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距离地表约400km,外部温度高低交替,最高温度达到200℃,最低温度达到-120℃。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见大量流星划过天幕 B.使用哑铃健身
C.运动后汗水不能直流 D.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2.空间站外部温差大的直接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较近 B.月球体积、质量较小
C.大气层稀薄 D.距离地球较远
2025年2月底3月初发生了“七星连珠”现象,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夜空中近似排成直线。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肉眼仅能直接观测到金星、火星、木星三颗较亮行星。下图为此次七星连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构成此次“七星连珠”的七颗行星所属的最小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4.七星能形成视觉“连珠”的直接原因是行星( )
A.公转方向相同 B.公转周期一致 C.轨道近似共面 D.自转速度相近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
A.核聚变反应 B.核裂变反应 C.化学反应 D.电能转化
6.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
A.北京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煤的形成 D.海水蒸发
下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及其对应太阳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太阳大气层名称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正确的是( )
A.甲-光球层,Q-太阳风 B.乙-色球层,N-耀斑
C.乙-光球层,M-黑子 D.丙-日冕层,P-日珥
9.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③挪威夜空欣赏极光 ④指南针指向出现异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英国天文学家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下图为太阳黑子“蝴蝶”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前后两个太阳黑子“蝴蝶”出现时间间隔大约为( )
A.5.5年 B.11年 C.16.5年 D.22年
11.当“蝴蝶”翩翩起舞时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有( )
A.导致地表温度明显增加 B.海南可以观测到极光现象
C.直接导致作物停止生长 D.干扰天宫空间站与地面通信
H山是兀立于广袤原野上的一座孤立的土质山丘,地层连续,极具科考价值。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下部以云杉、冷杉花粉化石为主,还有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①地层形成时期可能是( )
A.泥盆纪 B.白垩纪
C.第四纪 D.二叠纪
13.与②地层下部形成时期相比,上部形成时期的气候较( )
A.冷湿 B.干冷 C.暖湿 D.干暖
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早期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形成的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丁乙丙甲 B.丁乙甲丙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
15.与图中甲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最为繁盛的植物是(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
16.对以上地质时代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时代是地质历史上主要的金属成矿期 B.乙时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C.丙时代末期出现气候冷暖交替变化 D.丁时代开启地球“生命大爆发”
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18.图中各圈层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物质通过降水进入②圈层
B.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供氧
C.③圈层有机物会在④圈层中分解
D.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水汽蒸发
大气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读“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
体积(%) 78.09 20.95 0.93 0.03 极少
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
19.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
20.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冬季某地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地M的高度最可能为( )
A.9km B.12km C.13km D.17km
22.甲高度以下空气( )
A.污染物扩散比较快 B.空气垂直运动受阻
C.寒潮活动比较频繁 D.空气的质量比较好
23.由甲到M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增加 B.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
C.太阳辐射减少 D.地面辐射强度变弱
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北斗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I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I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在II层中沐浴阳光不会损伤皮肤
二、综合题
26.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表是地球和火星的部分物理性质统计表。
自转周期(地球=1) 表面温度(K) 大气特征
地球 1.00 288 以氮气、氧气为主的大气
火星 1.03 210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1)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行星,结合图表说明原因。
(2)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等威胁,有人认为应加快探索宜居星球的步伐,寻找新的家园。也有人认为应放缓探索步伐,将更多精力用于保护地球家园,你赞同哪个观点,并阐明理由。
27.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年地表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m2年)。
材料四: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 代和 代;然而,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会加剧环境污染与碳排放,因此,开发太阳辐射能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主要优点有 。
(2)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外,还有哪些?(至少列举三例)
(3)中国年地表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并简述该地形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29.59°N,102.08°E。下图为根据地震波划分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右图中表示横波的是: (选填A或B)。地震预警装置就是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差,图中 波(选填A或B)先到达地面。
(2)此次泸定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地核/地幔/地壳),它与 组成岩石圈。
(3)左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 ,乙 。
(4)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填选项),请说明判断理由: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A D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B C B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C D
26.(1)火星距离生命宜居带较近,表面温度与地球较接近;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温度的变化幅度较适宜等。
(2)加快:从地球资源环境、人类探索宇宙能力的提高、人造天体带来的安全威胁和探索宇宙意义等方面回答。
或放缓:可从搬离的困难性、地球的特殊性和一定时间内发现宜居星球可能性小。
27.(1) 古生代 中生代 无污染,几乎无碳排放。
(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建筑。
(3) 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
28.(1) B A
(2) 地壳 上地幔顶部
(3)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4) ① 横波消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