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B 3.C 4.C 5.D 6.A 7.D 8.C 9.C 10.C 11.C 12.B
13.D 14.C 15.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16.(1)原因:各诸侯国重视农业生产;农家学的总结与推广(农业专门著作的推动);冶铁技术的发展(铸铁冶炼和柔化技术的发明,促进了铁农具的普及);土地制度的变革(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推动农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推动了人口增长;为后世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7.(1)特点: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传播抗战进步文化;组织性强;形式多样;动员范围广;关注现实;服务于全民族抗战;社会影响广泛。(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意义:促进文化界抗日力量联合;为抗战胜利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的传播;加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为抗日战争做舆论宣传;培养了家国情怀;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
18.特点:体育事业从展示国力转向提升国民体质;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重视体育,符合国家需求;从专业竞技走向大众,普及性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市场化与体系化。(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
19.(1)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经济的发展为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国人文化水平较高且善于向外国学习;国家凝聚力较强;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启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治妥协;国家支持是政治变革的重要保障;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政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0.(1)信息1:“刻考卷卖”现象:明清时期印刷业的发展或科举制的僵化(或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2分)
信息2:“杭州与山东、河南跨区域贸易”现象:明清时期长途贩运的发展(或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2分)
(2)价值: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分)但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虚构性,需与其他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印证。(2分)试卷类型:B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
回答选择题前,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二里头陶质酒礼器中的鬻、盃与爵都是以大汶口一山东龙山文化的弩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玉璋等礼器也源自山东龙山文化。这些二里头文化的陶岙、爵等礼器,后来在长江流域、黄河上游等地皆有发现,玉璋也见于四川盆地、红河三角洲等地。这可说明
A.南北经济存在差异 B.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二里头周边贸易网络发达
2.《左传》记载,晋献公欲娶戎狄之女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弗听”,后晋国大乱;齐相崔杼违反同姓不婚的禁忌,欲娶棠姜为妻,“(卜之)凶,无所归也,弗听”,后家破人亡。《左传》的这类历史叙事
A.强化了神权政治传统 B.凸显了道德礼仪规范
C.反映了新兴阶级诉求 D.催生了天人合一思想
3.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下令迁徙数十万贫民充实河套以南地区;第二年,在适合畜牧北方边县将种马借给牧民三年以繁衍马匹,并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第三年,派遣数十万士卒在北方边郡戍田。这些措施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B.扩大农耕区域增加财政收入
C.集聚国家力量解决北方边患 D.建设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4.唐朝前期,实行“乐住”之制,“畿内诸州不得乐住畿外,京兆、河南府不得住余州。其京城县不得住余县,有军府州不得住无军府州“居狭乡(授田不足)者,听其从宽(授田足);居远者,听其从近;居轻役之地者,听其从重”。这些规定旨在
A.维护君主专制 B.保障财政收入
C.稳定社会秩序 D.调整赋税制度
5.苏轼自觉将禅学思想渗透进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之中。黄庭坚不仅作诗“多用释氏语”,而且善于将禅家的“机锋”手法加入孟子的句法之中,形成独特的“山谷体”。这说明宋代文学
A.深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 B.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C.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D.在文化碰撞中得到发展
6.李鸿章在1872年奏设轮船招商局时所设计的体制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总商。”后来他又补充说,轮船招商局“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这表明
A.政府试图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以官商结合破解了求富难题 D.官督商办成为主流经营方式
7.上海福新面粉厂生产的面粉在1915—1921年间远销西欧,1921年英国经济恢复后即借口福新面粉掺有杂质禁止输入。1922年以后,欧美列强各国的面粉大量输入中国,中国面粉由出超转为入超。这可用于说明中国
A.工业技术革新相对落后 B.对外贸易面临严重的关税壁垒
C.工业结构出现优化契机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环境不稳定
8.193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远东前线》一书中描述上一年在上海街头所见:“人民大众开始崇拜这些敢于笑对生死的南方青年士兵。当我看到一个熟识的、本来很娇气的、喜欢唱歌的中国女孩来到前线抬担架的时候,我发现中国终于被某种东西震醒了!”这一场景反映出
A.国民政府调整内外政策 B.全面抗战路线影响深远
C.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D.国际舆论广泛支持中国
9.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组织观察日食,帮助学员和群众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研究会还参加纺织、军事、地质采矿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后,医药、农学、机电等专门学会陆续成立并开展研究。上述科学实践活动
A.反映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 B.体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C.支持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D.推动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0.下表为1982~1991年我国商标注册的相关数据,这一变化得益于
时间 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单位:件) 有效注册商标(单位:件)
1982年 18565 84047
1991年 67604 318915
A.国家政策的直接推动 B.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C.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D.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
11.在埃及早期大量墓葬和岩石绘画中,有描绘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风格的船、符号和人物;复杂稳定的墓葬建筑方法明显地拷贝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这反映出上古时期
A.北非与西亚社会形态相同 B.埃及未能形成独立的文明体
C.世界早期文明交流的状况 D.西亚是世界农业文明的源头
12.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特许状规定的自治权力是城市居民共同拥有的。新兴的城市贵族阶层出现后,积极追求政治控制权,一些城市市民逐渐丧失平等的政治权利以及选举官员的自由,城市权利失去了它的团体性质,而成为单个“贵族”门第所占据的世袭财产。这种变化源于
A.特许状存在着漏洞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市民阶层加速分化 D.封建势力持续壮大
13.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以启蒙运动的重要成果为基础,拟定了在法国设立大型国立公共博物馆的计划,此计划在法国革命期间部分付诸实施。1793年,法国建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卢浮宫的国立博物馆也在此时正式开放。这体现了
A.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 B.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C.狄德罗是法国大革命的见证者 D.启蒙运动对文化的传承
14.1831年,英国工人在《人民之声报》上宣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他们是生产过程中的神经和灵魂,因而又是国家的神经和灵魂。”可见,此时英国工人
A.发现了自身贫困的根源 B.意识到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C.已具备自发的阶级意识 D.呼吁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
15.1972年,尼克松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美苏双方在贷款、粮食买卖、技术转让等方面,都有明显进展。尼克松更是说道:“当苏联人企图在国际上从事冒险活动的时候,他们至少得把这些关系列入总的损益表上权衡一下。”据此可知,当时
A.美国的冷战举措更趋隐蔽 B.经济利益主导美国外交
C.马歇尔计划应用范围扩大 D.美苏共建新型国际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农学家致力于土地利用、耕作栽培、掌握农时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为战国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汉书·艺文志》记载,这一时期已有农业专门著作《神农》20篇和《野老》10篇。战国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便是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随着铸铁冶炼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加上铁矿的开发和冶铁手工业的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铁农具已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摘编自丁斌《战国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供求关系和博弈分析》
材料二 汉代新农具的种类较多,有耦犁、三脚耧车、翻车、舂谷机械,即水碓、风扇车等,涉及垦耕、播种、灌溉、加工和清洁等方面。我们从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从地方到中央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这使得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推广,正如《齐民要术》中指出:“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
——摘编自董守贤《从汉代新农具的推广看汉代农业进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科技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构建文化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文化运动发展。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主导出版了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报纸《救亡日报》;11月,帮助新闻工作者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并出版《新闻记者》月刊,广泛团结爱国记者。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出版发行阵地,大量印刷发行马列著作、中共领导人言论集及相关进步书刊,传播抗战进步文化思想。
华东、华北大片地区沦陷后,各地文艺工作者汇聚于武汉。1938年3月,在共产党人阳翰笙提议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正式成立,吸纳了郭沫若、老舍、茅盾等大批爱国进步文艺家,形成了文艺界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文艺工作者突破书斋局限,深入前线、后方及民众生活,聚焦战场血战、敌后斗争、难民苦难等现实,创作大量报告文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抗日文化运动使群众的抗战感情、思想、意志,借文化的传播而联合并提高起来,结成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文化运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文化运动的意义。(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的任务是“摘帽子”(“东亚病夫”)和“破封锁”,国家需要体育促进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如1971年的“乒乓外交”、1981—1986年女排五连冠,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以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等市场的发展,初步构建了面向大众、以服务消费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场地建设,让村村、乡乡、县县都可以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摘编自李树旺、金子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新价值与新路向》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发展的特点。(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日本长期实行二元统治体制,统治之名与统治之实相分离。幕府统治末年,传统的政治结构在加强国防对付外侮方面已无能为力,因而引发了一场争夺国家统治权力的斗争。在“尊王”的旗帜下,中下级武士拥戴天皇执政,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明治政府建立伊始,便通过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改革兵制,将行政、军事权力收归中央。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由于政府对经济控制的放松,为商人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因此日本在发展市场和贸易网、实行生产专业化和地区内协作方面已比较先进。日本早在德川幕府时期,一般人民的识字率就相当高,同时日本自古就有向外国学习的传统,从而对西学的排斥不甚激烈,也不存在对文化的垄断现象。日本是单一民族,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他们对于皇室的尊崇忠爱之情具有宗教般的信仰,把天皇视为维系民族团结的象征。
——摘编自高旺《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明治维新给你带来的启示。(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小说中的历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杰出长篇讽刺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主要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如表节选了部分章回情节。
章回 情节 备注
第18回 (杭州)文瀚楼店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 书中记载了一种职业叫“时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选家”。书坊为编选时文集,会聘请熟悉科举考试规则、却屡试不第的文人住在书坊楼上,供应食宿,并付给酬劳。
(1)根据上表,提取章回情节里的两则信息,并分别指出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4分)
(2)如何客观认识小说的史料价值?(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