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度第一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地理试卷(高2026届)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本堂考试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11月,我国"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11°20′N附近)海试,创造了 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并顺利返回海南三亚(18°N)。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为适应深海环境,"奋斗者"号设计性能应具备()
①抗压性强 ②光伏发电动力系统 ③大型海水淡化系统 ④耐腐蚀性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下图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曲线中,"奋斗者"号下潜过程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
3.返回三亚途中,搭载"奋斗者"号的轮船常被颠簸,主要是因为()
A.风暴潮 B.海浪 C.潮汐 D.洋流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色林错湖泊()
A.参与海陆间循环 B.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C.湖水含盐量较低 D.湖水透明度较高
5.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6.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
C.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
D.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下图分别示意2月,5月,8月,11月安徽九华山的青阳,牛角尖,九华街,百岁宫四个气象站最低气温逐日变化 (图中阴影表示存在逆温现象),九华山的逆温现象对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前兆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九华山四个气象站分布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百岁宫,九华街,牛角尖,青阳
B.青阳,牛角尖,九华街,百岁宫
C.青阳,九华街,牛角尖,百岁宫
D.百岁宫,牛角尖,九华街,青阳
8.推测图示逆温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A.谷底夜间冷却速度快 B.大气辐射弱
C.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滞 D.暖空气平移
9.推测九华山的逆温现象对天气变化的前兆作用表现为()
A.逆温消失后多发生降温,降水天气
B.升温期间必发生逆温,多晴朗天气
C.逆温持续时间越久,降水范围越大
D.逆温层的高度越高,污染指数越高
"泻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形成的。下左图是哥伦比亚的泻风所在区域位置,泻风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右图是某时段气流及对流云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泻风气流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加勒比海 C.南美大陆 D.太平洋
11.右图所示,西科迪勒拉山脉"泻风"出现的时间( )
A.冬季的上午 B.冬季的下午 C.夏季的上午 D.夏季的下午
12.中科迪勒拉山脉比西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的高度低,原因是()
①到达中科迪勒拉山脉的水汽少
②中科迪勒拉山脉海拔高
③东侧干空气入侵
④中科迪勒拉山脉海陆风环流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高原湿地和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水源保护和供应,气候调节及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若尔盖高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图示意2010—2015年若尔盖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3.人类从诺尔盖湿地获取泥炭,主要体现自然环境的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14. 关于2010—2015年期间, 若尔盖高原 ( )
A.沙地面积增加最多 B.草地面积减少比例最高
C.湿地调节功能增强 D.植被固碳能力有所减弱
15.造成该地区土地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大力发展工业 B.退耕还林还草 C.积极发展农业 D.旅游开发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海陆风环流中的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遇到陆地上比较热的空气层形成的锋面,被称为海风锋,其垂直尺度在 1.5km左右,伸展到内陆的最远距离可达 120km。2023年7月9日,山东半岛东部出现两条"平行"且相向移动的海风锋,16∶00两支海风锋发生碰撞,引发了短时强降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下图示意该日15∶30山东半岛东部大气运动和北支海风锋分布形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南支海风锋。
(2)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说明山东半岛东部出现两支"平行"海风锋并发生碰撞的原因。
(3)简述海风锋的形成过程
(4)简述该日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过程。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克兰寒流是西风漂流在经过德雷克海峡后,遇南极陆地阻挡形成的北流分支,其势力强弱与德雷克海峡结冰状况密切相关。在福克兰寒流的影响下,阿根廷东部某海域逐渐形成暖水性鱼类——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获取饵料)区,索饵区也是主要捕鱼区 (渔场)。下图示意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
(1)分析阿根廷东部海域滑柔鱼索饵区的形成原因。
(2)阐述滑柔鱼产卵区位于索饵区北部的合理性。(4分)
(3)若某年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异常偏多,分别推测南美洲东,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可能会出现的变化。(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锗是地壳中最分散的元素之一,具有亲石,亲铁,亲硫,亲有机质等性质,含锗矿石非常少见。锗又是稀有的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科技前沿领域。锗产业链(如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上游的资源提炼,受环保政策影响大;二是中游的提纯和深加工,技术难度大;三是下游高端产品的生产。我国锗矿储量和产量均在全球占领先地位,目前主要供应日本,德国等高端产品制造大国。
(1)目前锗资源产量不高,推测获取锗资源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2)说出含锗矿石开采及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3)为我国实现锗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地理答案(高2026届)
一、选择题
1-5:CCBDB
6-10:DACAD
11-15:DBADD
16、
(1)
(2) (6分)山东半岛东部南北两侧海岸线近乎平行(或均呈东西走向),生成的海风锋多为东西向结构;南北两条海岸线的距离相对较近,南北两支海风锋易碰撞;山东半岛东部为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对海风锋阻挡作用弱,利于两支海风锋向内陆推进并发生碰撞。
(3) (4分)(白天,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海洋上的空气向陆地流动成的海风,与陆地上比较热的空气层相遇时,形成海风锋。
(4) (6分)南北两支海风锋向陆地推进,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后暖气团强烈抬升;(7月份,山东半岛东部水汽含量高)暖气团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水汽迅速凝结,释放潜热加剧抬升,形成强对流天气。
17、(18分)
(1) (6分)位于巴西暖流和福克兰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会扰动海水,导致冷海水上涌,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营养盐类增多,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
(2) (4分)稚鱼可顺洋流流向成功到达索饵区(节省体力);产卵区纬度更低,水温更高,利于鱼卵成活(更快速孵化)。
(3) (8分)东部: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异常偏多会阻塞西风漂流经过,福克兰寒流势力减弱,东部海区渔业资源减少;与巴西暖流的交汇处更靠南,东部渔场位置更偏南;
西部: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异常偏多会阻塞西风漂流经过,增强秘鲁寒流,西部沿岸地区上泛冷水增多,提供更多营养盐,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提供更多饵料,秘鲁渔场渔业资源增加。
18、(18分)
(1) (6分)含锗矿石非常少见,矿源寻找难度大;锗元素分散,含锗矿可采性低;伴生于其他矿中,提纯要求高。
(2) (6分)含锗矿开采,导致锗资源减少甚至枯竭;锗资源冶炼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含锗矿的开采,造成生态破坏。
(3) (6分)提高锗勘探开发技术,增强我国锗资源战略储备;适当减少锗及关联产品的出口,保障我国锗资源安全;加强科研投入,提升锗相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延伸锗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或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锗资源开采及利用中的环保投入,缓解环境问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