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贵百河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新高考月考测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当今科技、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FAST建造中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制造无菌滤棉的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燃煤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航天员的耳机使用的双层蛋白皮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链状烷烃的组成通式
C.羟基的电子式 D.氯乙烯的球棍模型: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图①: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图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图③: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
D.图④: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g)。在密闭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定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NH3)=0.4mol·L-1·min-1 B.v(O2)=1.0mol·L-1·min-1
C.v(NO)=0.02mol·L-1·s-1 D.v(H2O)=1.2mol·L-1·min-1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B.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充分反应后生成个分子
C.常温下,加入足量的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足量乙烷与(标准状况)发生取代反应,形成的键数为
6.桔霉素是一种真菌毒素,主要存在于储存的谷物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已知表示丙烯,下列有关桔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7.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
B.氯气与水反应: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D.金属铝溶于NaOH溶液: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8.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主族,Y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Z>X>Y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有2种
C.X与Y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D.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生成的同时生成
D.断裂的同时形成键
10.鲜切梨的褐变是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与反应的过程,反应式:酚类物质醌类物质(褐色)。为延长鲜切梨的保鲜时间,下列操作中最能有效减慢褐变速率的是
A.将梨块密封在充入氮气的保鲜袋中(4℃) B.将梨块浸泡在常温(25℃)的水中
C.将梨块平铺在通风良好的室温(25℃)瓷盘上 D.将梨块放入冰箱冷藏室(4℃)
11.利用反应,,可净化汽车尾气,若要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分离出部分和 C.增大容器体积 D.恒容时通入氦气
12.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D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减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
C.若增大、,K值增大
D.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13.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N2O(g)+CO(g)=CO2(g)+N2(g) ΔH=ΔH1+ΔH2
B.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总反应的ΔH=-226 kJ·mol-1
14.将2 mol N2和6 mol H2通入2 L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图曲线分别表示X的浓度(或Y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X、Y分别代表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的物质是H2
B.T2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T2温度下,4~12 min的反应速率v(H2)=0.05 mol L–1 min–1
D.T2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较大
二、解答题
15.废旧电池中的黑色粉末炭包含有碳粉、和MnO2等物质,从中回收、精制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若在实验室中进行,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写仪器名称)。
(2)“酸浸”时将炭包磨碎的目的是 。
(3)“酸浸”时铜和硝酸反应时生成NO和NO2,写出铜和硝酸反应生成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的离子方程式 。
(4)“沉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溶解”时, H2O2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6)“溶解”时H2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的原因是MnO2催化H2O2分解。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H2O2溶液 蒸馏水 催化剂 温度/
c/mol l-1 V/mL V/mL
① 3 10 20 无催化剂 20
② 3 10 20 0.5gMnO2固体 20
③ 3 15 x 0.5gMnO2固体 20
i.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不变时 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ii.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目的是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②中 mL。
16.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使用时会污染环境,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清洁能源作为替代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把拆开某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用表示。已知:
化学键 O=O
436 497.3 462.8
计算: 。
(2)已知在、时:
Ⅰ.
Ⅱ.
写出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二甲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和反应制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和,某时刻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此时CO的转化率为 。
(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①利用实验装置(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若取的盐酸,则还需加入 (填字母)。
A.固体 B.氨水 C.溶液
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能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将实验(b)中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器后,实验测得的将 。
Ⅲ.若用图甲装置,依据反应设计原电池。
(5)则电极应为 (填化学式),电解质溶液可选 溶液。(写出一种溶液即可)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下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①冰醋酸②③④盐酸⑤⑥熔融⑦石墨⑧酒精⑨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能导电的有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
Ⅱ、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已知:pH=-lgc(H+)]
化学式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
(2)写出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 。
(3)可以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_______(填序号)。
A.在醋酸稀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醋酸分子
B.醋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
C.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将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
(4)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固体 D.加少量NaOH固体 (忽略反应热效应)
(5)向体积相同,相同的盐酸①和醋酸溶液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①中锌一定有剩余 B.②中醋酸一定有剩余
C.反应所需要的时间:①② D.反应结束后,溶液的:①②
(6)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该过程中,的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填空题
18.合成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至今有三位科学家因在该领域的研究获诺贝尔奖。合成氨的反应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2)某温度时,将和按一定比例充入恒容容器中,平衡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
平衡时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 2.00 5.00 1.00
①该反应可以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自发进行。
②该温度下,若平衡后,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和各,此时反应向 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进行,结合计算说明理由: 。
(3)实验测得在某反应容器中充入、,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温度、、大小关系是 。
②点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
③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写两条措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D D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B D
15.(1)坩埚
(2)增大固体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3)
(4)Mn2++=MnCO3↓
(5)还原剂(H2O2+MnO2+2H+=O2↑+Mn2++2H2O)
(6) 催化剂 15
16.(1)
(2)
(3)
(4) C 不变 偏大
(5) Cu
17.(1) ④⑥⑦ ①②③⑤⑥⑩
(2)
(3)AD
(4)BD
(5)B
(6)增大
18.(1)
(2) 低温 逆反应 原平衡时。向体系各加入后,,故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 增大压强;液化氨气、及时分离出氨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