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金卷】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考金卷】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失: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造成官僚机构臃 12.A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不法的金融、商业资产阶级,
肿;政府财政开支庞大;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任 即投机商人囤积货物,哄抬物价,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人
意答出其中一点) 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稳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定物价,故答案为A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
仿真模拟卷(二) 要目的不是增加政府收入,与解决财政困难无关,排除B
, , “ 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西周的分封制之下 形成 天子
— — — ” , ; 制,与建立国营经济无关,排除 项; 项是根本目的,诸侯 卿大夫 士 四个等级 B项正确 禅让制是原始 C D
不是直接目的,排除。
社会时期的选贤任能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在秦朝时
, C ; 13.D 由材料
“求和割地”“迎回归举国同庆”可知是香港回
期大规模推行的 排除 项 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
, 归,故选 项。制的工具 与材料无关,排除。 D
,
2.C 材料反映了“劳动”“恋爱”及人民“喜怒哀乐”的生活,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17年10月
,中共十九大在北
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感,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故选C 京召开,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
项;材料不涉及诗歌长度,排除 A项;通过材料无法确定 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成熟的标志,排除B项;材料与生 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
活实践有关没有反映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排除D项。 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
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将作少府负责工程营建,与题干 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九大,
内容相符,C项正确;典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排除A项; 而不是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二十大,排除 A、
廷尉负责刑狱,排除B项;司隶校尉负责监察近畿各郡, B、D项。故选C项。
西汉设立,排除D项。 15.C 东地中海文明区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
4.C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鲜卑族与汉族的通婚占到了不 文明,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交通较为便利,三个文明之间
同民族间通婚的一半以上,而鲜卑族和鲜卑族的通婚仅 交流较为频繁,相互影响较大,C项正确。
占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孝文帝改革倡导鲜卑族 16.A 商人在古印度属于第三等级需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与汉族通婚的结果,故选C项;商鞅变法时期鲜卑族还未 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故A项正确。
出现,故排除A项;诸葛亮治蜀主要是在西南地区,而鲜 17.C 从议定条件可以看出,当时远航是为了获得土地财
卑族主要生活在北方,故排除B项;唐太宗统治时期,鲜 富,这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掠夺性质,故选C项。
卑族已汉化完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故排除D项。 18.D 处死国王不是政治智慧的体现,故A项错误;殖民扩张
5.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是可以 和英国人的政治智慧无关,故B项错误;英国没有建立共和
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的,A项符合题意;“会馆”直到 制度,故C项错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继承了英国
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B项;唐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 中世纪的议会制度,并且在革命以后逐渐完善,故D项
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因为经商而改变,排除C项;唐代并未 正确。
实行“海禁政策”,排除D项。 19.B 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
6.B 材料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收复中 以抹到面包上”等信息可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
原故土的批判,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与金对峙,因此B 环境污染,故B正确;A不会带来材料中的环境问题;C、
正确,A、C、D排除。 D两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特点是简、速、密,其设 20.D 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掠夺,在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
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政令 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
的执行,A项排除;元朝中书省掌握行政权,B项排除;明 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
朝“内阁”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与材料特征不符,C项 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
排除。 以,D表述符合全球史观的视角。
8.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 21.A 由题意可知,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
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 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片战争期间和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并未攻陷北京,排除A、 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A项正确。
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列强攻陷北京,圆明园再 22.C 材料中甘地的论述都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反对,
遭劫难,但不符合“最早”的题意要求,排除D项。 目的是反对和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印度
9.A 材料中的内容分别是黄海海战,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的经济利益,C项正确。
以及义和团运动,这些都是近代的反侵略斗争,A项正确;B 23.B 材料体现的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是通过对西欧实行
项是洋务运动,C项是辛亥革命,D项是义和团运动,排除B、 “面包和选票”的方法,可知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即
C、D项。 用资金和技术扶植西欧资本主义进而遏制社会主义,故
10.C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 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企图用“面包和投票”控制西
11.A 根据材料时间“1947年”“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 欧,遏制苏联,不是对苏联进行孤立和封锁,排除A项;
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掀起战 北约组织是美国联合西欧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与材料
略反攻序幕,故选A项。 中用“面包和投票”的方法不符,排除C项;杜鲁门主义
·51·

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政治措施,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遏 通商口岸自由贸易;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影响:破坏了
制共产主义的经济措施,排除D项。 中国的关税主权,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
24.A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 (3)看法:从明朝到鸦片战争,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国家
—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政府的职能发生了 实力不断下降,而西方国家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的对比
深刻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 变化影响中外贸易。
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增强 28.(1)动力:蒸汽机(蒸汽动力);内燃机(内燃动力);电
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故A正确。 力等。
25.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国内容易产 (2)主题:火车机车的进步;铁路交通工具的进步;科技
生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提供干涉的借口,所以贫 进步与交通工具的变迁等。
困会导致冲突,即发展问题会影响和平问题,说明和平 (3)方式:文献阅读;网络搜索;实地调查;人物采访等。
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相互影响的,B符合题目要求;A、C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两项强调战乱、冲突与和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本题
仿真模拟卷(三)
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否对政治局势的影响;D表述正
1.A 材料“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
确,但只强调了经济这一个方面,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
。 泛
,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体现的是这些文化遗存分布
的关系
:() : “ , 广泛
,多元一体,A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
26.解析 1 基本观点 根据材料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
”, ( 会时期,排除B项;材料未将这些文明同世界其它地区文古 得出主张治国要因时而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
)。() : “ 明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最早的结论,排除 项;夏商周时古 2 新制度 依据材料 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 C
”, 。 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排除 项。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 得出科举制 历史 D
: , 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 可得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
, ; 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提
; 。() : 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3 特点 依
“ , ”, ; 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据材料 因俗而治 得其宜矣 得出南北分治 因俗而
。( 。4) : 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
,对各
治 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治理国家要与时俱
进;要因时而变;要因地制宜等。 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答案:(1)基本观点:主张治国要因时而变(治世不一道, 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B项正
便国不法古)。(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确;频繁的兼并战争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
(2)新制度:科举制。历史作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 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属于
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
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等。(任意 项;私学的兴起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不
答出其中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3)特点:南北分治;因俗而治。(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其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
他言之有理也可) 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统治,B项正确;A项是经济上的措施,
(4)认识:治理国家要与时俱进;要因时而变;要因地制 排除;C项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是思想上的措施,排除。
宜等。(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C 从图片可以看出,北魏的官员穿着汉服,而汉族人食
27.解析:特点:根据材料“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 用少数民族的烤肉,体现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社会生活
亿浩繁,何啻数十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厚往薄来, 的融合,C正确;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重在宣扬国威,重视政治利益,忽视经济利益。 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
内容:根据材料“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 方推行的制度是行省制,C项正确;A项与辽有关,排除;
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B项与金有关,排除;D项是元朝的民族政策,排除。
可知,取消广东十三行的垄断贸易,允许英国商人在通商 6.A 根据“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小说
口岸自由贸易;根据材料“今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 《红楼梦》的内容,A项正确;《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水
海各关英吉利国出进口货物议定应完税则,分类开列于 浒传》以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起义为描述对象,《农政全
后”可知,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书》是农学著作,都和“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不符,排除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开放口岸则打破了中 C、D项。
国的闭关锁国状态。 7.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自1514年开始,蓄谋325
看法: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明朝到鸦 年爆发的战争为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1842年秋,中
片战争,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下降,而西方 英两国在南京静海寺“和议”的结果是,签订了《南京条
国家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中外贸易。 约》,A项正确;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与静海寺等内
答案:(1)特点:厚往薄来,重在宣扬国威,重视政治利 容不符,B项错误;中日《马关条约》并非西方人1514年开
益,忽视经济利益。 始蓄谋侵略中国的结果,C项错误;《辛丑条约》与材料中
(2)内容:取消广东十三行的垄断贸易,允许英国商人在 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无关,D项错误。
·52·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
等级结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2.《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
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记载了秦汉时期某一中央官职职能的演变:“秦官,掌治宫室,有两
丞、左右中侯。……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丞。武帝太初元年
更名东园主章为木工。”这一官职最有可能是 ( )
A.典客 B.廷尉 C.将作少府 D.司隶校尉
4.下图罗列某时期不同民族间通婚统计数据,可用于说明 ( )
A.商鞅变法的影响 B.诸葛亮治蜀的成效
C.孝文帝改革的结果 D.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作用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材料对该“商人”的
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在浮梁买茶时居住“会馆”
C.经商改变了他的社会地位 D.“海禁政策”不能贩茶海外
6.下图中诗句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9·
7.论及某行政中枢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
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据此判断,它是指 ( )
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8.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其最早被毁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反抗外来侵略 B.“中体西用” C.追求民主共和 D.“扶清灭洋”
10.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
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1.“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
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
战略行动是 ( )
A.跃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2.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为 ( )
A.稳定物价 B.解决财政困难 C.建立国营经济 D.巩固新政权
13.“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
中,最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 )
A.开国大典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15.人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
法,那么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四大文明区”中的 ( )
A.东亚文明区 B.南亚次大陆文明区
C.东地中海文明区 D.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
·10·
16.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
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 )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17.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
督,但土地财富的十分之九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其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 )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18.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
点的是 (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19.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
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 )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 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器的广泛使用
20.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
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21.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
用 ( )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22.甘地反对西方世界的金钱崇拜,极力批判拜金主义,并且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只是建立在以
大机器生产来榨取劳动者的血汗,极力牟取暴利的基础上。这一论述旨在 ( )
A.全面分析西方社会 B.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C.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D.学习西方工业文明
23.美国官方人士形成共识,认为在西欧遏制苏联的最好办法“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基于
这个共识,美国 ( )
A.对苏联进行孤立和封锁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主导成立了“北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
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
( )
A.国家宏观调控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国家减少干预,走出“滞胀”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
·11·
25.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
这表明 ( )
A.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
易礼而亡。反(通“返”)古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传》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
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
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
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基本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推行的新的选官制度,并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辽国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3分)
·12·
27.(17分)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家统有天下,薄海内外,罔不臣服。列圣相承,无间远迩。有贡,即有……计其
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浩繁,何啻数十倍。
———摘自《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十四
材料二 凡大英商民在粵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注:十三行)者承办,今大皇帝
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南京条约》(1842年)
今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关英吉利国出进口货物议定应完税则,分类开列于
后:……凡出口货有不能赅载者,即论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伍两。……凡属进口香料等货,
例未赅载者,即按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拾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南京条约》附约)(1843年)
(1)概括材料一中明朝贸易制度的特点。(6分)
(2)概括材料二中《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内容,指出其影响。(6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贸易关系变化的看法。(5分)
·13·
三、探究题(15分)
28.(15分)仔细观察下列一组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该组图片所示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动力。(6分)
(2)请为该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3分)
(3)为探究这一主题,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6分)
·16·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历史答题卡
姓 名
准考证号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涂右边的缺考
标记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
填 正确填涂 注 贴的条形码;
涂 意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
样 错误填涂 事 工整,笔迹清楚;
例 项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B][C][D] 8.[A][B][C][D] 15.[A][B][C][D]22.[A][B][C][D]
2.[A][B][C][D] 9.[A][B][C][D] 16.[A][B][C][D]23.[A][B][C][D]
3.[A][B][C][D] 10.[A][B][C][D] 17.[A][B][C][D]24.[A][B][C][D]
4.[A][B][C][D] 11.[A][B][C][D] 18.[A][B][C][D]25.[A][B][C][D]
5.[A][B][C][D] 12.[A][B][C][D] 19.[A][B][C][D]
6.[A][B][C][D] 13.[A][B][C][D] 20.[A][B][C][D]
7.[A][B][C][D] 14.[A][B][C][D] 21.[A][B][C][D]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8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14·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27.(17分)
三、探究题:15分。
28.(15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