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1-5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Sn-11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1-8每题1分,9-13每题2分)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绳锯木断 D.木已成舟
2.下列有关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且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B.拉瓦锡用定量的实验方法研究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于急救病人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闻气味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在夔州(奉节)时所写。下列关于长江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水有自净能力,污水可任意排放 B.长江水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得到纯水
C.鉴别长江水是否为硬水,可用肥皂水 D.长江水中有异味时可加明矾吸附除味
6.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C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D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防止发生爆炸
7.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Hg+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C.碳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D.磷在氧气中燃烧: Mg+O2MgO2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4: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10.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小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二在用加热锥形瓶的过程中,铜粉用量过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三反应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忽略浮力)
D.实验四蜡烛燃烧时,减少的质量为释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
11.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和乙、丙、丁分别形成对比实验
B.甲和丁对比,探究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C.乙和丙对比,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乙和丁对比,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12.实验室用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C. D.
13.(本题2分)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冷却至室温结束实验),测定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前:需要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
B.由图2曲线分析:a~b过程曲线上升是红磷燃烧放热引起,到达最高点b时红磷熄灭,b~c过程曲线下降是温度降低引起
C.根据图2曲线推断:c~d过程压强变大是因为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
D.图2曲线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产物五氧化二磷不是气体
第II卷(非选择题每空1分)
14.请阅读“科学史话——水的组成揭秘”。(6分)
发现水的组成是化学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它颠覆了水是“单一元素”的古老观念,并推动了现代化学的发展。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位科学家的实验和争论才最终得以阐明。
178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将他发现的“易燃空气”与空气混合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然后用电火花引爆,爆炸后容器内壁出现了水滴。1782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将“易燃空气”与纯氧混合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现象。但他们都是“燃素说”的忠实支持者,受到了当时盛行的水是“单一元素”的影响,未能正确揭示水的组成。
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设计了一个新实验(装置如图1):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易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拉瓦锡凭借严谨实验和科学思维,突破旧理论,为水的组成研究奠定基础。
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科尔森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利用电流(电解),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确凿的证明了水是一种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此后,后续研究者们不断对这一实验进行深入探索和持续改进。目前,初中化学课程中常利用水电解器(如图2)电解水来证明水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易燃空气”其实是 (写化学式)。
(2)图2中a管和b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 ,与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有关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铁管的实验,下述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实验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C.该实验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可燃空气”中的水蒸气
(4)拉瓦锡的实验和尼科尔森的实验均能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1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如图是工业生产中一种以食盐水(氯化钠和水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ClO2的工艺流程。(5分)
已知: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条件是 80℃、通电;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Ⅲ中H2与Cl2发生反应生成HCl,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4)自来水消毒后残留的氯称为余氯,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净水机中的颗粒活性炭可除去异味和余氯,是利用了活性炭 的结构特点。
(5)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1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过程中发现导管附近的水变红,你的改进建议是 。
(4)装置D作为收集装置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5)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端通入(填“m”或“n”)
(6)请利用A-E装置完成实验: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已知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则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17.《天工开物》中记录了金属锡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锡的原料为锡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中氧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小贝同学用冶炼金属锡,计算所需木炭的质量。
18.小焦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的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
(1)在进行实验前,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较慢。
②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氯化铁,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试管内有 产生,木条复燃 氯化铁 (填“能”、“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还需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和 不变。经实验证明,氯化铁(FeCl3)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 。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63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1和2对比得出结论是 。
(4)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 。
(5)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方法是在15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停止通入氧气时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 mL(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C B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答案 C C B
14.(1)H2 (2) 1:2 正 (3)BC (4)氢元素和氧元素
15.(1) (2)化合 (3)HCl/氯化氢 (4)疏松多孔 (5)B
16.(1)长颈漏斗(2) C 2
(3)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复燃,则集满
(5)m (6)AD
17.(1)+4
(2)解:设所需木炭的质量为x,
答:所需木炭的质量为12g。
18.(1) 不复燃 大量气泡 能
(2) 质量/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质量
(3)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 (4)催化剂种类
(5)75
设收集氧气的体积为X,则收集空气的体积为(150-X)。
根据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