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食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奶中的葡萄糖酸锌是营养强化剂
B.含氯化镁和硫酸钙的卤水可用于点豆腐
C.食品中适量添加苯甲酸钠可抑制腐坏
D.铁强化酱油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三价铁离子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的VSEPR模型:
B.的结构示意图:
C.分子中共价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D.的电子式:
3.高温结构陶瓷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材料,其主要成分可由如下反应制备:。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 g 中含有Si-O键数目为4
B.1 mol 中含有键数目为2
C.每生成1 mol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6
D.22.4 L 和CO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2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B.用装置乙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C.用装置丙加热溶液制备晶体
D.用装置丁验证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的原理:
B.溶液腐蚀电路铜板:
C.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D.向中投入固体:
6.有机“纳米小人”曾风靡全球化学界,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一氯代物有3种
B.N中17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P中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D.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7.坦克和装甲车的装甲板中加入了硼氮纳米材料,使其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防护能力。立方氮化硼(BN)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的配位数是4
B.N和B的最短距离为 pm
C.B位于N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立方氮化硼晶体的硬度大于碳化硅晶体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单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由X、Y、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的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的简单氢化物的键角大于Y的简单氢化物的键角
B.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Z
C.电负性强弱的顺序为W>Z>Y
D.化合物H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
9.下列陈述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杯酚”在一定条件下分离和,超分子具有自组装特性
B.石油裂解气能使的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C.铜中加入锌硬度增大,铜锌合金层状结构不规则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难
D.掺杂碘的聚乙炔具有导电性,掺杂碘的聚乙炔中含有的共轭大键为电荷传递提供通路
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现象
A 探究物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向含有KSCN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溶液颜色逐渐加深
B 由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在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后多次蒸馏
C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向淀粉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
A.A B.B C.C D.D
11.科学家们从耐盐碱植物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种用于提取、存储和释放锂离子的装置,如图所示,盐水池中主要为Li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最高的电极是a
B.右室电极释放到淡水中
C.c电极的反应式为
D.左室内的盐水浓度高于盐水池内浓度
12.下列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冰醋酸,溶液导电能力先逐渐增强,然后再逐渐减弱
B.某溶液中水电离的,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C.溶液中存在如下守恒关系:
D.利用溶液能将沉淀转化为,说明
13.铜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安全环保可降解。一种棉花在铜氨溶液中再生得到铜氨纤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氨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B.铜氨纤维中含有大量
C.与棉花中的纤维素形成了配位键
D.溶解工序中棉花发生剧烈水解反应
14.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的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是两个竞争反应,其能量轮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消去反应过程中与的-H作用
C.取代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D.取代反应生成的乙醇中氧原子来源于水
二、解答题
15.一种制备聚乳酸的原理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
Ⅰ.反应原理:
Ⅱ.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预先在油水分离器内加入一定量水;
②向仪器A中加入30.0 mL乳酸、60.0 mL甲苯、适量辛酸亚锡、沸石,控制温度在130℃,加热回流4 h,再升温至170℃,不断放出油水分离器下层的水,保持水层高度略低于支管口,直至反应基本完成;
③将制得的聚乳酸粗品溶解于丙酮中,用水沉淀后过滤后在40℃左右真空箱中干燥得到产品;
④测定聚乳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已知:甲苯的沸点为110.6℃,可与水形成共沸物,共沸物的沸点为85℃。
回答下列问题:
(1)辛酸亚锡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基态S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r],则S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仪器A的名称是 。
(3)制备时应采用 (填“水浴”或“油浴”)进行加热,冷凝水的进水口是 (填“a”或“b”)。
(4)乳酸能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制备中甲苯的作用是作溶剂和 。
(6)判断反应已完成的现象是 。
(7)聚合温度对聚乳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聚合温度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反应时间/h 反应温度/℃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4 160 7645
24 170 12320
24 180 7820
①温度高于170℃时,聚乳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②若实验在170℃下进行,平均聚合度约为 (计算结果取整数)。
16.钒钛赤铁矿经高炉炼铁后得到钒渣,钒渣处理后得到钠化提钒液,主要含有、(还含有少量Cr、Si元素),由钠化提钒液提取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过程会生成沉淀。沉淀按照“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的形式可改写为 (计量系数取整数)。
(2)一种新的除硅工序为先酸化生成硅酸胶粒(结构如下图所示),再加入可解离出、的聚羧酸减水剂生成沉淀。聚羧酸减水剂能使硅酸胶粒沉淀的原因是 。
(3)钠盐沉钒过程中调节pH<2,生成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离子交换时,固体质量与50% 的体积之比对产物晶体中Na元素含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综合考虑,较好的固液比为 。
固液比对晶体中Na含量的影响
固液比(g/mL) Na的含量(g/L) Na的百分含量(%)
1∶5 0.01791 0.8955
1∶10 0.00548 0.2740
1∶15 0.01039 0.5195
1∶20 0.00288 0.1440
(5)与煅烧制备的传统工艺相比,煅烧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6)滤液1中含有和少量。一种分离铬与钒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加入的作用是 。
17.“碳中和”是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通过特定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产品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
(1)一定条件下,加氢可转化为绿色产品。该转化体系涉及以下三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Ⅱ能自发进行,则 0(填“>”“<”或“=”)
②计算的 。
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Ⅰ的正、逆反应速率方程: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 增大的倍数(填“>”“<”或“=”)。
(2)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HCOOH。该转化体系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Ⅰ.主反应:
Ⅱ.副反应:
①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和,起始压强为 kPa,平衡时压强为P kPa,CO与HCOOH的浓度相等,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用含和P的代数式表示);能提高HCOOH平衡产率的措施有 (至少写出两种)。
②实验测得平衡时的转化率及HCOOH和CO的选择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的HCOOH或CO与转化的的比值)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曲线a表示 ;曲线b表示 ;温度高于240℃时,随着温度升高曲线a和b均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18.兰地洛尔(化合物J)能改善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高选择性,可应用于医学临床手术。J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条件和试剂):
已知:
①BPO为过氧化物,NBS为溴化试剂;

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名称为 。
(2)合成路线中设计A→B这一步的目的是 。
(3)D→E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G中所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 、 。
(5)物质J的高选择性与其结构相关,其所含手性碳数目为 个。
(6)F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
①含有酚羟基;②含有酯基;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7)制备化合物I,分为两步:
写出M和I的结构简式 、 。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D
7.C
8.C
9.A
10.B
11.B
12.A
13.C
14.D
15.(1)第五周期第IVA族
(2)三颈烧瓶
(3) 油浴 a
(4)
(5)与水形成低沸点的共沸物,有利于将反应产生的水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6)油水分离器中水层高度保持不变
(7) 聚乳酸高温不稳定,分子链容易断裂 171
16.(1)
(2)聚羧酸减水剂解离出的、带负电荷,与硅酸胶粒所带正电荷中和,二者相互吸引聚沉,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
(3)
(4)1∶10
(5)无污染性气体生成(其他合理性答案也可以)
(6) 把氧化为
17.(1) > <
(2) 降温、加压、及时分离出HCOOH(任写两种) HCOOH的选择性 CO2的转化率 升温反应Ⅰ逆向移动程度大于反应Ⅱ正向移动程度
18.(1)对甲基苯酚或4-甲基苯酚
(2)保护酚羟基
(3)
(4) 酯基 醚键
(5)2
(6)18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