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光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采样之旅
1.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月壤。
(1)月表岩石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由_____种元素组成,如图中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2)月球背面的水有固态和气态两种存在方式。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更_____(填大或小)。
(3)研究表明,月球土壤主要由石英、玻璃、铁锰矿和氧化铁组成,因此月壤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列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
A. B. C. D.
(4)为降低太空辐射对航天员产生伤害,航天员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氧化物,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二、关于水的研究
2. 将物质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碳酸钙 C. 蒸馏水 D. 植物油
3. “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中,选择用来制作冰袋的最佳化学试剂是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4. 科学家经历了不懈的努力证明水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燃烧时的火焰呈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水的沸腾和电解水有本质的不同。
①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若要得到16g氧气,至少需要电解水_____g。
②在如表“变化后”的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微粒种类和数目,利用图示将这种区别呈现出来“○”为氧原子,“●”为氢原子。
实验 水的沸腾 电解水
宏观变化
微观图示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两个变化的区别______。
④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20mL氢气所需时间,根据如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⑤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用石墨(碳)作电极,所得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常大于2:1。若忽略氢气与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差异,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
(3)通过微观和宏观,你发现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原子个数
三、新型能源的应用
5. 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氮化锂(Li3N)可用于化学储氢。
(1)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2)石墨是一种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3)氮化锂(Li3N)中锂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6. 甲醇(CH3OH)可以从工业尾气中捕集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制得。
(1)甲醇合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H2O,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_____。
(2)反应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是_____,CO2转化为甲醇可以缓解影响环境的_____效应。
(3)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是全球首次采用废碳再生的“零碳”甲醇作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OH+3O22CO2+H2O在循环使用中实现了零碳排放。甲醇被称为“零碳”燃料的理由是______。
7. 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锂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质子数为3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表示锂原子带正电 D. 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x=_____。
四、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8.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探究上述反应的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对比分析a点和b点,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是曲线_____(选填:甲或乙)。
②欲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将方案的设计进行改进,请写出你的改进方案和记录的现象:_____。
(3)如果选用甲曲线对应实验原理制取二氧化碳,为达到反应平稳发生的目的,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编号)。
A. B.
(4)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用如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_____(选填“x”或“y”)端排出。
检验二氧化碳用_______试剂,写出检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华夏造纸术溯源
9.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下面5个步骤:
(1)“浸沤切碎”是将原材料切碎,此步骤属于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灰水浸泡”是将麻料浸泡在石灰水中,起到脱胶、分散纤维和漂白的作用。石灰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如表是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Ca(OH)2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0.116 0.094 0.074
①20℃时,将25g氯化钠投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
②“舂捣洗涤”是洗掉灰浆和杂质,增加纸的洁白度。这项工艺应在冷水中进行,请说明原因:______。
③从含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操作流程如图:
结合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趁热过滤的设计意图是______,操作a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滤液2的溶质是_____。
10. 某小组同学取10.0g水,加入不同质量的KNO3,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下图是10.0g水中加入15.0gKNO3后的实验过程。
(1)C中溶液,是KNO3的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B中溶液,K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步骤3中记录到t为75.8℃。另取12.0g、9.0g、6.0g、3.0gKNO3,重复以上实验,记录数据,汇总下表。
加入KNO3的质量/g 15.0 12.0 9.0 6.0 3.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t/℃ 75.8 64.4 53.5 376 16.4
根据表格中记录到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
(4)该方法是否适合于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______。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采样之旅
【1题答案】
【答案】(1) ①. 3 ②. 26
(2)大 (3) ①. 混合物 ②. C
(4) ①. 3:4:3 ②. 不是 ③. 40.9%
二、关于水的研究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1) ①. 淡蓝色 ②.
(2) ①. ②. 分解 ③. 18 ④. 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⑤. 相同条件下,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 ⑥. 部分氧气与石墨反应 (3)BCD
三、新型能源的应用
【5题答案】
【答案】(1)分子间的间隔
(2)单质 (3)-3
【6题答案】
【答案】(1)1、3、1、1
(2) ①. 氢元素 ②. 温室
(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合成等质量的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7题答案】
【答案】(1)A (2)11
四、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8题答案】
【答案】(1)
(2) ①. 乙 ②. 两锥形瓶中都放入3g块状碳酸钙,其中一个锥形瓶中放入5mL10%的稀盐酸,另一锥形瓶中放入5mL5%的稀盐酸,加入10%稀盐酸的锥形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3)B
(4) ①. x ②. 澄清石灰水 ③.
五、华夏造纸术溯源
【9题答案】
【答案】(1)物理变化
(2) ①. 68g ②. 在较低温度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大,使脱胶、分散纤维和漂白的作用更明显 ③. 增大硝酸钾溶解能力,减少硝酸钾的损失 ④. 降温结晶 ⑤. 氯化钠、硝酸钾
【10题答案】
【答案】(1)饱和 (2)60%
(3) (4)不适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