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一中、二中、三中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一中、二中、三中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化学阶段性测试题
7.为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氧
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5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实对热物袋器大释特广卫现
氧气传移器
计算机
25
起点4(0,20.99%)
和绘制作曲线
拐直C
A。守护“年味”,在城市密集区燃放烟花爆竹B.节约用水,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
加热点B
C.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D.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变废为宝
终点D(2036.15%2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有关试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100
200
300
时问/
A.加热前的空气样品中氧气含量为20.99%
B.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实验结束后,空气样品中不再含有氧气
来面
A.
目滴加液体
检查气密性C.
橡胶塞塞住试管
D.通过现象证据和数据证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释
加热液体D
3观察现象对于研究化学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一空1分,共26分)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8.(3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原子,具有放射性,应用广泛。碳-14可用于考古。碳-14在动植物体内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动植物通过呼吸和进食维持体内碳-14含量的相对稳定,死亡后,碳-14不再补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充,每隔5730年含量减少一半,其衰变规律如图2所示。科学家通过测量残留的碳-14含量,可推算出
4.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物原子钟,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动植物死亡时问
10o-i14含量(×)
下列有关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物原子的中子数为37
7 Rb
-14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元素符号是Rb
85.47
。中子
埋入地下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图1
满成加物用
A.六月莱莉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碳-14还能变身超级电池:2025年3月,我国第-个碳-14核电池工程样机“烛龙一号”研制成功。该
B。氧气能被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电池的发电核心技术是利用碳-14放射性衰变.衰变过程中,碳-14原子转变为氨-14原子,同时释放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电子,再将电子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该电池体积小、寿命长,能在海洋深处、火星等极端环境中稳定
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刷烈燃烧一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工作,无需维护保养。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6.下图是氧化汞受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某地出土一枚巨型鸟化石,经测定化石中碳-14总量为2g。由体型推断该鸟活着时碳-14总量
为8g,根据衰变规律推算该鸟约在年前死亡。
88
●汞原子
(2)碳-14衰变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则元款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00
0氧原子
(3)碳-14核电池的优点有

(写一点)·
9.(7分)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北疆绿城”,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更拥有广
A,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空白处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是。
表的草原与沙漠生态。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氧气分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