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线形空间》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线形空间》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3 线形空间 教学设计
课题 线形空间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线形空间》是引导学生探究现代建筑空间艺术魅力的重要内容。课程旨在带领学生认识现代建筑的线形元素与空间布局,从透视、光影、黑白画表现等角度,感受建筑艺术的空间之美。通过展示大兴国际机场、现代建筑空间等案例,让学生理解现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创新中营造的空间感,以及黑白画对建筑空间的表现方法。借助探索、实践等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建筑空间的审美判断与创意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现代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创作乐趣。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观察和欣赏现代建筑的线形与空间特色,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建筑空间美的意识。2. 在了解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差异的过程中,既能辨析不同建筑的空间表现特点,又能深刻感知现代建筑的空间魅力,最终实现 “从空间认知到艺术表现” 的提升。3. 了解黑白画表现建筑空间的主要方法,认识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值得探索与实践。知晓建筑空间在借助透视、光影等艺术语言表达的同时不断创新,能用黑白画等方式表达对建筑空间美的看法与感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通过观察建筑的线形、透视关系,赏析现代建筑及黑白画作品,感受其空间的视觉效果;对比不同视角、不同透视下的建筑空间,领略现代建筑空间的多样魅力,提升对建筑空间形式美与层次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感知)2. 能够观察建筑的空间结构特点,结合对透视、光影知识的认识,尝试用黑白画的方式表现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写实、概括等手法,对建筑空间进行创意表现或尝试结合黑白画技法进行创作,打造有个性、有空间感的建筑黑白画作品。(艺术表现、创意实践)3. 了解建筑空间与人们视觉感受的紧密联系,知晓其在艺术表现、审美传达等场景中的应用,理解建筑空间承载的创意与美感;同时,认识到建筑空间表现在传统透视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增强对现代建筑空间艺术的认同感与喜爱之情。(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初中阶段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具有视觉冲击力、富有创意的建筑空间学习活动兴趣浓厚。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源和实践体验,能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有一定兴趣,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建筑透视、黑白画表现等认知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学会从线形、透视、光影等角度观察和欣赏现代建筑空间,感受其空间魅力与表现特色。
难点 能够理解建筑空间的透视原理,并尝试将其与黑白画技法融合进行相关创作。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现代建筑图片、透视原理示意图、黑白画工具(铅笔、钢笔等)、学生作品范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现代建筑强调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以不同的形态布局营造舒适空间,以创新手法塑造建筑的地域特征,彰显建筑艺术的时代感。以建筑入画,会有好看的线形元素和形式空间。面对生活中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你能用黑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现代建筑的空间感吗?(出示图片) 图片欣赏,初步了解现代建筑艺术特点。 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的好奇与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任务一、感受现代建筑的空间艺术,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建筑。不同角度的建筑空间呈现不同的透视现象,不同的视角下,能产生怎样的视觉美感呢?(出示图片)低视角:建筑垂直延伸,显雄伟震撼,具张力美感。高视角:展现建筑整体布局与空间层次,呈现秩序感与宏观美。平行透视:线条向单一消失点汇聚,如对称建筑走廊,显稳定规整,具有对称与纵深感。成角透视:呈两个消失点,如错落建筑群,显空间层次与趣味性。(出示图片)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宫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 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群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通过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形成有张有弛的节奏变化,既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出示图片)小知识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的形体、结构、空间、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实用艺术,现代建筑在材料和造型上的创新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出示图片)活动一:感受现代建筑的空间艺术,说说它们与传统建筑有何不同。(出示图片)采用流线型钢结构与玻璃等现代材料,造型极具未来感,空间开阔且富有动态的视觉张力,体现了现代建筑在结构创新和空间营造上的突破。(出示图片)颐和园长廊是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以木结构为骨架,彩绘装饰精美,空间为线性的廊式布局,充满古典雅致的韵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出示图片)现代建筑空间呈现出简洁的几何形态,空间通透且具有强烈的纵深感,通过规整的线条和单调的色调(黑白色系),突出现代建筑的简约与理性。(出示图片)对比维度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空间布局曲折分层,“隔而不断”(假山、廊桥分隔)几何直白,功能分区清晰(开放 / 半开放)营造核心“天人合一”,融自然功能优先,重通透空间尺度小巧,“小中见大”宏大或紧凑,贴合现代需求意境关联强,借符号传文化弱,重实用与体验小知识在建筑表现中,光影可以强化建筑的形体结构。侧光可以突出建筑的轮廓和凹凸感,逆光可以营造出建筑的剪影效果。任务二、通过图文资料学习室内透视的基本原理。现代建筑强调空间感和光线的利用,呈现简约流畅的艺术风格。室内透视的基本原理室内常见的透视原理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当被画的物体与我们两眼平行时即为平行透视。当立方体与地面保持垂直,而与画面成角度时,这种透视为成角透视。(出示图片)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向两边消失而形成的两个消失点,因此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出示图片)知识链接光影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光照和阴影的对比度,能使建筑图像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源照射角度不同,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明暗色调。(出示图片)黑白画黑白画以黑、白两种色彩为主,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通过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充分表现画面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装饰性。运用黑白画虚实、疏密等的组合方式,把黑、白、灰色块与点、线、面巧妙结合,可使画面充满韵律感、节奏感,将建筑的透视感和光影感更好地表现出来。(出示图片)活动二:结合透视和光影知识,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方面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黑白画如何体现建筑的空间之美。(出示图片)造型元素线条:借平行 / 成角透视的消失点,让线条汇聚塑造结构,体现空间纵深感。黑白灰块面:结合光影,黑块表阴影、白块表受光、灰块过渡,以黑白对比塑体积,借深浅差异分空间层次。形式原理虚实对比:依 “近实远虚”,近景用实块、清晰线,远景用虚灰块、模糊线,拉开空间距离,显深度。疏密节奏:阴影处线密、黑块多,受光处线疏、白块多,模拟光影强弱,造韵律感,强化空间结构与层次。小知识在建筑设计的草图阶段,设计师常常用黑白画的形式快速记录灵感,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突出设计的核心元素和空间构想。任务三、线与形的艺术记录和表达建筑艺术创意。(出示图片)黑白画的作画步骤1. 构图,结合透视规律 , 画出基本形体。2. 用线条画出建筑的具体形体。3. 根据光影效果,用排线画出黑白关系,由大块面到小细节,逐步刻画黑白关系。4. 整体把握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调整细节,完成。活动三:以现代建筑的局部为原型,画一幅现代简约风格的黑白画,向同学传递建筑的空间美。(出示图片)分享与评述说说作品中的线与形是如何突出空间之美的。学生作品欣赏(出示图片)说一说能否用黑白画的方式来快速地记录和表达建筑艺术创意。能,核心原因有三点:1.简化信息,聚焦核心:无需纠结色彩,直接用线条勾勒建筑结构、透视关系,用黑白灰块面表现空间层次,能快速抓住创意的。2. 创作高效,适配快速记录:工具简单,绘制速度快,适合在灵感迸发时即时记录,比彩色表现更节省时间。3. 直观传递空间感:结合透视和光影的黑白对比,能清晰呈现建筑的立体空间、纵深感,让创意中的空间逻辑一目了然。小知识在建筑黑白画中,可通过 “线的方向 + 形的聚散” 强化空间感:用向消失点汇聚的直线引导视线,同时让几何形块面从大到小、由实到虚分布,既体现平行透视的纵深感,又通过形的疏密对比突出空间的层次美。(出示图片)思考探究:线与形的艺术打造出现代建筑空间,请结合立体几何知识设计自己的房间,并画出黑白设计稿。 自主查阅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资料,观察图片中的建筑空间,交流分享自己发现的透视现象、视角特点,共同探讨不同角度下建筑空间的视觉美感。查阅并收集大兴国际机场、颐和园长廊、现代建筑空间的资料,从材料、结构、空间布局、风格等方面仔细观察对比,交流分享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同特点。观察室内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示意图及建筑空间案例图片,结合教师讲解,分组讨论两种透视原理的区别。 学习知识链接了解黑白画表现建筑空间的主要方法分组选取黑白画建筑作品,结合透视和光影知识,从线条、黑白灰块面、虚实对比、疏密节奏等方面分析讨论。选择现代建筑局部为原型,创作一幅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黑白画;完成后,在小组内分享作品,说明线与形如何突出空间美。学习小知识。做一做 引导学生主动借助资料和图片探究现代建筑空间艺术,通过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从视角、透视等角度欣赏建筑空间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建筑,借助对建筑材料、结构、空间等元素的对比认知,提升学生的观察、审美与知识迁移能力,深入理解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室内透视原理,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特点,培养空间认知与绘图表达能力,为后续建筑空间的黑白画表现奠定理论基础。拓宽学生关于建筑空间方向的知识面。为后续建筑空间的黑白画表现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透视、光影知识探究黑白画的空间表现逻辑,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分析与合作能力,深入理解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在建筑空间黑白表现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将透视、光影、黑白画技法运用到实践创作中,通过创作与分享,提升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深化对黑白画记录建筑空间创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深入理解其在建筑黑白画空间表现中的作用,提升空间分析与创作优化能力。
作业布置 选择身边 1 处熟悉的建筑,用黑白画快速记录其核心空间创意(可侧重造型、动线或光影特点)。 完成作业。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认识建筑的线形、透视、光影等表现角度,赏析大兴国际机场、现代建筑空间等案例,感受现代建筑在空间营造、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思维,再到对比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空间表现差异,拓宽了建筑空间艺术的视野。大家结合所学的黑白画、透视知识,去观察身边的建筑空间,在此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对建筑空间的观察与审美能力,更对现代建筑的空间创意与表现技法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交流分享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创作思路与学习经验的交流。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线性空间感受现代建筑的空间艺术,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建筑。通过图文资料学习室内透视的基本原理。线与形的艺术记录和表达建筑艺术创意。分享与评述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光影——黑白的力量观看视频2、除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还有哪些透视类型?还有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当物体的三个面都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会产生三个消失点,常用于表现高层建筑的仰视或俯视效果。3、黑白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建筑设计的概念方案阶段,用黑白画快速表达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在建筑表现图中,用黑白画突出建筑的结构和空间感,便于甲方和团队理解设计。还可用于建筑装饰画,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建筑之美。4、光影在建筑摄影中与建筑黑白画中的表现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利用光影来表现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同点:建筑摄影的光影是真实光影的记录,受限于拍摄时间和环境,而建筑黑白画的光影是艺术家主观处理的,可根据需要强化或弱化光影效果,更具艺术表现力。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结合大兴国际机场、颐和园长廊、现代建筑空间等多个建筑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赏析建筑的线形、空间、透视及黑白画表现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实践性。关联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空间表现,形成对比资源,可拓宽建筑空间艺术视野、提升空间审美判断;通过多媒体展示建筑作品、透视原理示意图、学生黑白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建筑空间的探究灵感与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发现身边建筑的空间美。
教学反思 优点:结合多件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作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建筑空间的透视、光影知识与黑白画表现技法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赏析、实践与交流中感受建筑空间艺术的魅力,加深对建筑空间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结合理论让学生观察、创作身边的建筑空间,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建筑空间艺术的感悟能力。不足:对于部分空间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从线形、透视等角度理解建筑空间上可能还存在困难,个别指导的时间和深度不够。对建筑空间创意与现代表现技法的结合挖掘还可进一步深入,可以更多地结合具体创作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建筑空间承载的艺术价值和创意表现。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