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怀仁大地高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 B. 氧气和臭氧
C. 红磷和白磷 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胶体与溶液一定是液态
B. 胶体粒子能通过半透膜,不能通过滤纸
C. 溶液、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D. 胶体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王水、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4.2024年8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号”完成了第300次下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属于纯净物
B.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
C. 铝合金制品的表面总是覆盖着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是否能通过滤纸
C.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6.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钢铁的锈蚀 B. 溶洞的形成 C. 钠块切开后,切面很快变暗 D. 食物的腐败
7.下列物质间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 SO2→S B. H2S→H2SO4 C. Na2SO3→SO2 D. NO2→NO
8.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的变化 B. 氧化剂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 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不同的物质 D.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一定不是同种元素
9.根据反应
①Fe+Cu2+═Fe2++Cu ②2Fe3++Cu═Cu2++2Fe2+;
③2Fe2++Cl2═2Fe3++2Cl- ④HClO+H++Cl-═Cl2+H2O
可以判断出各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O>Cl2>Fe3+>Cu2+>Fe2+ B. Cl2>HClO>Fe3+>Cu2+>Fe2+
C. Cl2>Fe3+>HClO>Cu2+>Fe2+ D. HClO>Cl2>Cu2+>Fe3+>Fe2+.
10.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1.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 无明显现象 B. 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红
C. 金属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 D. 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
12.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铁生锈 B.食物的腐败 C.燃放鞭炮 D.用醋除水垢
13.反应KClO +6HCl(浓)=KCl+3Cl ↑ + 3H O中,氧化剂是:
A.KC1O B.HCl C.KCl D.Cl
14.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6+14H+= 2R + + 3Cl ↑ + 7H O,从而可知在中,R的化合价是: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5题~第18题四个大题,共58分。
15.(17分)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1)起初,人们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纯碱,但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纯碱的化学式为 _____。
(2)1861年,“索尔维制碱法”问世,该方法是在用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工业废气时意外发现的,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为 _____(填标号)。
A.Cl2 B.NH3 C.SO2 D.CO2
(3)“侯氏制碱法”由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是“索尔维制碱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至今仍为全世界广泛采用。
①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侯氏制碱法中先通_____(化学名称)再通_____(化学名称)。
③上述流程中X物质是 _____(填化学式)。
④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_____(填“Ⅰ”或“Ⅱ”)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16.(14分)钠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可用石蜡封存。实验室少量Na保存于 _____中。
(2)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价。
(3)NaHCO3和Na2CO3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盐。在实验室里若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采用最佳的除杂方法,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Na2O2可作氧气的来源物质。
①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
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Mn2++_____Na++_____O2↑+_____
补全方程式并配平,该反应说明Na2O2具有 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漂白性”)。
17.(15分)储氢碳纳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K2Cr2O7+3C+8H2SO4=2Cr2(SO4)3+2M+8H2O+3CO2↑。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生成物M是 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填元素符号)。
(3)该反应中,K2Cr2O7表现出 _____(填“氧化性”或者“还原性”)。
(4)H2SO4在该反应中表现出 _____(填字母)。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 C.酸性和氧化性 D.酸性和还原性
(5)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 __。(3分)
(6)每生成2个水分子,转移 _____个电子。
18.(12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高铁酸钠(Na FeO )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2Fe(OH) +4NaOH+3NaC1O=2Na FeO +3NaCl+5H O。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②当反应中有1个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个。
(2)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 + 5NaHSO = 3NaHSO + 2Na SO + I +H O。
①反应中 元素被还原, 发生氧化反应。
②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试卷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 【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C
15.(除标注外,每空2分)【答案】(1)Na2CO3;(2)BD;(3)①NH3+CO2+NaCl2+H2O═NaHCO3↓+NH4Cl(3分);② 氨气,二氧化碳③CO2④Ⅰ;过滤
【解析】反应原理是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然后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生成碳酸氢钠的晶体和氯化铵,煅烧炉中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循环Ⅱ为二氧化碳循环,因为氯化钠最后剩余在母液中,所以循环Ⅰ是氯化钠的循环,据此解答。
解:(1)碳酸钠的俗名为纯碱,因此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Na2CO3;
(2)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主要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显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故答案为:BD;BD
(3)①从流程中可以看出,沉淀池中加入的反应物有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分析,生成物有碳酸氢钠、氯化铵,反应物还有水,所以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3+CO2+NaCl2+H2O═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3+CO2+NaCl2+H2O═NaHCO3↓+NH4Cl;
② 氨气,二氧化碳
③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循环使用的X物质是CO2,
故答案为:CO2;
④因为氯化钠最后剩余在母液中,所以循环I是氯化钠的循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固液分离采用过滤法,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过滤,
故答案为:Ⅰ;过滤。
16.【答案】(1)煤油;(2)-1;(3)CO2+H2O+=2;(4)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5)5.0;(6)AD;(7)2Na2O2+2CO2=2Na2CO3+O2;(8)2;(9)5;(10)16H+;(11)2;(12)10;(13)5;(14)8H2O;(15)还原性;
【解析】(1)钠易和氧气、水发生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
(2)NaH中钠元素化合价+1价,得到氢元素的化合价;
(3)在实验室里若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采用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锰元素化合价+7价降低到+2价,氧元素化合价-1价升高到0价,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得到反应离子方程式。
解:(1)Na可用石蜡封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实验室少量Na保存于煤油中,避免和空气接触反应,
故答案为:煤油;
(2)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1;
(3)在实验室里若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采用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
故答案为:CO2+H2O+=2;
(4)①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锰元素化合价+7价降低到+2价,氧元素化合价-1价升高到0价,电子守恒得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5Na2O2+16H+=2Mn2++10Na++5O2↑+8H2O,反应说明Na2O2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2;5;16H+;2;10;5;8H2O;还原性。
17.【答案】(1)K2SO4;(2)C;(3)Cr;(4)氧化性;(5)A;(6);(7)3;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M为硫酸钾;
(2)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重铬酸钾做氧化剂,铬元素被还原;
(3)重铬酸钾表现出氧化性;
(4)硫酸在反应中只表现酸性,没有化合价变化;
(5)反应中碳失去电子,转移铬元素,用单线桥表示为;
(6)该反应中每生成8个水,转移12个电子,故每生成2个水,转移3个电子。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M为硫酸钾,
故答案为:K2SO4;
(2)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重铬酸钾做氧化剂,铬元素被还原,
故答案为:C;Cr;
(3)重铬酸钾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K2Cr2O7表现出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性;
(4)硫酸在反应中只表现酸性,没有化合价变化,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5)反应中碳失去电子,转移铬元素,用单线桥表示为,
故答案为:;
(6)该反应中每生成8个水,转移12个电子,故每生成2个水,转移3个电子,
故答案为:3。
18【答案】怀仁大地高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
贴条形码区
) (


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答题卡
(
班 级
) (
________________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4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 [/]
)
(
选择题
(用2B铅笔填涂)
)
(
选择题(
42分

) (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
1
[ A ] [ B ] [ C ] [ D ]
1
2
[ A ] [ B ] [ C ] [ D ]
1
3
[ A ] [ B ] [ C ] [ D ]
1
4
[ A ] [ B ] [ C ] [ D ]
)
(
选择题
(用2B铅笔填涂)
)
(
非选择题
(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
(
15
.
(17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
(3)

(3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
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6
.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
(3)
(4)


_____
+_____Na
2
O
2
+_____═_____Mn
2+
+_____Na
+
+_____O
2
↑+_____

4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
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8. (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3分)

(2)


(3分)
) (
17
.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
(3)
(4)
(5)
(3分)
(6)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
区域的答案无效
)
高一化学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