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
1. 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 所有答案均需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指定区域内。
3.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4小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考古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宫殿建筑遗迹、青铜礼器和玉器等,据此可推断该遗址与下列哪一王朝相关(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专门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该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宣政院
3. 下列措施中,属于唐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 推行郡县制 B. 完善三省六部制 C. 设立军机处 D. 实行行省制度
4. 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开封)商业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
A. 坊 B. 市 C. 瓦子 D. 勾栏
5.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玄奘西行 C. 郑和下西洋 D. 新航路的开辟
6.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某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 轮船招商局 D. 福州船政局
8.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某一运动的开始,该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 1927年,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在湘赣边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是( )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陕甘革命根据地 D.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会战
11.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行动的主要意义是(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D. 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2. 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天朝田亩制度》 D. 《土地改革法大纲》
1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 D. 大庆油田建成
14.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主要意义是( )
A.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C.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16. 2001年,中国加入某国际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该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17. 被誉为“两弹元勋”,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18. 古两河流域文明中,哪一成果对后世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甲骨文
19. 古希腊文明中,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20. 阿拉伯帝国时期,哪部著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神曲》 D. 《罗密欧与朱丽叶》
21.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代表作除了《蒙娜丽莎》,还有( )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最后的晚餐》 D. 《向日葵》
2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最先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 )
A. 英国和法国 B. 葡萄牙和西班牙 C. 荷兰和英国 D. 西班牙和法国
2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限制王权,议会颁布的法律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24.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体现“自由、平等”思想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宅地法》
25. 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家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斯蒂芬森 D. 爱迪生
2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三国同盟和( )
A. 三国协约 B. 轴心国集团 C. 反法西斯同盟 D. 北约集团
28.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这次革命的政党是( )
A. 布尔什维克党 B. 孟什维克党 C. 社会革命党 D. 统一俄罗斯党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 1945年5月8日 B. 1945年8月15日 C. 1945年9月2日 D. 1945年9月9日
30.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
A. 单极格局 B. 两极格局 C. 多极化趋势 D. 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9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共40分)
3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任务。(16分)
任务一【政治制度演变】
(1)秦朝建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在地方,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了哪一制度?(4分)
(2)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行政区划与管理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4分)
任务二【经济发展脉络】
(1)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哪两种重要的生产工具?(2分)
(2)宋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哪一地区?(3分)
(3)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早期表现,这种表现是什么?(3分)
3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材料二: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材料三: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材料三中,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3分)
33.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碰撞、相互影响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中,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除了哥伦布,还有哪些?(举一例即可,2分)
(2)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哪一年?(2分)
3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等,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材料一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的德国工程师是谁?(2分)
(3)材料三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 C 5. D 6. A 7. C 8. C 9. B 10. B
11. B 12. B 13. D 14. B 15. A 16. C 17. B 18. B 19. A 20. B
21. C 22. B 23. A 24. C 25. B 26. A 27. A 28. A 29. B 30. C
二、非选择题
31. (16分)
任务一
(1)官职:御史大夫(2分);制度:郡县制(2分)。
(2)制度:行省制度(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2分)。
任务二
(1)工具:曲辕犁、筒车(2分)。
(2)名称:交子(1分);地区:四川地区(2分)。
(3)表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3分)。
32. (9分)
(1)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分)。
(2)事件:三大改造(1分);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总设计师:邓小平(1分);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33. (6分)
(1)人物: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任举一例即可,2分)。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2分)。
(3)年份:1995年(2分)。
34. (9分)
(1)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分);影响:英国等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如洋务运动的兴起,2分)。
(2)工程师:卡尔·本茨(2分)。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分);积极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