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科版(2024新教材)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第五章)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1.任何物体皆由________组成;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无关:(1)冰熔化成水,_______发生改变,但质量_______;(2)一块橡皮泥捏成小动物,_______发生改变,但质量_________;(3)飞船携带货物离开地球来到太空站,货物所处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但质量__________;(4)铁块被烧红,_______发生改变,但质量_______。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请默写出来:4.体积、面积、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如右,请注意区别,并默写出来:5.记住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估测值:(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_________; (2)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__________;(3)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_________; (4)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_________;(5)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_________; (6)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_________;(7)一元硬币的质量约_________; (8)中考实心球的质量约为_________;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1.学校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原理。2.认识托盘天平(1)默写出托盘天平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教材110页-图5-7)(2)天平一次能测出的最大质量为该天平的_________,类似于__________;(3)天平能测出的最小质量为该天平的___________,由称量标尺的__________决定;(4)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____盘增加砝码,读数时,示数要以游码____侧刻度线为准。3.托盘天平使用说明(教材111页-图5-8)(1)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______工作台上;(2)测量前(放物体之前),先将______移至称量标尺___端的__________上,再调节_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刻度线(横梁平衡);(3)测量时(放物体之后),天平_____盘放物体,_____盘放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刻度线(横梁平衡),测量时_______(能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4)添加砝码的顺序是从____到____;每个砝码放上去后,若天平左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天平右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完最小的砝码后,横梁仍然不平衡,再__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5)左盘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_);(6)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夹取,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______(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7)每次测量,一共需要调节横梁平衡_____次,分别是测量_____和测量______;(8)左边和右边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都是:左偏向____调,右偏向____调;4.托盘天平使用中错误分析(1-5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1)如果使用的砝码有缺损,则物体质量的测量值_________;(2)如果使用的砝码有污渍,则物体质量的测量值_________;(3)若托盘有缺损,但仍然调节横梁平衡后,再测量物体质量,则物体质量测量值________;(4)若托盘有污渍,但仍然调节横梁平衡后,再测量物体质量,则物体质量测量值________;(5)若测量前游码未归零,则物体质量的测量值________;(6)若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物体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节 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是________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一般是_______的。2.质量和体积之比反应了物质的一种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与其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密度公式 的概念分析:(1)同种物质:密度是________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___关,其质量与体积成____比;(2)不同物质:①___________时,体积与密度成___比;②___________时,质量与密度成___比。5.分析教材117页《常见物质的密度》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密度是物质的______,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______,但也有例外;例如:冰和石蜡是不同物质,但密度_______;(2)总体来看,固体密度____液体密度____气体密度,但不一定;例如:冰的密度____水的密度。(3)物质的密度主要与物质的_________和_______有关;例如:铜物质和铁物质______不同,所以密度不同;冰和水________不同,所以密度不同;(4)有时候还要考虑温度和气压对物质密度的影响,例如:①给热气球加热,热胀冷缩,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②将液体温度计放在热水中,热胀冷缩,玻璃泡中液体的质量_______,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③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气压降低,瓶内氧气的质量_______,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④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气压升高,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⑤山顶比山脚的空气更稀薄,气压更低,空气密度更______。6.密度知识的应用(1)运用密度知识可帮助人们________物质;(2)估算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的材料,而机床底座则需要用坚固、密度_____的材料;(4)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墙体的____部,而冷空调一般都安装在墙体的____部;第四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常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2.量筒读数的注意要点:(1)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_______处或凸液面的最_____处__________;(2)仰视时,读数偏_____,俯视时,读数偏_____;(记忆口诀:仰______俯____)3.测量固体体积的几种不同情况:(1)不规则固体体积一般采用______法,测量时,固体必须要________在水中;(2)测量体积较大的固体体积要采用________法,放固体前,水必须加到___________;(3)密度小于水的固体,使用排水法时,需要用________或_______的方式让它浸没在水中;(4)规则固体体积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___进行计算;(5)体积的其它特殊测量方法,如:__________法。4.测量固体密度(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说出实验步骤(教材122页);(2)更准确测量固体密度的要点:先测______,再测______;(3)误差分析: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则:体积______,质量______,密度测量值_______。5.测量液体密度(如:测量盐水的密度)(1)说出实验步骤(教材122页);(2)更准确测量液体密度的要点:测_______部分盐水的质量和体积;(3)误差分析:液体倒出时,容易________________,倒不干净,导致误差。6.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原理都是___________,多次测量的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1.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 2.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温度 (1)状态;不变 (2)形状;不变 (3)空间位置;不变 (4)温度;不变 3.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4.略 5.(1)500g (2)20kg (3)50g (4)50kg (5)5t (6)50mg (7)5g (8)2kg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1.托盘天平;杠杆 2.(1)略 (2)称量;量程 (3)感量;分度值 (4)右;左 3.(1)水平 (2)游码;左;零刻度线;平衡螺母;中央 (3)左;右;中央;不能 (4)大;小;在右盘继续添加砝码;取下刚放上去的砝码,换小一点的砝码;移动游码 (5)右盘砝码质量+砝码示数(公式:m物=m砝+m游) (6)镊子;不能 (7)两;前;时 (8)右;左 4.(1)偏大 (2)偏小 (3)准确 (4)准确 (5)偏大 (6)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公式:m物=m砝-m游)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密度1.一定;不同 2.特性;质量;体积 3.1m3铜的质量是8.9×103kg 4.(1)一定;无;正 (2)①质量相同;反 ②体积相同;正 5.(1)特性;一般不同;相同 (2)>;>;< (3)种类;状态;种类;状态 (4)①不变;变大;变小 ②不变;变大;变小 ③变小;不变;变小 ④不变;变小;变大 ⑤小 6.(1)鉴别 (2)质量;体积 (3)小;大 (4)下;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量筒;量杯 2.(1)低;高;相平 (2)小;大;小;大 3.(1)排水;浸没 (2)溢水;溢水口 (3)针压;助沉 (4)体积公式 (5)标记 4.(1)略 (2)质量;体积 (3)准确;偏大;偏大 5.(1)略 (2)倒出 (3)沾在容器壁 6.;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