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B C B A A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B B C C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煤的气化,不可以增加煤的反应热,A错误。合成氨反应中采用400~500℃高温主要是因为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食品放入冰箱中,由于温度的降低使变质速率减慢,使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C正确。啤酒中存在平衡CO2(aq)CO2(g),打开啤酒盖,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喷出大量泡沫,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正确。
2.0.5mol N2(g)和1.5mol 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反应为可逆反应,而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反应的能量变化,则N2(g)+3H2(g)2NH3(g) ΔH< 38.6kJ·mol 1,A错误。正反应2SO2+O22SO3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K不变,C错误。升高温度,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错误。
3.A、B、C三种物质中,B的能量最高,所以B最不稳定,A正确。活化能E1>E3,所以第一步反应速率最慢,整体反应速率由①反应决定,B正确。B的能量高于C的能量,所以B→C为放热反应,ΔH= (E4 E3),C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正确。
4.面粉工厂如果有面粉扬尘在空气中,面粉易燃且此时表面积增大,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则容易爆炸,A正确。5%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分解速率迅速加快是因为二氧化锰催化了双氧水的分解,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Zn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导致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C正确。密闭容器中反应,充入惰性气体,当温度、压强不变时,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
5.1mol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图中生成气态水,不能判断燃烧热,A错误。图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正确。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一步完成与分步完成的热效应相同,则图中ΔH 3=ΔH 1+ΔH 2,可得ΔH 3>ΔH2,C正确。由图可知,该反应放热ΔH<0,D正确。
6.用极限法可知,8g CuO和Cu2S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A正确。3.4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错误。铁与硫共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则5.6g铁与足量硫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错误。标准状况下,11.2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错误。
7.Kb(NH3·H2O)=,其值只与温度有关,向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c(OH-)不断变小,则不断变大,A错误。NH3·H2O的Kb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B错误。Kb(NH3·H2O)只与温度有关,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NaOH溶液与氨水的浓度未知,导电能力可以一样,D正确。
8.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单质,自身根据其浓度大小还原为NO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S2 =S↓+2NO2↑+2H2O或8H+++3S2 =3S↓+2NO↑+4H2O,A错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Al3+,可以与氨水中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生成Al(OH)3,但由于氨水的碱性较弱,生成的Al(OH)3不能继续与氨水发生反应,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B错误。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C错误。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a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D正确。
9.图中两曲线相交之后,A、B的浓度继续变化,此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还未达平衡,A错误。12s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5mol/L 0.3mol/L=0.2mol/L ,则B的转化率为×100%=40% ,B正确。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mol/L,二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则b∶c=0.2mol/L:0.4mol/L=1:2,故2v(B)=v(C),C错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错误。
10.对于甲图,先拐先平衡,说明,随温度的升高,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0。对于乙图,v正和v逆相交后,随压强的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熵变小于0。故选B。
11.该有机物中有3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羧基,A错误。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含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酯化)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是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羟基和羧基能与金属钠反应,1mol该有机物能与反应,产生1mol氢气,标况下体积是22.4L,D错误。
1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A错误。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系体积扩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减慢,但压强减小,平衡不移动,反应限度不变,B正确。设CO的平衡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0.5mol 0.5xmol,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0.5xmol,则有,解得x=0.2,即CO的平衡转化率为20%,B错误。达到平衡时再充入CO(g)和CO2(g)各0.4 mol,则此时Q==0.75>0.5,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
13.由上述分析可知,LnNi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A正确。CO2、CH2==CH2、CH3I为反应物,CH2==CHCOOCH3、HI为生成物,则总反应方程式为CO2+CH2==CH2+CH3ICH2==CHCOOCH3+HI,B正确。反应①中断裂了极性键(C==O)和非极性键(C==C),C错误。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除目标产物丙烯酸甲酯外还有HI生成,原子利用率不是100%,D正确。
14.甲胺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A正确。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NH2+H2SO4=(CH3NH3)2SO4,B正确。加水可促进CH3NH2的电离,但溶液中c(OH-)变小,C错误。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CH3NH2的电离,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每空2分,共14分)
(1)C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搅拌等
2Fe2++H2O2+2H+=2Fe3++2H2O
Fe(OH)3 5.2pH<8.3
+2OH ++2H2O+NH3↑
30
【解析】(1)H2SO4中只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O2中只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NH4HCO3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O2是单质,不属于离子化合物。
(2)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搅拌、粉粹矿石等。
(3)“氧化”过程H2O2氧化了Fe2+,故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滤渣2”中含有Al(OH)3和Fe(OH)3,此步骤希望Al3+和Fe3+沉淀,不希望Mn2+沉淀,故pH范围为5.2~8.3。
(5)NH4HCO3与足量NaOH加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 + +2H2O+NH3↑。
(6)115kg理论可制备87kg MnO2,实际只有26.1kg,故产率为30%。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① 48(1分) K12·K2(1分) 低温
②BD
(2)① ② ③
【解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目标方程式可由方程式2Ⅰ+Ⅱ得到,所以ΔH= 48 kJ·mol 1,K= K12·K2,该反应ΔS<0,所以低温条件下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②紧抓“变量不变”的观点,可知容器中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容器中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所以答案为BD。
(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所以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②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结合图示可知压强。
若,由图可知A点CO的平衡转化率为0.5,则达到平衡时CO的变化量为,建立三段式:
平衡时各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则A点的。
③由图可知,在和条件下,CO的转化率:Dv逆。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玻璃搅拌器
50.16 偏大
H2C2O4H++、H++
2.0(1分) 4.0(1分) 保证混合后各组溶液体积相同
①MnSO4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解析】(1)仪器a为玻璃搅拌器。
(2)反应放出的热量Q=cmΔt=4.18×100×3×10 3kJ=1.254kJ,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因而生成1mol水的ΔH== 50.16kJ·mol 1。如果保温性不好,则Q偏小,ΔH因为为负值所以偏大。
(3)H2C2O4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
(4)每一组实验混合后总体积为10mL,所以V1=2.0mL,V2=4.0mL。加水的目的是保证混合后各组溶液体积相同。
(5)向试管中加入的少量固体的化学式为MnSO4,盐酸和高锰酸钾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的原因是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8.(每空2分,共14分)
(1)
(2)< ac
(3)BD
(4)正
(5)ClO +H2O+CO2=HClO+
(6)C
【解析】(1)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2)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T℃时,的电离平衡常数为,则T<25。保持温度不变,将该溶液加水稀释,保持温度不变Ka=不变,减小,所以增大,故选a。保持温度不变Ka=不变,减小,减小,故不选b。越稀越电离,加水稀释,电离度增大,故选c。选ac。
(3)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增大,A不选。加Na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选。加少量固体,溶液中c(CH3COO-)增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C不选。加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H+)减小,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D选。答案选BD。
(4)亚磷酸()为二元酸,所以属于正盐。
(5)“84”消毒液在使用前,往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效果更好是因为CO2与NaClO反应生成了HClO,使其漂白效果更好,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lO +H2O+CO2=HClO+。
(6)由表格数据可知,酸性:CH3COOH>H2CO3,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和会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和H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由表格数据可知,酸性:CH3COOH>,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和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选。由表格数据可知,酸性:>,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和反应生成和,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