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空气氧气--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 空气氧气--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下面哪个气体是稀有气体
A.氦气 B.氮气 C.氯气 D.氧气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3.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空气中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D.空气污染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6.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③④①②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7.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8.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9.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10.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11.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A.无色无味 B.密度与空气接近 C.熔沸点低 D.化学性质不活泼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镁带
1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D.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6.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
A.制取 B.干燥
C.收集 D.验满
1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放出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
18.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
19.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_______。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
2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F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除选D外,还可以选_______。
21.某同学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下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实验步骤:
①用排水法收集好一瓶氧气。②………………
③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④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根据实验操作,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具体操作为_______。
(2)步骤③操作中,最好是将烧红的木炭由瓶口缓慢插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一实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3)步骤④操作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酒精(化学式C2H5OH)和木炭都是常用的燃料,若取相同质量的C2H5OH和C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两者中消耗O2的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填“C2H5OH”或“C”)。
22.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O2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分解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KClO3分解法: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装置;
(3)H2O2分解法:常温下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MnO2,则M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O2,体现了O2___________的性质;
(5)已知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为___________(填“先”或“后”)蒸发出来的气体。
2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蒸发时需铁架台和______(填序号),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2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某小组选取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端(填“m”或“n”)通入。
25.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常用______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______(填名称)
26.如图所示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
27.某兴趣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剩余固体,实验过程表示如下。
(1)上述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计算所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 。
28.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假定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产生的氧气全部逸出,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请分析并计算:
(1)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若测得上述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为59.8g,根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知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应为 g。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A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氮气、氯气、氧气不属于。
2 C 洁净空气是混合物;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食品因与氧气缓慢氧化变质,C正确。
3 B 发展燃煤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低碳理念;限制燃放烟花、分类处理垃圾、倡导公交出行均符合。
4 D 空气污染会造成臭氧层空洞,D错误;氮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21%,稀有气体用途广泛,A、B、C正确。
5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 )。
6 A 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由小到大: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氧气(21%)、氮气(78%),即③④①②。
7 C 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沙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属于。
8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9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能供给呼吸;氮气用于制造硝酸是因为含氮元素;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无关;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制航标灯,D正确。
10 A 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白磷着火点较高,无法自燃;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说明有金属资源;火星大气与空气组成不同;火星地表温度低,存在固态水,A正确。
11 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12 D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黑色,D正确。
13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镁带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 D 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D错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稀有气体可制霓虹灯,A、B、C正确。
15 C 浓盐酸瓶口冒白雾;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丝伸入氧气中需点燃才剧烈燃烧,C正确。
16 D 氧气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错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正确,浓硫酸干燥氧气(长进短出)正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长进短出正确,A、B、C正确。
17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O )。
18 B 氧气不易溶于水,B错误;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贮存在钢瓶中,A、C、D正确。
二、填空题及实验题答案及解析
19(1) 长颈漏斗;密度比空气大;排尽瓶内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仪器a是长颈漏斗;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需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导管接近瓶底可排尽空气。
(2) 火柴快燃尽;铁丝碰到集气瓶内壁 火柴快燃尽时伸入可防止火柴消耗过多氧气;铁丝碰到瓶壁会导致集气瓶炸裂。
20.(1) 集气瓶 仪器①是集气瓶。
(2) A;2KMnO = K MnO + MnO + O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选A;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 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S + O SO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水可吸收;反应方程式为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5) B;E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选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还可选向下排空气法(E)。
21.(1) 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上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需在水下盖玻璃片,防止氧气逸出。
(2) 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防止氧气受热逸出 缓慢插入可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
(3) Ca(OH) + CO = CaCO ↓ + H 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4) C H OH 相同质量的乙醇和碳燃烧,乙醇消耗氧气较少。
22.(1) 2KMnO = K MnO + MnO + O ↑
(2) A 氯酸钾分解是固体加热型,选A。
(3) 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4)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排水法收集氧气体现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5) 后 氧气沸点比氮气高,氮气先蒸发,氧气后蒸发。
23.(1) 2KClO = 2KCl + 3O ↑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 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在水下盖玻璃片,防止氧气逸出。
(3) 玻璃棒;H;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蒸发需铁架台和蒸发皿(H);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 c 氯化钾可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
24.(1) 分液漏斗 仪器a是分液漏斗。
(2) 2H O 2H O + O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 h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时应从h端通入。
25.(1) 外焰 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热。
(2) 2H O 2H O + O ↑;B、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制取干燥氧气选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B)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
(3)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铁丝燃烧时,水可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4) 澄清石灰水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26.(1) S + O SO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3) 大于 毛玻璃片不脱落,说明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
27.(1) 分解反应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2) 26.5g 设氯酸钾质量为x,根据氯化钾质量(100.0g×14.9%=14.9g),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得x=24.5g,混合物总质量=24.5g+8.0g=32.5g。
28.(1) 1.4g 过氧化氢质量=60.0g×5%=3.0g,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x≈1.4g。
(2) 1.6 反应前总质量=60.0g+二氧化锰质量,反应后总质量=59.8g,根据质量守恒,氧气质量=60.0g+二氧化锰质量-59.8g,由(1)知氧气质量≈1.4g,故二氧化锰质量=59.8g+1.4g-60.0g=1.2g?(此处可能题干数据或计算有误,若按质量守恒,反应前总质量=60.0g+MnO 质量,反应后=59.8g,氧气质量=60.0g+MnO 质量-59.8g,结合(1)中氧气质量1.4g,可得MnO 质量=1.2g。但原答案若为1.6g,可能题干数据有差异,建议重新核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