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曹操观“沧海”的地点及海域最可能是( )
A.甲、黄海 B.乙、渤海 C.丙、东海 D.丁、南海
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春 B.乙省的简称是晋
C.丙省临渤海和黄海 D.丁省隔海和台湾省相望
读图,回答问题。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 )
A.琼、粤、台、黔 B.台、闽、贵、云
C.台、粤、桂、滇 D.滇、桂、粤、台
4.和图中ABC三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A国家相比,我国气候更温暖 B.与B国家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C.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D.与C国家相比,我国陆上疆界更长
如图为我国第六次(2010年)和第七次(2020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B.青壮年人口比重不变
C.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6.图中所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可能带来( )
A.粮食需求锐减 B.男女比例失衡
C.经济发展停滞 D.赡养负担加重
7.“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银发经济”的兴起将明显带动的行业是( )
A.证券投资 B.交通通讯 C.养老护理 D.建筑房产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提示: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100人/km2 人口稀疏区:人口密度<10人/km2
8.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
9.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如图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省级行政区域的序号与其简称匹配正确的是( )
A.①—新 B.②—晋 C.③—冀 D.④—湘
11.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正确的是( )
A.山脉a北侧—青藏高原 B.山脉b东侧—黄土高原
C.山脉c南侧—四川盆地 D.山脉d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剖面图能够反映出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下图为中国沿北纬36°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图中推断,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大致呈斜坡状 B.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C.南高北低,大致呈斜坡状 D.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13.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 B.远上寒山石径斜 C.东边日出西边雨 D.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多选题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B.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C.③是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15.关于山脉②南侧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D.气候湿润,河湖密布
三、解答题
16.为了增强同学们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完整的意识。2024年10月,某中学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地理知识竞赛。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洲东部、 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护国土重海防】
(2)为维护国土安全,西藏南部地区的拉则拉哨所修建于海拔4000多米的悬崖上。它位于中国与① (填国家)的边境线上。
(3)海防安全同样重要。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海中南沙群岛的 附近。
【明差异拓视野】
(4)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明显。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端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
A.做早操 B.吃午饭 C.傍晚锻炼 D.夜间巡逻
(5)每年春节前后。我国南北方的景观差异如下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下表所示为2010年以来我国两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人口比重数据。
项目/次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注:国际上通常把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从材料一可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0~14岁人口比重呈 趋势(填“上升”或“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呈 趋势,(填“上升”或“下降”),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5%,这说明我国正面临严重的 问题。
(2)从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多分布在A ——B 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地区人口少,人口密度较小的两个省区是① 省(全称)和西藏自治区。
(3)简述“全面三孩”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18.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1)、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地势特征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2)图中①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据图2可知,我国地形特征是 。山地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四、填空题
19.众多“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下图是一位“驴友”发的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路线1中该“驴友”经过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该民族最可能的是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 是面积最大的省区。
(2)路线2中,出发地点位于我国西部最高的高原,这里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3)路线3中,起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填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该民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终点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西南地区。
(4)路线4中,该“驴友”从我国最大的平原 出发,一路南下,气温越来越 。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D D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答案 D B A
1.B 2.C
3.C 4.C
5.D 6.D
7.C
8.D 9.C
10.B 11.D
12.B 13.A
14.AD 15.BC
16.(1) 960 太平洋
(2)印度
(3)曾母暗沙
(4)D
(5)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景观差异大
17.(1) 上升 下降 老龄化
(2) 黑河 腾冲 青海
(3)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增加新生人口,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供充足兵源,有利于国防建设等。
18.(1)西高东低
(2)大兴安岭
(3) 复杂多样 气候垂直差异大,适合种植特色作物;自然景观丰富,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提供条件;耕地少且分散,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坡度大,易水土流失;交通不便,增加农产品运输难度等(答两点即可)。
19.(1)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稀疏 藏族
(3)蒙古族
(4) 东北平原 高
(5)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