊猫在狮子的右边”时,最重要的是要确定( )。
A.大熊猫的颜色 B.狮子的大小 C.参照的中心
8.第一次木块被小车撞击了33厘米,第二次被小车撞击到40厘米,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滑行距离更远,小车具有的能量与原来相比( )。
A.减少了 B.增大了 C.不变
9.我们在建造“过山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轨道的坡度没有变化
B.轨道的长度随意确定
C.让小球能在轨道上稳定滚动
10.小明测得小球在同一个“过山车”轨道的运动时间,测量3次取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分析数据后( )。
A.取最小数作为结果 B.取最大数作为结果 C.取中位数作为结果
11.三位同学的家到聂耳公园的距离相同,他们分别从家走到公园门口,小思用了40分钟,小微用了38分钟,小科用了36分钟,( )走得最快。
A.小思 B.小微 C.小科
12.要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 )。
A.测量相同距离,小球运动的时间
B.测量不相同距离,小球运动的时间
C.肉眼观察小球运动快慢
13.为保障学生安全,交通法规定学校附近限速30km/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的车辆具有能量
B.没有行驶的车辆也具有能量
C.车辆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14.下列关于发条青蛙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发条转动圈数越多,青蛙跳得越近
B.发条转动圈数与青蛙跳动距离无关
C.发条转动圈数越多,青蛙跳得越远
15.如图,小刚和小强玩追及跑游戏(小强在前,小刚在后),他们同时起跑,不久后小刚就追上了小强,这说明跑得更快的是( )。
A.小刚
B.小强
C.一样快
16.如图所示的圆柱体在地面上滚动时,对圆柱体上小圆点的运动路线
描述最恰当的是( )。
A. B. 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逛动物园时,以大熊猫为参照,能清楚说出狮子和大象的位置。( )
2.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都属于物体的运动形式。( )
3.老鹰在天空盘旋,不断改变方向,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
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根钢管,产生的能量不同,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5.乐乐上学走了1000米,琪琪上学走了1500米,乐乐走得快。( )
6.喷气式飞机比轮船运动的速度更慢。( )
7.轨道颜色鲜艳是制作 “过山车” 的必要条件。同一辆小车从不同坡度的斜面上下滑,滑出的距离是一样的。( )
8.“过山车”搭建得越高轨道倾斜角度越大,小球运动得越快。( )
四、连线题(5分)
将物体运动与对应的形式连起来。
跑步 旋转
跳绳 前进
陀螺 绕圈
汽车转弯 摆动
钟摆 转弯
五、简答题(5分)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很多,写出三种不同物体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六、实验探究题(12分)
探究运动小车能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猜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 ,能量越 。
实验设计:
1.变量控制:
改变的条件:小车的 (“质量”或“速度”)。
不变的条件:小车释放的高度、木块摆放的 。
2.实验步骤:
将不同质量的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释放。测量小车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 ,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
小车质量(砝码个数) 木块移动距离(厘米)
0 5
1 8
2 12
实验结论: 。
七、综合题(12分)
科科和学学要做一个比赛,科科和学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起跑,跑了30秒同时停下,经过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姓名 时间 运动的距离
科科 30秒 150米
学学 120米
(1)你现在看到他们的记录表,通过比较,你发现( )跑得快。
A.科科 B.学学 C.一样快
(2)由此我们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长,说明运动得( )。
A.慢 B.快 C.无法比较
(3)现在你猜测,这两个同学测量自己运动距离时,选择比较合适的工具是( )。
A.直尺 B.三角尺 C.软尺
参考答案
一、
1.2米
【解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①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②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③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④与同学合作完成。
2.能量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龙卷风将屋顶掀翻,滚动的保龄球推倒瓶子,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3.长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4.曲线
【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操场是椭圆形的,因此阿奇绕操场跑了一圈,根据运动的路线,阿奇做的是曲线运动。
5.平动 滚动
【解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6.近
【解析】在比较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时,远和近是一对相对的描述词,用于直观区分物体离我们的距离长短,比如那棵树离我们远,这朵花离我们近。
7.快 慢
【解析】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距离一定,甲用了2小时,乙用了3小时;甲所用时间较短,运动速度较快;乙所用的时间较长,运动速度越慢。
二、
1.A
【解析】小朋友坐在弹簧摇马上时,摇马是围绕一个固定点(通常是摇马的底部与地面的接触点)进行往复运动的。 这种运动形式与摆动相似,因为都是围绕一个固定点进行的往复运动。因此,弹簧摇马运动时,马身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2.B
【解析】小球从高处沿轨道运动时,由于自身是圆形且轨道表面通常较为平滑,会以滚动方式向下运动。滚动是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沿轨道旋转前进的常见方式。滑动(A)通常指物体平贴接触面移动,而弹跳(C)需要外力或弹性碰撞,一般轨道设计避免弹跳。故选B。
3.A
【解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甲轨道是弯曲的,小球在甲轨道上会随轨道弯曲做曲线运动;乙轨道较平直,小球会沿直线运动,因此二者的运动路线并不相同,也无法根据题意判断乙轨道上小球运动的速度一定很慢,故选A。
4.C
【解析】A. 轨道总长2米以上是制作过山车的基本要求,确保小车有足够运行距离,属于必要条件。
B. 直线和曲线轨道是过山车设计的核心结构,用于模拟真实过山车的运动变化,属于必要条件。
C. 轨道颜色鲜艳仅影响外观美观,与过山车的功能或结构无关,属于非必要条件。
故选C。
5.B
【解析】交通工具的速度通常为:飞机>高铁>汽车。飞机在远距离运输中速度最快,能大幅缩短行程时间。高铁虽快于汽车,但速度仍低于飞机。汽车速度最慢,易受路况影响。故选B。
6.A
【解析】自动扶梯是沿着固定斜面作匀速运动,其运动轨迹在空间是一直线,因此人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运动时也做直线运动。故选A。
7.C
【解析】A.大熊猫的颜色属于外观特征,与位置(右边)的描述毫无关联,选项错误。
B.狮子的大小是其自身的形态特征,和大熊猫在狮子的右边这一位置关系没有逻辑联系,选项错误。
C.描述大熊猫在狮子的右边时,是以狮子为参照中心来确定大熊猫的方位,参照中心是明确位置关系的关键,选项正确。
故选C。
8.B
【解析】当小车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通过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能够体现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第一次木块被小车撞击了33厘米,第二次被小车撞击到40厘米,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滑行距离更远,因此小车具有的能量与原来相比增大了。故选B。
9.C
【解析】A. 轨道的坡度需要合理变化,确保小球能持续运动。若坡度不变,可能导致动力不足或速度过快,无法完成轨道运行。A选项错误。
B. 轨道长度需根据设计需求确定,随意设定可能导致轨道过短或结构不合理,影响小球运动。B选项错误。
C. 让小球稳定滚动是建造过山车的基本要求,确保小球顺利通过轨道而不脱轨或停滞。C选项正确。
故选C。
10.C
【解析】实验要重复做三次,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规律,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小明测量小球在同一轨道的运动时间,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他们可以取中位数作为结果。故选C。
11.C
【解析】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题目中三位同学的家到公园的距离相同,小科用时36分钟,时间最短,因此走得最快。故选C。
12.A
【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距离或相同距离比时间。题目中轨道相同,即距离相同,只需测量各小球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B选项距离不同无法直接比较,C选项肉眼观察不准确。故选A。
13.B
【解析】A. 运动的车辆具有动能,因此A正确。
B. 没有行驶的车辆若静止在平地上,既无动能也无势能,因此B错误。
C. 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因此C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发条青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紧发条储存弹性势能,释放时转化为动能使其跳动。发条转动圈数越多,储存的能量越大,青蛙获得的动能越多,因此跳得更远。
A.错误,因为圈数多储存能量多,应跳得更远而非更近。
B.错误,发条圈数直接影响储存能量,与跳动距离有关。
C.正确,符合能量转换规律。
故选C。
15.A
【解析】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相同时间内,小刚运动的距离大于小强,说明小刚跑得更快。故选A。
16.B
【解析】当圆柱体在地面上滚动时,圆柱体上的小圆点同时参与了两种运动:一是随着圆柱体整体向前的平动,二是绕着圆柱体中心的转动。从运动轨迹来看,小圆点的运动是平动和转动的合成运动。由于圆柱体滚动时,小圆点到圆柱体中心的距离不变,在滚动过程中,小圆点会围绕圆柱体中心做圆周运动,同时随着圆柱体一起向前移动,所以其运动路线是圆周运动,故选B。
三、
1.√
【解析】参照物是判断物体位置的标准。以大熊猫为参照物时,无论其是否移动,都能描述狮子和大象相对于它的位置。例如,可以说狮子在大熊猫左侧,大象在右侧,虽然实际位置可能因动物移动而变化,但选定参照物后,某一时刻的位置仍可明确描述。因此题目说法正确。
2.√
【解析】物体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特殊类型,沿圆形路径运动。直线运动沿直线轨迹,曲线运动沿非直线轨迹。题目中三种均属于物体运动的不同形式,因此正确。
3.√
【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老鹰在天空盘旋,不断改变方向,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4.√
【解析】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敲击力越大,钢管振动幅度越大,传递的能量越多,因此声音更强。题目描述正确。
5.×
【解析】速度由路程和时间共同决定。题目只给出两人行走的路程,未提及所用时间,无法比较快慢。走的速度快慢需结合时间判断,如路程长但时间更短也可能更快。因此结论错误。
6.×
【解析】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通常在每小时800-900千米,而普通轮船的航行速度一般在每小时30-50千米。通过数值对比可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远快于轮船。题目中“喷气式飞机比轮船运动更慢”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反,因此判断为错误。
7.×
【解析】轨道颜色是否鲜艳不影响过山车的基本功能,如轨道稳固性、坡度设计等才是必要条件。颜色属于美观因素,非必要。同一辆小车从不同坡度下滑时,坡度越大,小车获得的速度越大,滑行距离会更远,因此滑出距离不可能相同。
8.√
【解析】物体从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越高,转化动能越多,速度越快。轨道倾斜角度大,小球受重力作用更明显,加速更快。题目中高度增加导致倾斜角度增大,两者共同作用使小球运动更快。
四、
【解析】跑步时,人是沿着直线或一定方向向前移动,运动形式为前进。
跳绳时,绳子围绕人做圆周绕圈运动,所以跳绳的运动形式是绕圈。
陀螺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做圆周运动,运动形式为旋转。
汽车转弯时,行驶方向发生改变,运动形式是转弯。
钟摆是围绕一个固定点做来回的摆动运动,运动形式为摆动。
五、
篮球:振动、滚动等;陀螺:旋转 台球:滚动;自行车车轮:滚动;秋千:摆动。
【解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很多,比如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振动和滚动等,陀螺的运动形式是旋转,台球的运动形式是滚动等。
六、
大 大 质量 位置 距离 运动小车的能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分析】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
【解析】实验猜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实验设计:对比实验要进行控制变量,所以让相同速度、不同质量的小车撞击木块,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比较小车能量的大小。需要改变小车的质量,同时保持小车释放高度、木块摆放的位置不变。
实验步骤:每次在小车上增加一个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将不同质量的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释放,测量小车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运动小车的能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七、
(1)A (2)B (3)C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相同时间内比通过的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所用时间。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解析】(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相同的时间30秒内,科科运动的距离是150米,学学运动的距离是120米,因为150米>120米,所以科科跑得快,答案选A。
(2)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长,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了更多的路程,说明运动得快,答案选B。
(3)测量同学们跑步的距离,距离相对较长,直尺和三角尺量程较小,不适合测量较长的距离;而软尺可以弯曲,能够方便地测量较长的距离,所以选择软尺比较合适,答案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