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定时训练(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定时训练(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氯元素有毒,禁入口中
D.“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
2.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正极,丙为阴极
B.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KOH溶液的质量分数:
D.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上每消耗22.4 L气体时,理论上有4 mol 移入阴极区
3.硫代硫酸钠()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歧化反应:。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B.每生成32g S,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C.1mol 固体中含有离子的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22.4L 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4.菠菜中富含铁元素,欲测定菠菜中铁元素含量,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下述四步对应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称量 灼烧 酸溶 过滤
A.A B.B C.C D.D
5.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补血口服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该补血口服液中一定含有
B 将溶液加热到,用传感器监测溶液变化 溶液的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C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然后再加入少量苯 有机层呈橙红色 氧化性:
D 向两支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 加入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加入溶液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
A.A B.B C.C D.D
6.一定条件下,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容器容积)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Q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和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p+q B.c(P):b>2a
C.压强:2p(b)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滴入足量的溶液中:
B.氯气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
C.足量稀盐酸加入CuS中:
D.足量醋酸溶液滴入溶液中:
8.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
B.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将酯蒸出
C.工业合成氨选择500℃左右的条件进行
D.锌片与稀H2SO4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促进H2的产生
9.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重要化工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中除不溶性杂质外还有硅酸
B.氧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萃取分液后分液漏斗的液体全部由下口放出到两个不同烧杯中以便分离
D.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可以边搅拌边加入MgO以调节pH
10.含氯元素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质量的乙的消毒效率比甲的高
B.可存在甲→戊→已→甲的循环转化关系
C.加热氯化铜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
D.戊→己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1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B.、、、
C.、、、 D.、、、
12.已知催化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催化历程中有参与。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的速率常数大于步骤②
B.反应历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催化历程中,仅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D.步骤②的热化学方程为:
13.某科研小组利用如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 。T℃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2mol CO,保持温度不变,5min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0~5min内,
D.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2mol NO和2mol CO,重新达到平衡时,
14.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得乙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
B.反应历程中能量最高的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提高乙炔的平衡转化率
D.决速步骤的反应为
二、多选题
15.四甲基氢氧化铵[]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c、d、e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为电源正极
B.标准状况下制备0.75mol ,a、b两极共产生16.8L气体
C.c为阳离子交换膜,e为阴离子交换膜
D.b极电极反应式:
三、填空题
16.六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装有以下稀溶液:①、②、③、④、⑤、⑥NaOH。
(1)某同学想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用试管取少量上述溶液进行两两混合试验而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他能成功吗? (填“能”或“不能”)。
(2)试验中发现,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 (填序号);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后的时间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现象为 。
(3)鉴别后,该同学又用做了三个体现还原性的实验,每次加入上述两种已鉴别的物质与混合。试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际上实验室配制的溶液保存时间不宜过长,短期保存时可在溶液配制时加入少量的上述 (填序号)防止水解,若能再加上 (填物质名称)效果会更好。实验室由溶液得到晶体的实验操作为 。
17.如图1所示,A为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B为浸透饱和硫酸钠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见图。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则电源a端为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c端出现的现象是 。
(3)D装置中有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的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标况下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原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t2时所得溶液的pH= 。(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忽略不计)
(4)若C装置中溶液为AgNO3且足量,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解结束后,为了使溶液恢复原样,则可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
四、解答题
18.航天飞行员的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装置Ⅰ的作用是 。
(2)装置Ⅱ是与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不写反应条件)。
(3)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的来源是和,宇航员每天消耗28mol ,呼出23mol ,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 mol。
(4)以下是另一种将转化为的实验设想:
上述设想优点是:①吸收航天器中宇航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产生氧气以供呼吸;② 。
(5)某同学根据Mg与反应原理,推测钠也应能在中燃烧。为了确定其生成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请你参与以下研究过程。该同学按实验要求,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溶液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装置4中的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指导老师认为,不仅要检验残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钠,还要检验其中是否有氧化钠和碳。当确认钠充分反应后,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装置4中得到的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碳: 。
19.红矾钠(重铬酸钠:,橙红色晶体)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和皮革工业中作助剂,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用作氧化剂,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含少量和)按以下过程来制取红钒钠。
(1)步骤Ⅰ的反应有:,反应中每生成1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原料中加入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分解产生,与某些杂质反应形成炉渣
B.分解时放出大量热量,提高煅烧温度
C.分解产生从下而上穿过,使得炉料翻滚,使原料充分、快速被煅烧氧化
(2)浸取液中含有铝和硅的化合物,步骤Ⅲ过滤前要用稀将浸取液的调至7~8,并煮沸除去铝和硅的化合物,其中除去铝的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如图是和的溶解度曲线:据此,步骤Ⅴ操作的方法是:将Ⅴ所得溶液 (填操作方法),趁热过滤得到的晶体是 (填化学式);然后将所得溶液 (填操作方法)得到的晶体是 。
2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汽车尾气排放时容易发生以下反应:
①N2(g)+O2(g) 2NO(g) △H1= a kJ·mol-1
②CO(g)+1/2 O2(g) CO2(g) △H2= c kJ·mol-1
③2CO(g)+2NO(g) N2(g)+2CO2(g)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 。
(3)能说明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C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CO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4)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发生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此时n(CO)=xmol,n(NO)=2xmol,n(N2)=ymol,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为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再向容器中充入ymolCO2和xmolNO,则此时v(正) (填“>”、“<”或“=”)v(逆)。
(5)烟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C2H4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Cu2+负载量对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它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约为 ,Cu2+负载量为 。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D
6.D
7.D
8.B
9.C
10.D
11.C
12.B
13.BD
14.B
15.BC
16.(1)能
(2) ⑤⑥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3)
(4) ② 铁粉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17.(1)
(2) 负 c端试纸变红
(3) 0.1 1
(4) 4Ag++2H2O4Ag+O2↑+4H+ Ag2O或Ag2CO3
18.(1)吸收并分离座舱中废气里的 CO2 和 H2O,净化后的空气(主要是 O2和 N2)返回座舱
(2)2H2+CO2=2H2O+C
(3)10
(4)使所需的中间产物(如 Mg、Cl2 等)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减少航天器对外部物质的依赖
(5) 2Na+2CO2Na2CO3+CO 4Na+3CO22Na2CO3+C 将装置4中固体加足量水,有不溶黑色固体,则生成物中有C
19.(1) 3.5 AC
(2)
(3)
(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
20.(1)2b-a
(2)
(3)CD
(4) =
(5) 350℃(300~400℃之间)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