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凌日现象是指从地球方向看过去,太阳系中的某一天体恰好经过太阳表面(即该天体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一个黑点缓慢移动的现象。下图为2025年6月29日某天文爱好者拍下的中国空间站“凌日”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中国空间站“凌日”时太阳、地球与空间站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2.中国空间站“凌日”现象中,各天体同属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025年9月,中国宣布正式启动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该计划拟通过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在距离地球约1000万公里处(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对目标小行星实施撞击,以解除其未来百年内撞击地球的风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撞击器运行轨道主要位于( )
A.地球高层大气 B.太阳系内部 C.银河系以外 D.地月系以内
4.中国小行星防御计划选择在距离地球1000万公里以外实施撞击,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撞击碎片对地球造成威胁 B.便于观测器近距离收集数据
C.利用月球引力辅助该小行星变轨 D.减少太空垃圾对任务的影响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观测显示,2025年5月14日爆发了本年度最强烈的耀斑,导致欧洲、亚洲、中东地区出现大规模无线电通信中断,该中心提醒相关部门需对太阳活动保持密切关注。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本次耀斑主要发生在( )
A.①——光球层 B.②——色球层 C.③——色球层 D.④——日冕层
6.预警中心提醒相关部门需保持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本次耀斑会( )
A.导致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加 B.摧毁全球卫星通信设备
C.产生磁暴威胁航天器运行 D.使全球范围内可见极光
7.为减轻此类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损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关注空间天气预警,调整卫星运行姿态 ②在日地之间建设大型电磁屏蔽网
③调整极区飞行航线,规避航行通信盲区 ④电力部门做好电流激增防护预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据监测,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希韦卢奇火山于世界标准时间9月19日2时40分喷发,火山灰柱高达4500米。同日,堪察加东部海域发生7.2级地震,多地有震感,当地海啸监测预警中心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最终解除了海啸警报。下图示意地球的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喷发产生的火山灰物质来源于地球圈层结构中的( )
A.① B.② C.⑤ D.⑥
9.人类通过地震波判断地球内部结构,是因为地震波( )
A.传播速度随物质性质变化 B.只能在地球的表面传播
C.传播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D.由火山的喷发直接引发
10.火山喷发时,火山灰柱高达4500米,这一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岩石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B.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D.水圈的变化是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古生物化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地理环境。某研究团队对柴达木盆地早、中侏罗世银杏类植物化石的叶片样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化石材料中的叶表皮细胞形态RL/W值(反映细胞内水分状态及角质层完整性指标)与同时期的气温呈现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柴达木盆地发现早、中侏罗世的银杏类植物化石,可以直接证明该地区在当时( )
A.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 B.存在着适合银杏生长的自然环境
C.是现代银杏类植物的唯一起源地 D.曾被一片深邃广阔的海洋所覆盖
12.如果该团队在某种化石银杏叶片中测得了较大的RL/W值,可推测该银杏生长时期的古气候比较( )
A.干旱 B.湿润 C.温暖 D.寒冷
标准化石是能够比较精准确定地层时代的化石,被誉为“岩层的时间指针”。下表示意部分地质年代及其标准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地质年代标准化石表(部分)
地质年代 时间范围(距今百万年) 典型标准化石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163.5-100.5 狼鳍鱼
三叠纪 252.17-201.3 克氏蛤
二叠纪 298.9-252.17 新米斯蜓、假希瓦格蜓、早板珊瑚 植物化石:鳞木、芦木、栉羊齿、脉羊齿、轮叶、大羽羊齿、科达、单网羊齿
石炭纪 358.9-298.9 假史塔夫蜓、麦蜓、小纺锤蜓、大长身贝、分喙石燕、假乌拉珊瑚、袁氏珊瑚
13.若在某地层中发现大量狼鳍鱼化石,该地层最可能形成于( )
A.古生代奥陶纪 B.中生代侏罗纪
C.新生代第四纪 D.古生代寒武纪
14.如果在同一地区的地层中,下部发现了芦木化石,上部发现了克氏蛤化石,这可能说明( )
A.该地区过去曾经是海洋环境,后来变为陆地环境
B.芦木和克氏蛤两种生物曾经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C.克氏蛤化石所在层位形成时间晚于芦木化石层位
D.芦木化石所在层位形成时间晚于克氏蛤化石层位
根据海燕号气象观测无人机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获取的大气数据,该区域夏季对流层厚度较同纬度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薄。同时,在平流层底部臭氧浓度较全球平均值低15%-20%,形成显著的“臭氧低值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青藏高原对流层厚度较同纬度平原薄,主要原因是( )
A.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弱 B.平原降水较多,大气湿度大
C.高原气温低,空气对流弱 D.平原人口密集,人为热源多
16.若该区域“臭氧低值区”持续扩大,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危害人体健康 B.可能导致酸雨增多
C.使区域降水减少 D.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二、综合题
17.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与地球相比,金星的体积和质量只稍微小一点,且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但从探测结果来看,金星大气层几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组成。下面是太阳系简图及金星、地球、火星的相关数据对比表。
表:金星、地球、火星相关数据对比表
行星 质量 体积 平均密度(g/cm )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大气密度(kg/m ) 表层平均温度(℃)
金星 0.82 0.88 5.24 0.616年 5832时 65 464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时56分 1.225 15
火星 0.11 0.15 3.96 1.88年 24时37分 0.02 -65
注:“质量”为与地球的质量比;“体积”为与地球的体积比。
(1)图中字母表示金星、地球、火星分别是 、 、 。
(2)金星被誉为地球的“孪生姊妹”,但却没有生命迹象,试推测原因。
(3)与火星相比,人类探测金星的频率较低,试从金星角度简析原因。
18.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太阳能在生活中有着诸多应用,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等,但不同地区太阳能利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图1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为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1)据图描述我国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
(2)若只考虑自然因素,说出图1的4个地点中利于设置大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3)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具体实例(材料中已提及的除外),并说明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的突出优点。
19.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并非一个整体,而是可以依据温度、运动等物理性质的显著差异,划分为若干层次。下图示意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1)根据图中的温度曲线,说出A层、B层和C层的名称。
(2)结合B层主要特征,分析其适合民航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
(3)A层被称为“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试从大气的运动和水汽含量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C C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C C A
17.(1) A C D
(2)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成分少;无液态水存在等。
(3)金星大气层较厚且二氧化碳含量高,探测难度非常大;金星表面温度过高,环境恶劣,探测器难以工作等。
18.(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较为贫乏、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丰富。
(2)拉萨。理由:海拔高,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且人烟稀少,污染物质较少,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
(3)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突出优点:清洁、可再生。
19.(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
(2)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3)该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旺盛;水汽较多,利于成云致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