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08年年5月在我国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发生了一次强地震,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地震后形成了多个堰塞湖,潜在威胁较大,需要及时准确的监控。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东非裂谷地震带
C.大洋中脊地震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力
C.各地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的差异 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琥珀(如图)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新近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松柏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琥珀的树脂形成时期( )
A.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爬行动物恐龙已灭绝 D.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4.推测琥珀形成时的环境是( )
A.湖泊或沼泽 B.温湿茂密的森林
C.热带浅海环境 D.炎热干燥
2022年9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该团队在我国南方地区约4.4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脊椎动物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填补了脊椎动物“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下图示意地球演化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颌类脊椎动物起源与最早期演化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主要是( )
A.浩瀚的海洋 B.茂密的丛林 C.干旱的沙漠 D.寒冷的冰原
6.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
①重庆特异埋藏化石②湖北郧阳区人头骨③东北白垩兽化石④贵州石阡化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中期地层
C.古生代后期地层 D.中生代中期地层
8.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龙 B.爬行类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
C.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
D.①②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0.①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 )
A.地核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1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
C.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泊入比邻星系统,成为比邻星的行星。比邻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8,比太阳暗1000倍。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适宜的温度条件
14.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B.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C.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
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在火星表面上拍摄到了季节性斜坡纹线,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有些山坡上的条纹线变宽变长,而随着气温的降低,这些条纹线又会逐渐收缩。对于这种奇特的现象,NASA的科学家认为季节性斜坡纹线是由小规模咸水流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最可能来自( )
A.高山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6.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发现说明了( )
A.人类已经具备了移居火星的条件
B.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C.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D.火星表面水循环活跃
二、综合题
17.读“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等压面是 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2)若地面受热均匀,图中上半部的H1至H5,代表海拔不同的 面,若H1的气压值为P1,以此类推,则H1至H5的气压大小关系为 ,判断的方法是 。
(3)图中字母A、B、C、D所在的曲线P为一等压面,则A、B、C、D四点的气压值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P等压面在BD所在区域向气压 (低、高)值区凸出,气压变 (低、高);P等压面在EF所在区域向气压 (低、高)值区凸出,气压变 (低、高)。为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判断等压面弯曲变形的方法为 ,简要说明该方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4)图中上半部分中P等压面的弯曲变形,对应图中下半部分同一水平面上等压线所示的 、 气压中心。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为 ,其中心天体是 。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与②③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
(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 上,说明其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意义: 。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 ,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大。2019年,青海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青海省西北部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近年来,该区域内建设了多座大型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其附近的荒漠逐渐更新为草地。下图示意青海省的太阳能(单位:kW·h/㎡)分布及青海省西北部的光伏太阳能电站景观。
(1)评价青海省西北部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的条件。
(2)简述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在青海西北部土地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A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C D C
17. 空间 等压 P1>P2>P3>P4>P5 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 相同(相等) 低 高 高 低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应注意的问题:方法中的低与高都是指气压值的高低。 高 低
18.(1) 太阳系 太阳
(2) 火星 木星 质量 体积
(3) 同向 平面 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4) 存在生命 液态的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
19.(1)有利条件:海拔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广布,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广。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施工难度大;该区域沙漠广布,风沙天气多,影响发电效率;地处西部地区,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离东部发达地区远,输电距离远、损耗大、成本高。
(2)(光伏面板)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被恢复;削弱风速,减轻风力对土地的侵蚀;减少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减缓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充足的生活能源,减少牧民樵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