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检测(一)
历史试卷(闭卷)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作答时间60分钟。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埃及人观察到尼罗河泛滥的周期约为 365 天,于是将一年划分为 12 个月,每月 30 天,剩余 5 天作为节日。这种历法后来经过修订,成为现今公历的基础。” 材料反映了( )
A. 尼罗河为古埃及提供充足水源
B. 古埃及的太阳历源于生产实践
C. 古埃及的历法领先世界几千年
D. 尼罗河泛滥给古埃及带来灾难
2.下表为某学者对古埃及金字塔修建的统计数据,据此可推知( )
项目 胡夫金字塔(前 26 世纪) 中王国时期金字塔(前 21 - 前 17 世纪)
动用劳工数量 约 10 万人 约 2-3 万人
修建耗时 20 年 5-8 年
石块平均重量 2.5 吨 1 吨左右
A. 古埃及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B. 中王国时期王权逐渐削弱
C. 古埃及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D. 奴隶制经济日益繁荣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未经奴隶主人许可,剃掉奴隶头上的标记,就要被砍掉手指。” 这说明法典( )
A. 注重规范社会秩序 B.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 刑罚过于残酷野蛮 D.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4.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以肤色为基础,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每个群体的职业、权利和义务都被严格限定,且世代相袭”。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城邦制 C. 种姓制度 D. 庄园制度
5.古希腊某地理学家记载:“这些城邦面积狭小,居民彼此熟悉,外出时只需半天就能走遍全境,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决策。” 这体现了古希腊城邦的( )
A. 闭关锁国特征 B. 小国寡民特征 C. 等级森严特征 D. 中央集权特征
6.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且 “没有任何人能因为他的职位而长期掌权”。但参加公职者需自备干粮和服装,贫苦公民很难参与。这说明雅典民主( )
A. 实现了人人平等 B. 具有局限性 C. 注重程序公正 D. 强调分权制衡
7.下表展示了古代不同文明的核心成果,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 )
文明区域 核心成果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古希腊 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古代印度 佛教、阿拉伯数字
A. 起源于大河流域 B. 具有多元性特征 C. 以法治为核心 D. 都信奉多神教
8.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文献规定:“折断自由人的骨头,处 300 阿斯的罚金;折断奴隶的骨头,处 150 阿斯的罚金。” 该文献的颁布( )
A. 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建立 B. 遏制了贵族的特权滥用
C. 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矛盾 D. 维护了奴隶的基本权利
9.法兰克王国时期,封臣向封君宣誓:“我愿效忠我的主人,随主人出征,不背叛主人的财产,若主人被俘,我将赎救主人。” 封君则赐予封臣土地。这一关系的纽带是( )
A. 血缘 B. 宗教 C. 土地 D. 契约
10.13 世纪的西欧某庄园规定:“佃户若在播种或收获季节缺席领主直领地的劳动,需缴纳罚款;若牲畜误入领主的园林,需按牲畜价值的 1/10 赔偿。” 这些规定出自( )
A. 庄园法庭判例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城市自治章程
11.罗马作家普林尼记载:“帝国的版图西起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北抵莱茵河,南至北非,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这一时期的罗马处于( )
A. 王政时代 B. 共和国时期 C. 帝国鼎盛时期 D. 分裂时期
12.阿拉伯学者伊本 赫勒敦在《历史绪论》中写道:“我们从印度人那里学习了计数法,从希腊人那里翻译了哲学著作,又将这些知识传播到欧洲。” 这说明阿拉伯人( )
A.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B. 是文明的传播者 C. 建立了庞大帝国 D. 热衷于对外征服
1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 “认识你自己”,强调通过对话引导人们思考道德问题。他的思想( )
A.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B. 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源头
C. 提出了 “原子论” 的观点 D. 总结了自然科学成就
14.拜占庭帝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融合了希腊罗马的穹顶结构与西亚的装饰风格,内部镶嵌着来自欧亚各地的彩色马赛克。这体现了拜占庭文化( )
A. 封闭保守的特点 B. 兼收并蓄的特点 C. 以宗教为核心 D. 领先世界的水平
15.12 世纪的巴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与领主达成协议:“市民每年缴纳 300 金币作为赎金,领主不得随意征税,不得干涉市民的商业活动。” 这一事件反映了西欧( )
A. 城市兴起推动社会变革 B. 封建等级制度瓦解
C. 市民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 王权得到空前加强
二、辨析改错(6分)
16.艺术是文明的载体之一,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辨别下列解说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右图为古埃及壁画(描绘农民农耕场景),该壁画可直接证明古埃及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为古罗马元老院议事场景图,图中机构在罗马帝国时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是民主政治的核心。(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西欧庄园土地分布图(标注直领地与份地),图中份地需佃户缴纳货币地租方可获得。(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共2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多山,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种地理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同时,众多的港湾为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 摘编自(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4 分)
材料二:古希腊的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组成的小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城邦之间相对独立,很少有统一的政权出现。
——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6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 “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 1/3 到 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 “份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英)艾琳 鲍尔《中世纪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庄园土地的构成及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6 分)
材料二: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 摘编自刘元宝《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庄园法庭的职能及历史价值。(6分)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大题 1 小题,12 分)
19.某校九年级历史小组以 “古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课本知识完成任务。
任务一:文明起源 —— 寻大河与文明的渊源
(1)结合课本知识,填写下表(2 分):
古代文明 发源地(河流) 文明成就(举一例)
古巴比伦文明 ①__________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②__________
任务二:制度比较 —— 探古代的治理方式
(2)对比课本中 “种姓制度” 与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的内容,完成下表(5 分):
制度 核心特征 影响
种姓制度 等级森严,职业世袭,不同种姓之间禁止通婚 ③__________(2分)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④__________(3分)
任务三:文化传播 —— 述文明的交流互鉴
结合课本中 “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 的内容,从 “文化传承与影响” 的角度,撰写 150 字左右的短文,说明古代文化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5 分)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检测(一)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作答时间60分钟。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
1.B 解析:材料核心是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源于对尼罗河泛滥周期的观察,即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A 项未体现历法制定;C 项 “领先世界几千年” 无材料支撑;D 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故选 B。
2.B 解析:从劳工数量减少、工程规模缩小可推知,中王国时期法老调动资源的能力下降,王权逐渐削弱。A 项与石块重量减轻无直接关联;C、D 项无数据支撑,故选 B。
3.B 解析:法典对奴隶的严苛惩罚,直接体现了对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维护,这是其核心目的。A 项是表象;C 项非本质;D 项未体现奴隶的财产属性,故选 B。
4.C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的以肤色为基础、等级森严且职业世袭的制度是种姓制度。A 项是中国古代制度;B 项是古希腊制度;D 项是西欧中世纪制度,故选 C。
5.B 解析:“面积狭小”“半天走遍全境” 等描述,直接体现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典型特征。A、C、D 项与材料描述不符,故选 B。
6.B 解析:贫苦公民因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参与公职,说明雅典民主仅局限于少数富裕公民,存在明显局限性。A 项不符合史实;C、D 项非材料核心,故选 B。
7.B 解析:不同文明区域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核心成果,体现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A 项排除古希腊海洋文明;C 项非所有文明核心;D 项无材料依据,故选 B。
8.B 解析:该文献为《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明确法律条文,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A 项对应屋大维时期;C 项 “消除” 表述绝对;D 项未体现,故选 B。
9.C 解析: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关系的核心纽带是土地,封君赐地与封臣效忠形成双向义务。A、B、D 项非主要纽带,故选 C。
10.A 解析:庄园的管理规则及处罚规定由庄园法庭制定和执行。B、C 项是罗马法律;D 项适用于城市,故选 A。
11.C 解析:2 世纪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规模,地中海成为 “内湖”,处于帝国鼎盛时期。A、B 项早于该时期;D 项始于 395 年,故选 C。
12.B 解析:阿拉伯人传播印度计数法和希腊哲学,凸显其在文明交流中的传播者角色。A 项 “创造” 表述错误;C、D 项无材料支撑,故选 B。
13.B 解析:苏格拉底的 “认识你自己” 等思想为西方哲学发展奠定基础,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源头。A 项时间不符;C 项是德谟克利特观点;D 项是亚里士多德贡献,故选 B。
14.B 解析:融合希腊罗马建筑结构与西亚装饰风格,体现了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A 项与 “融合” 特征相悖;C、D 项非材料核心,故选 B。
15.A 解析:市民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反映出城市兴起对封建关系的冲击,推动社会变革。B 项 “瓦解” 表述绝对;C 项 “完全摆脱” 不符合史实;D 项无体现,故选 A。
二、
16.(1)× 改正:“种姓制度” 改为 “农业生产状况”(或 “古埃及” 改为 “古印度”)
(2)× 改正:“罗马帝国时期” 改为 “罗马共和国时期”
(3)× 改正:“货币地租” 改为 “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三、
17.(1)特点:多山,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不利于粮食种植,利于经济作物生长。(4 分)
(2)影响:促进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展;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格局;推动独立自主的城邦文化形成;为民主政治产生提供地理基础。(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8.(1)构成:直领地和份地(2 分)。条件: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4 分)。
(2)职能:审理佃户纠纷;裁决违反庄园规则的行为(2 分)。价值:维护庄园公共秩序;一定程度上平衡领主与佃户的利益关系(2 分)。
四、
19.(1)①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1 分);②佛教(或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等,任举一例即可)(1 分)
(2)③严重阻碍印度社会发展,加剧社会不平等(2 分);④形成封建等级秩序,初期维护社会稳定,后期阻碍中央集权发展(3 分)
(3)示例: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哲学为西方哲学奠定基础,人文精神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奠定近代西方法律体系框架。此外,古希腊雕塑、罗马建筑风格被近代西方广泛借鉴。这些文化遗产推动了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与制度建设。(围绕 “传承与影响”,结合知识点,语句通顺,150 字左右,5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