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猫看到的图是( )。
A. B. C.
2.100张A4复印纸摞起来大约厚1厘米,现在有1000张同样的A4复印纸,摞起来大约厚( )厘米。
A.1 B.10 C.20
3.计算的正确结果是( )。
A.2 B.14 C.6 D.10
4.林阿姨和一位同事一起订外卖,她们选了一份原价23元的双人套餐。使用优惠券(如图)后,平均每人花了( )。
A.8元 B.9元 C.10元
5.超市购进6箱酒水壶,每箱8个,卖出去4箱,还剩多少个?正确的列式是( )。
A.(6-4)×8 B.6×8-4 C.6×(8-4)
6.已知12×6=72,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不等于72,( )。
A.12×5+12 B.12×7-12 C.12×8-2
7.如下图计算竖式,B和C的乘积是24,A与C的积不可能是( )。
A.2乘4得8 B.2乘7得14 C.3乘6得18
8.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9.在+0、-0、×0、0÷中(不为0),结果一定是0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4个三年级的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有( )。
A.13千克 B.130千克 C.1300克
二、填空题
1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佳佳在看一本厚20 的故事书,她的眼睛离书本3 远。看了一会儿后,她从高2 的冰箱里拿出一瓶高15 的酸奶,一边喝一边听音乐。
12.在计算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终结果是( )。
1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货车每小时大约行70( ),货车的载质量是5( )。
14.8吨=( )千克 7000克=( )千克
( )千米=6000米 2000千克=( )吨
15.“开超市的李叔叔在离家1.05km的早市上批发了2500kg西瓜。”横线上数据分别可以转化( )m、( )t。
16.在玩扑克牌“24点”游戏中,给定四张牌,把牌面上的点数通过“+、-、×、÷”运算,可以随意地添括号,但规定每个点数只能使用一次,使最后得数是24。现给你四张牌,点数分别是2、4、5、8,请你按游戏规则,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 )。
17.下面的乘法算式中,每个字母都是1~9中的数字,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已知E=4,P=5,那么,四位数ABCD=( )。
三、判断题
18.在一个不含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按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
19.1千克矿石比1千克棉花重。( )
20.小孟是三一班的体育委员,他的体重是35g。( )
21.( )
22.180×40=1800×4=18×400。( )
23.如图,看到的是。( )
24.妈妈从家到单位大约要行走1.5千米,她每天步行上班大约要用3分钟。( )
四、计算题
25.口算。
72×2= 120÷6= 6-1.6= 40-30÷5=
2500÷5= 2.3+0.8= 5.4-2.5= 8×5÷8×5=
26.下面各题第一步算什么?用“__________”画出来。
32-14÷7 (72-18)÷9 4×5+3 35-17+14
27.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8.一个旅游团在旅游园租船游湖,其中有36人选择电动船,有18人选择手划船,每条电动船和每条手划船都限乘客6人,旅游团一共租了多少条船?
29.冬天到了,刺猬哥哥和刺猬弟弟储备了一筐苹果。一只刺猬平均每天吃几个苹果?
30.小红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8页,看了6天,还剩下2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四单元期中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A C B C C B
1.C
【分析】小猫在桌子的右边,它看见杯子更靠近,蛋糕更远,并且杯子挡住了一部分的蛋糕,据此选择。
【详解】A.这张图只能看见蛋糕,应该是小兔子看见的;
B.这张图看见蛋糕在左边,杯子在右边,应该是小猴子看见的;
C.这张图杯子更靠近,蛋糕更远,并且杯子挡住了一部分的蛋糕,是小猫看见的。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题意,100张复印纸摞起来大约厚1厘米,看1000里面有多少个100,就是1000张纸有几个1厘米。
【详解】一百一百的数,数十次就是1000了,所以说1000里面有10个100;
10×1=10(厘米)
摞起来大约厚10厘米。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由此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18-12÷3
=18-4
=14
计算的正确结果是14。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满20元减5元,花了23元,23>20,所以两人实际花的钱数=23-5,要求平均每人花的钱数,就再除以2即可。
【详解】(23-5)÷2
=18÷2
=9(元)
林阿姨和一位同事一起订外卖,她们选了一份原价23元的双人套餐。使用优惠券(如图)后,平均每人花了9元。
故答案为:B
5.A
【分析】根据题意,用购进酒水壶的箱数6减去卖出的箱数4,即(6-4)就是还剩的箱数。算出结果再乘每箱8个,就是还剩多少个。
【详解】根据分析,求还剩多少个,列算式是(6-4)×8。
故答案为:A
6.C
【分析】12×6表示6个12的和是72,分析各选项所表示的意义,相同的结果即为72。
【详解】A.12×5+12表示5个12的和再加上1个12,结果为6个12,得数为72;
B.12×7-12表示7个12的和再减去1个12,结果为6个12,得数为72;
C.12×8-2表示8个12的和再减去2,得数不是72。
12×8-2的结果不等于72。
故答案为:C
7.B
【分析】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因为B和C的乘积是24,所以24可能是3×8或者4×6的积,个位上B和C乘得的积满二十,向十位上进2,即A和C的乘积再加上进的2,积的十位上为0,据此根据各选项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A.2×4+2=8+2=10
B.2×7+2=14+2=16
C.3×6+2=18+2=20
由此可知,上图计算竖式,B和C的乘积是24,A与C的积不可能是2乘7得14。
故答案为:B
8.C
【分析】上面看到的是都是2行,下面一行1个正方形靠左,上面一行3个正方形。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从上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9.C
【分析】
判断+0的结果:根据加法运算性质,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因为不为0,所以结果不等于0。
判断-0的结果:依据减法运算性质,任何数减0都等于原数。由于不为0,那么-0=,所以结果不等于0。
判断×0的结果:按照乘法运算性质,任何数乘0都等于0。所以不管取什么值,所以结果一定是0。
判断0÷的结果:根据除法运算性质,0除以任何非零数都等于0。题目中已经明确不为0,所以结果一定是0。
【详解】
结果一定是0的运算有×0和0÷,共2个。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1名三年级小朋友体重约30千克,4名重约30+30+30+30=120(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个三年级的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有120千克。
A.13千克与120千克相差太多,不符合题意;
B.130千克与120千克相近,符合题意;
C.1300克<2000克=2千克,1300克与120千克相差太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 毫米/mm 分米/dm 米/m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可知:1毫米大约是1枚硬币的厚度则计量故事书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1分米大约是手掌的宽度,则计量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用“分米”作单位;
1米大约是小学生双臂伸展开的长度,则计量冰箱的高度用“米”作单位;
食指的宽度约1厘米,则计量酸奶的高度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佳佳在看一本厚20_毫米_的故事书,她的眼睛离书本3_分米_远。看了一会儿后,她从高2_米_的冰箱里拿出一瓶高15_厘米_的酸奶,一边喝一边听音乐。
12.


242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由此解答。
【详解】245-15÷5
=245-3
=242
在计算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终结果是242。
13. 千米/km 吨/t
【分析】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根据生活经验可知,400米操场的两圈半为1千米,所以计量货车每小时大概行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生活中40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因此计量一辆货车的载质量用吨为单位。
【详解】分析可知,货车每小时大约行70千米;货车的载质量是5吨。
14. 8000 7 6 2
【分析】1吨=1000千克,用8乘进率1000换算成“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看7000里面有几个1000,就有几千克;
1千米=1000米,看6000里面有几个1000,就有几千米;
1吨=1000千克,看2000里面有几个1000,就有几吨。
【详解】8×1000=8000(千克),所以8吨=8000千克;
7000里面有7个1000,所以7000克=7千克;
6000里面有6个1000,所以6千米=6000米;
2000里面有2个1000,所以2000千克=2吨。
15. 1050 2.5
【分析】1km=1000m,将1.05k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可换算成m为单位;1t=1000kg,将2500kg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即可换算成t为单位。
【详解】1.05km=1050m
2500kg=2.5t
横线上数据分别可以转化1050m、2.5t。
16.(2×4-5)×8=24
【分析】由题意得,用2、4、5、8四个数通过“+、-、×、÷”来算出24,可以先用2乘4得到8,然后再减去5得到3,最后再乘上8即可得到24,列综合算式为:(2×4-5)×8。
【详解】(2×4-5)×8
=(8-5)×8
=3×8
=24
用点数分别是2、4、5、8的四张牌,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2×4-5)×8=24。(答案不唯一)
17.1963/1738
【分析】根据题意,ABCD×E=MNPQ,每个字母都是1~9中的数字,且E=4,P=5,即用四位数乘一位数,积还是四位数;由此可知,A与4相乘,那么A可能是1或2;当D=3,C=6时,P正好是5;或当D=8,C=3时,P也是5;此时Q=2,那么A=1;还剩下7、8、9,经计算可得:
①当B=7时,ABCD=1763,1763×4=7052,出现了0和两个7,少8、9,不符合题意;
②当B=7时,ABCD=1738,1738×4=6952,没有重复的数字,符合题意;
③当B=8时,ABCD=1863,1863×4=7452,出现两个4,少9,不符合题意;
④当B=8时,ABCD=1838,1838×4=7352,出现两个3和8,少6和9,不符合题意;
⑤当B=9时,ABCD=1963,1963×4=7852,没有重复的数字,符合题意;
⑥当B=9时,ABCD=1938,1938×4=7752,出现两个7,少6,不符合题意;
据此确定四位数ABCD的值。
【详解】1963×4=7852 1738×4=6952

所以,四位数ABCD=1963或1738。
【点睛】本题突破口在于,能够根据竖式推理出,四位数乘一位数,积还是四位数,才能进一步确定A的值。
18.

【分析】掌握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当算式中有小括号时,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必须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所以在一个不含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按顺序从左到右计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是对质量单位千克的理解,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只看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无关,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矿石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千克,1千克等于1千克,即1千克矿石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所以1千克矿石比1千克棉花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0.×
【分析】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kg”作单位,因此计量小孟的体重以“kg”为单位,依此判断。
【详解】小孟是三一班的体育委员,他的体重是35kg。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题中小女孩站在侧面,看到的应该是桌子和椅子的侧面。由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小女孩看到的是桌子和椅子的侧面,不是正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
22.√
【分析】末尾有0的两个数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180×40、1800×4和18×400时,都是先算18×4=72,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所以180×40=1800×4=18×400=72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
图中的桌面上有3个物体,站在小猴的位置看,看到的是圆锥的侧面,是一个三角形,看到小熊正前面物体的一个面,这个面是一个三角形,小熊看到的左边是一个小三角形,右边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三角形,且这个大三角形将后面长方体的一个面挡住了一部分,这个面是长方形,将其一部分挡住了,由此可知看到的不是。
【详解】
如图,看到的不是,原题干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把1.5千米化成15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妈妈的速度,再对比一般人正常的速度即可判断是否合理。
【详解】1.5×1000=1500(米)
1500÷3=500(米/分钟)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几十米到100多米,每分钟走500米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正常人的速度,所以妈妈每天步行上班大约要用3分钟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144;20;4.4;34;
500;3.1;2.9;25
【详解】略
26.30;6;23;32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32-14÷7
=32-2
30
(72-18)÷9
=54÷9
=6
4×5+3
=20+3
=23
35-17+14
=18+14
=32
27.(43-25)÷6=3(页)
【分析】根据题意,仔细观察线段图,已知一本书有43页,已经看了25页,剩下的6天看完;先用43减去25,求出剩下的页数,再除以6,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43-25)÷6
=18÷6
=3(页)
28.9条
【分析】已知有36人选择电动船,有18人选择手划船,把选择电动船和手划船的人数相加得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条船限乘的6人得出一共需要的船的条数。据此解答。
【详解】(36+18)÷6
=54÷6
=9(条)
答:旅游团一共租了9条船。
29.
3个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用苹果的总数量除以它们吃的天数,就是两只刺猬平均每天吃的数量;再用两只刺猬平均每天吃的数量除以刺猬的只数,就是一只刺猬平均每天吃的数量。
【详解】(40+2)÷7
=42÷7
=6(个)
6÷2=3(个)
答:一只刺猬平均每天吃3个苹果。
30.68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天看了6个8页,即(8×6)页,因此用已经看的页数加剩下的页数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8×6+20
=48+20
=68(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68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