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8-18的得数是( )。
A.10 B.32 C.22
2.周末,小明要去某个场所游玩,下面是小明家到一些场所的距离,其中适合乘坐公交车去的是( )。
A.小明家——超市:100米 B.小明家——公园:3千米 C.小明家——游乐园:600米
3.一本72页的故事书,小丽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1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下面的列式,错误的是( )。
A.72-16-14 B.72-(16+14) C.72-(16-14)
4.36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5.如图,回形针长( )。
A.3cm B.4cm C.28mm D.38mm
6.把一个礼品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看到( )个面。
A.2 B.3 C.4
7.下面各算式,与8×6不相等的是( )。
A.8×9-3 B.8×9-8×3 C.8×(9-3)
8.下面的图形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9.黄老师有一些书签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7个书签后,剩下的不够每人分1个了。黄老师最多有( )个书签。
A.36 B.42 C.47 D.48
10.估算298×7时,把298看作300进行估算。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
A.小 B.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11.操场跑道一圈长400米,小乐跑了3圈后,还差( )米就是2千米。
A.200 B.800 C.900
二、填空题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25千米( )2千米500米 5分米6厘米( )56厘米 80毫米( )8厘米 3吨50千克( )3500千克 2时( )100分 1时( )200秒
13.观察左图,从上面看到的字是( );从正面看到的字是( );从右面看到的字是( )。
14.下图铅笔长( )厘米( )毫米,用去了2厘米后,还剩( )毫米。
15.3分= 秒 70分米= 米 3时15分= 分
4千米= 米 3000克= 千克 2吨-5千克= 千克
16.壮壮在计算“5+×7”时弄错了运算顺序,他先算的加法后算的乘法,得数是49。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7.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名字填在括号里。

( ) ( ) ( ) ( )
三、判断题
18.在一个不含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按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
19.1吨铁要比1吨木头重一些。( )
20.长方体的展开图中,只有长方形,不可能出现正方形。( )
21.计算18÷3×3,先计算3×3。( )
22.广州离慧慧家有28千米,慧慧要去广州选择飞机出行比较合适。( )
23.把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则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 )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5×20= 32÷16= 720÷90= 24×5= 70×30= 40×0=
60÷30= 11×40= 50×50= 70÷5= 32×4= 30÷30=
25.按运算顺序计算下面各题。
(1)39+27-18 (2)48÷6×7 (3)56-32÷4
(4)8×8-35 (5)(63-21)÷7 (6)8×(45÷5)
五、解答题
26.根据下面的图示,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实际问题。(在序号上画“√”)
①有12支铅笔 ②有16支彩笔 ③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④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⑥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27.洪老师花60元买了1支钢笔和8支圆珠笔,1支圆珠笔6元。1支钢笔多少元?
28.一辆卡车限载12吨,仓库有两堆货物,一堆重7吨,另一堆重6000千克。能一次运走吗?
29.一套《红楼梦》有上、下两册,每册25元,买4套《红楼梦》一共要多少钱?
30.
(1)买3辆多少钱?
(2)亮亮拿100元,买了4个,应找回多少钱?
31.某旅游团有游客30人,需要乘坐观光车。每辆小车限乘6人,每辆大车限乘8人。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安排?
乘车方案 大车数量 小车数量 总人数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B A D C B
题号 11
答案 B
1.C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详解】5×8-18
=40-18
=22
5×8-18的得数是22。
故答案为:C
2.B
【分析】三年级学生张开双臂,两手间的距离约为1米,人1分钟大约走100米;
1千米=1000米,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两圈半是1千米,公交车1小时大约行驶30千米;据此选择。
【详解】A.小明家——超市:100米,步行大约1分钟,适合步行过去;
B.小明家——公园:3千米,3千米=3000米,步行大约半个小时,坐公交车大约6分钟,适合乘坐公交车去;
C.小明家——游乐园:600米,步行大约6分钟,适合步行过去。
故答案为:B
3.C
【分析】题目问“错误的是”,需要逐个判断三个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详解】A.72 16 14,是从总页数中依次减去两天看的页数,正确;
B.72 (16+14),是先求两天看的页数和,再从总页数中减去,正确;
C.72 (16 14),16 14表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的页数,用它去求剩余页数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右端第一个不是0的数对齐,360的个位是0,所以5和十位上的6对齐,从十位乘起,用5依次去乘360的十位、百位,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哪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最后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计算出结果再判断有几个零,据此解答。
【详解】
1800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根据测量物体的方法:用直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左端对齐,物体的右端对应数字几,就表示这个物体有多长。若测量时,不是“0”刻度线与左端对齐的话,就用结束的刻度减去测量起始的刻度即可。然后根据1厘米=10毫米,进行换算单位即可。
结束刻度为3cm8mm,开始刻度为1cm。
【详解】3cm8mm-1cm=2cm8mm
2cm8mm=20mm+8mm=28mm
则回形针长28mm。
故答案为:C
6.B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但受视线遮挡限制,观察者固定位置时仅能同时看到相邻的多个面。通过视角模拟(如站在顶点方向),可发现最多能同时观察到3个面(如前、右、上),无法看到4个面。
【详解】实际观察长方体礼品盒:
从正面仅能看到1个面(前面);
从棱方向能看到2个面(如前面和右面);
从顶点方向(如右前上方)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上面)。
无法同时看到4个面(如后面被遮挡)。
故答案为:B
7.A
【分析】8×6=48,根据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据此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算式的结果,看是否结果为48;据此解答。
【详解】A.8×9-3
=72-3
=69,不相等;
B.8×9-8×3
=72-8×3
=72-24
=48,相等;
C.8×(9-3)
=8×6
=48,相等。
故答案为:A
8.D
【分析】以下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不符合这11种特征的展开图不能折叠成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
A.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能围成正方体;
B.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能围成正方体;
C.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能围成正方体;
D.符合正方体展开图中“1-4-1”型,能围成正方体。
故答案为:D
9.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人分得书签的个数乘平均分给小朋友的人数,等于以分出去书签的个数,剩下的不够每人分1个了,剩余的书签数量必须大于0,但小于6,因此,剩余书签数量可以是1、2、3、4或5个,要求黄老师最多有多少个书签,则剩余5个书签,分出去的书签加剩余书签等于总书签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知,剩下的书签最多有5个。
6×7+5
=42+5
=47(个)
因此,黄老师最多有47个书签。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根据题意,把298看作300时,300>298,当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变大时,积也变大,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估算298×7时,把298看作300进行估算,把298估大了2,所以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
故答案为:B
11.B
【分析】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3圈跑了3个400米,即400×3=1200(米),2千米=2000米,再用2000减去1200就是还差的米数。
【详解】400×3=1200(米)
2千米=2000米
2000-1200=800(米)
操场跑道一圈长400米,小乐跑了3圈后,还差800米就是2千米。
故答案为:B
12. > = = < > <
【分析】(1)根据1千米=1000米,25千米>2千米500米。
(2)根据1分米=10厘米,5分米=50厘米,5分米6厘米=56厘米。
(3)根据1厘米=10毫米,80毫米=8厘米。
(4)根据1吨=1000千克,3吨50千克=3050千克,3吨50千克<3500千克
(5)根据1时=60分,2时=120分,2时>100分。
(6)根据1时=60分,1时<200秒。
【详解】25千米>2千米500米 5分米6厘米=56厘米 80毫米=8厘米
3吨50千克<3500千克 2时>100分 1时<200秒
13. 年 三 级
【分析】观察发现,从上面看,可以看到一个“年”字;从正面看,可以看到一个“三”字;从右面看,可以看到一个“级”字;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观察左图,从上面看到的字是年;从正面看到的字是三;从右面看到的字是级。
14. 5 8 38
【分析】铅笔的首端指向3厘米处,末端指向8厘米到9厘米之间的第8个小格处,直尺上1个小格是1毫米,因此用末端指向的长度减首端指向的长度即可;
用这根铅笔的长度减2厘米,即可计算出还剩下的长度。
【详解】8厘米8毫米-3厘米=5厘米8毫米
5厘米8毫米-2厘米=3厘米8毫米
3厘米8毫米=38毫米
铅笔长5厘米8毫米,用去了2厘米后,还剩38毫米。
15. 180 7 195 4000 3 1995
【分析】根据1分=60秒,1米=10分米,1时=60分,1千米=1000米,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3分=180秒;70分米=7米;3时15分=180分+15分=195分;
4千米=4000米;3000克=3千克;2吨-5千克=2000千克-5千克=1995千克。
3分=180秒;70分米=7米;3时15分=195分;4千米=4000米;3000克=3千克;2吨-5千克=1995千克。
16.19
【分析】根据错误的运算顺序和结果求出方框里的数,再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出正确得数。因为壮壮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得到得数是49,那么5+□的值为: 49÷7=7。所以方框里的数为:7-5=2。把方框里的数2代入原式5+□×7,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正确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详解】49÷7-5
=7-5
=2
5+2×7
=5+14
=19
所以正确的得数应该是19。
17. 小可 小乐 小欢 小冈
【分析】小可看到的是猴子左面侧脸右面耳朵;小乐看到的是猴子的背面有猴子的尾巴;小欢看到的是猴子的正面脸和脚,小冈看到的与小可看到的左右相反。
【详解】如图:
18.

【分析】掌握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当算式中有小括号时,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必须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所以在一个不含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按顺序从左到右计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在比较质量时,与物体的种类、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比较质量的大小时,如果单位名称相同,可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如果单位名称不同,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详解】因为1吨铁和1吨木头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1吨铁和1吨木头同样重。
故答案为:×
20.×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可能是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当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它的展开图中会有两个正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特殊的长方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
×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乘除属于同级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18÷3×3
=6×3
=18
所以计算18÷3×3,先计算18÷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在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两地之间的距离远近,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如家到学校的距离较近(1千米左右),我们会选择步行;如果家到学校的距离有3千米至4千米,我们会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如果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以上,100千米以内,我们经常会选择开车出行;如果两地(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几百千米以上,我们经常会选择坐高铁或飞机出行。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如果广州离慧慧家有28千米,慧慧要去广州选择开车出行比较合适。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
由题意可知: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左边至少看到两个小正方体横着排,正面也至少看到两个小正方体横着排。这样会有4种情况。
【详解】
把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有两种摆法,具体如下:
则这个立体图形不一定是。
故答案为:×
24.900;2;8;120;2100;0;
2;440;2500;14;128;1
【详解】略
25.(1)48;(2)56;(3)48;
(4)29;(5)6;(6)72
【分析】(1)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3)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5)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除法;
(6)先算小括号内的除法,再算乘法。
【详解】(1)39+27-18
=66-18
=48
(2)48÷6×7
=8×7
=56
(3)56-32÷4
=56-8
=48
(4)8×8-35
=64-35
=29
(5)(63-21)÷7
=42÷7
=6
(6)8×(45÷5)
=8×9
=72
26.①②④⑤
【分析】图示中第一个除法是16÷4。 条件②给出有16支彩笔,条件④表明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那么16÷4就表示把彩笔数量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数量,即得钢笔数量的数量,所以这里应选②和④。 图示中第二个除法是12÷4。 条件①给出有12支铅笔,问题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那么12÷4就表示求铅笔数量是钢笔数量的几倍,所以这里应选①和⑤。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有12支铅笔,有16支彩笔,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所以,选择的条件和问题是:①、②、④、⑤。
√①有12支铅笔 √②有16支彩笔 ③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④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⑥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27.12元
【分析】用总价=单价×数量求出8支圆珠笔的总价,再根据1支钢笔=60元-8支圆珠笔的总价,据此列式求出1支钢笔的价格。
【详解】60-6×8
=60-48
=12(元)
答:1支钢笔12元。
28.不能
【分析】根据题意,1吨=1000千克,6000千克就是6个1吨,也就是6吨。然后再加上一堆货物的7吨,算出两堆货物一共重几吨。再与卡车限载的12吨比较。比12吨大就是不能一次运走。
【详解】6000千克=6吨
7+6=13(吨)
13>12
答:不能一次运走。
29.
200元
【分析】根据题目可得:一套《红楼梦》有上、下两册,每册25元,用可得一套《红楼梦》要多少钱,再乘上4,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元)
答:买4套《红楼梦》一共要200元。
30.(1)42元
(2)8元
【分析】
(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14×3即可求出买3辆多少钱。
(2)先用23×4求出需要付的钱数,用100减去需要付的钱数,即可求出应找回多少钱。
【详解】(1)14×3=42(元)
答:买3辆42元。
(2)23×4=92(元)
100-92=8(元)
答:应找回8元。
31.
表格见详解;选择3辆大车和1辆小车或者5辆小车
【分析】根据题意,先全部坐大车,30÷8=,即需要4辆大车;再依次减少1辆大车增加1辆小车,并分别求出两种车的乘坐人数,再把两种车的人数相加,每种方案的总人数应等于或稍大于30;从中找出乘客总数等于30的方案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①4×8=32(人)
②3×8+6
=24+6
=30(人)
③2×8+3×6
=16+18
=34(人)
④8+4×6
=8+24
=32(人)
⑤5×6=30(人)
乘车方案 大车数量 小车数量 总人数
① 4辆 0辆 32人
② 3辆 1辆 30人
③ 2辆 3辆 34人
④ 1辆 4辆 32人
⑤ 0辆 5辆 30人
答:选择3辆大车和1辆小车或者5辆小车可以坐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