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初中部与十五中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段考数学试卷(10月份)数学试卷(含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初中部与十五中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段考数学试卷(10月份)数学试卷(含详解)

资源简介

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初中部与十五中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段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发射成功,是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五十载之际开启第二十次神舟问天之旅.下列图标中,其文字上方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分别为的半径,点A在圆上,连接,.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4.已知的半径为,若,则点与的位置关系是( )
A.点在内 B.点在上 C.点在外 D.无法判断
5.已知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对称轴是直线
C.顶点坐标为 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是8cm,底面半径为3cm,则圆锥侧面积是( )
A. B. C. D.
7.如图,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8.抛物线先向左平移 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 )
A. B. C. D.
9.若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 )
A. B.12 C. D.8
10.九(1)班全体学生在观看完2025年9月3日的盛大阅兵式后万分激动,王老师趁热打铁,让九(1)班全体学生互赠勉励卡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已知共赠勉励卡1560张,问:九(1)班共有多少名学生?设九(1)班共有名学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11.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12.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到了著名的“割圆术”,即利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来近似估算,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孕育了微积分思想,他用这种思想得到了圆周率的近似值为.如图,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方形周长近似估计的周长,可得的估计值为,若用圆内接正六边形作近似估计,可得的估计值为( ).
A. B. C.3 D.
二、填空题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4.如图,物理实验中利用一个半径为的定滑轮提起砝码,小明向下拉动绳子一端,使得定滑轮逆时针转动,则砝码被提起了 .(结果保留)
15.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它的主桥拱是圆弧形.如图,已知某公园石拱桥的跨度米,拱高米,那么桥拱所在圆的半径 米.

16.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对称轴与抛物线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的半径为2,点G为上一动点,点P为的中点,则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
17.解方程:
(1)
(2)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作出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的,并写出的坐标;
(2)在(1)条件下,求线段所扫过的面积.
19.如图是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行,其中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点第行有个点容易发现,3是三角点阵中前2行的点数和;6是三角点阵中前3行的点数和;是三角点阵中前4行的点数和.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三角点阵中前5行的点数和为______.
(2)三角点阵中前行的点数和为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3)300是前多少行的点数之和?
20.如图,为的切线,A为切点,过A作的垂线,垂足为C,交于点B,连接,并延长交于点D.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21.在某社区中心广场,矗立着一个造型独特的人工喷泉.喷泉的喷水枪竖直放置,喷水口距地面2米.喷出的水流轨迹呈抛物线形状,水流最高点到喷水枪所在直线的距离为0.5米.水流落地点距离喷水枪底部的距离为2米.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为轴,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解决以下问题:
(1)求出水柱最高点P到地面的距离.
(2)若在线段上距离喷水枪所在直线1.5米处放置一个精致的艺术雕塑,为避免雕塑被水流淋到,则雕塑的高度应小于多少米?请说明理由.
22.定义:若一个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倍,则称这个点为“三倍点”,如:等都是“三倍点”.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
(1)若该函数经过点,求该函数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
①求出该图象上的“三倍点”坐标;
②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23.在某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同学遇到了如下问题:如图①,点P在等边内部,且,,,求的长.
(1)【思考探究】经过同学们的观察、分析、思考、交流,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将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连接,寻找,,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求得的长,请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
(2)【理解应用】如图②,在等腰直角中,,P为内一点,,判断,,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在中,,,,点O为内一点,连接,,,且,求的值.
参考答案
1.B
解:A.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次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该选项符合题意.
C.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D.方程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选项文字上方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文字上方的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文字上方的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文字上方的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
故选:C .
4.A
解:的半径长为4,,
由可知,点在的内部,
故选:A.
5.C
解:A,,开口向下,原说法错误;
B,对称轴是直线,原说法错误;
C,顶点坐标为,原说法正确;
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原说法错误;
故选C.
6.B
解:圆锥的底面周长是,
∴圆锥的侧面积为.
故选:B.
7.A
解:由旋转的性质得:,,
∵,
∴,
∴.
故选:A
8.D
解:抛物线 先向左平移 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
故选:D.
9.C
解:∵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
∴,
故选:C.
10.B
解:由题意可得.
故选:B.
11.B
解:①由抛物线图象得:开口向下,即a<0;
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c>0;
对称轴是直线x=-=-1<0,即b=2a<0,
∴abc>0,故结论①错误;
②∵抛物线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b2-4ac>0,故结论②正确;
③∵当x=1时,y=a+b+c<0,故结论③正确;
④∵x=-=-1,∴b=2a,
∴b-2a=0,故结论④错误,
故选:B.
12.C
解:的半径为1,圆内接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等边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边长为1,
则正六边形的周长为,
由于圆的周长为,当半径为1时,,
解得.
故选:C.
13.
解: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14.
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15.10
解:连接,,,
可得:,,
∵,拱高米,
∴,
设,则,
根据题意可得:,
即,
解得:,
即圆弧形桥拱所在圆的半径是米.
故答案为:10
16.
解:如图,连接.
由题意得,

当的值最大时,的值最大,

,
,
当点G在的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大,最大值为,
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17.(1);
(2).
(1)解:,


,

(2)解:,

或,

18.(1)作图见解析,的坐标为
(2)
(1)解:点旋转后得到,点的坐标为,
点旋转后得到,点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
(2)根据题意可知,从到,线段到,所扫过的图形为扇形,已知,
则,
因此线段所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答:线段所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19.(1)
(2)
(3)
(1)解:第一行有1个点,前2行有3个点,前3行有6个点,前4行有10个点,可以发现前5行的点数和为:.
故答案为:15.
(2)解: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第行有个点,
那么三角点阵中前行的点数和为:.
故答案为:.
(3)解:假设是前行的点数之和,根据(2)求和公式可得:
,即,
解得或(舍去),
因此300是前24行的点数之和,
答:300是前24行的点数之和.
20.(1)见解析
(2)
(1)证明:如图,连接,
∵为的切线,
∴,即,
∴,
∵,
∴,
∴,
∴,
∵,
∴,
∴,即,
∴,
∵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
∴,
∵,
∴,
解得:,
∵,
∴.
21.(1)米
(2)雕塑的高度应小于米
(1)解:由题意,,.
水流最高点到喷水枪所在直线的距离为0.5米,
可设.
将,代入上面的解析式可得,


水流所在抛物线为.
顶点为.
水柱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为米.
(2)解:雕塑的高度应小于1.25米.理由如下:
当时,.
答:雕塑的高度应小于米.
22.(1)函数表达式为
(2)①“三倍点”坐标为;②的值为或
(1)解:把代入,
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解:①设该函数图象上的“三倍点”坐标为,
把代入,

解得,
“三倍点”坐标为;
②由(1)可知函数为,其中,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第一种情况:当,
∴,
当时,取得最小值,即
解得或,


第二种情况:当,
∴,
当时,取得最小值,即
解得或,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3.(1)
(2)
(3)
(1)解:由旋转可知:,
∴是等边三角形,
∴,
∴,
∴是直角三角形,
∴;
(2)解:,理由如下:
如图,把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由旋转可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在中,,即,
∴;
(3)解:如下图,将绕点B顺时针旋转至处,连接,
∵在中,,
∴,
∴,
∵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
∴,,
∴是等边三角形,
∴,
∵,
∴,
∴点C、O、、四点共线,
在中,,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