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e 56 Ga 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于2025年5月28日至8月31日在安徽博物院展出。下列历史文物主要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是
A.[北宋]繁昌窑青白釉托盏 B.[南宋]玛瑙杯
C.[明]百牛图墨 D.[清]圆明园兽首
A. A B. B C. C D. D
2. 清乾隆年间《博山县志》中记载,“凿山取石,其精良者为驩石,……和以煤,盛以筒,置方垆中,周以礁火……每石一石得铁二斗,为生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记载涉及以焦炭为还原剂的炼铁过程
B. “凿山取石”得到的石块中含有铁元素
C. 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密度比纯铁小
D. 生铁含碳量比中碳钢高
3.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或试剂一定可行的是
A. 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丁达尔效应
B. 铁丝和铂丝:焰色试验
C.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4. 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生成的气体,每11.2 L含质子数为NA
B. 反应②中1 mol产物形成的晶体中离子数为3NA
C. 反应③中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 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1NA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粗盐水中先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和溶液 去除、和等杂质离子
B 向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验证具有漂白性
C 向稀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 验证被完全氧化为
D 将NaOH稀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通入足量的,将所得溶液加到另一份NaOH溶液中 制取
A. A B. B C. C D. D
6. 主族元素X、Y形成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X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的半径,则X元素可能为Ca
B. 已知X、Y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则
C. 若X、Y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则的还原性一定大于
D. 若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Y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研制的超级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这种超级钢含Mn 10%、C 0.47%、Al 2%、V 0.7%,这种合金价格低廉,可实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轻量化。还可以在钢中加入Mo、Co、Ni、Cr、Cu等各种金属,得到性能各异的合金。表示某种金属为正二价,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转化为棕色的;是难溶于水的粉红色固体,易转化为棕褐色的;是难溶于水的砖红色固体,在酸性环境下易发生歧化反应:
7.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这种超级钢是一种铁合金
B. 超级钢的冶炼、铸造均为化学变化
C. 超级钢中各元素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
D. 调整超级钢中Mn的含量会影响超级钢的性能
8. 下列实验现象中颜色变化原因与其他选项有本质不同的是
A. 向盐溶液中加碱,先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慢慢变成棕色
B. 向盐溶液中加碱,先生成粉红色沉淀,加热后变成棕褐色
C 向盐溶液中加碱,先生成蓝色沉淀,加热后变黑色
D. 向盐溶液中加碱,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9.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与含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装置 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I 溶液和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 溶液和溶液混合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A. 砖红色固体是,其消失与通入过量的有关
B. 紫红色固体是单质铜,其一定由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C. 对比实验I、Ⅱ,说明碱性条件下更易被的化合物还原
D. 取砖红色沉淀,洗净后加入稀硫酸,出现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证明该沉淀为纯净物
10. 某饮用水源的水中含有少量,采用如图所示的一种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净水器,对该水源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充分净化后的水中不再含阴、阳离子
B. 净化处理前后,水的导电性不变
C. 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位置互换不影响净化效果
D. 一定体积的水在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阴离子的总数减少
11. 离子之间的反应存在竞争关系,已知离子的还原性:,向V L含x mol的溶液中通入,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
B. 溶液中能发生反应:
C. 当时,溶液中没有剩余
D. 当时,将改成,溶液中浓度不变
12. 可以用作脱除的催化剂,脱除过程如图甲(1)→甲(2)→甲(3)所示:
下列结论判断错误是
A. 脱除时需先进行吸附,在甲、乙两种吸附方式中,乙种吸附方式比甲种吸附方式更稳定
B. 脱除的总反应为
C. 脱除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逐渐降低
D.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13.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或盐酸。下列示意图能合理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或盐酸的物质的量关系的是
A. 图甲表示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图乙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图丙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D. 图丁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与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14. X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矿物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四步反应转化为Q(略去部分参与反应的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知X和Q的组成元素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常用作油漆、涂料等红色颜料
B. 溶液Z可以作净水剂
C. R→Q反应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
D. Q可以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备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58分。
15. 随原子序数递增,几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1~18列替代原主族、副族,则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列;元素z、d、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金属Be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f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则鉴别和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将元素f的单质加入x、d、e组成的溶液中发生反应,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氢键 C. 极性共价键 D. 非极性共价键
(4)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5)比较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
16. 次氯酸广泛应用于消毒、杀菌和水处理等领域,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以为原料制备高浓度纯净HClO。
已知:ⅰ.可以用潮湿的氯气和空气(不参加反应)与反应制得,产物之一为。
ⅱ.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棕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①→_________(填标号)。
A.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
(4)装置④除吸收中的HCl,还能__________(填标号)。
A. 防倒吸 B. 吸收
C. 将空气、氯气混合均匀 D.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
(5)向氯气和水反应的混合液中分别加入适量下列固体,可有效提高HClO浓度的是_________。
A.烧碱固体 B.小苏打固体 C.纯碱固体
(6)向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红色褪去,分析原因可能有:
I.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盐,溶液碱性减弱
Ⅱ.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测: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17. 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有金属,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金属镓主要从铝的工业生产流程中回收提取,现在成为先进半导体(GaAs、GaN)的核心原材料。从高硅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的、。等成分)中得到氧化铝和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金属Ga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烧结”需将矿石粉碎并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的目的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烧渣”中的在碱溶时产生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赤泥”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
(4)“洗脱液”中存在(结构与相似),其熔点较低,且熔融状态不导电。据此判断,该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_________。
(5)“焙烧”步骤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为了得到纯净的,需焙烧至固体恒重
B. 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无需预热坩埚钳
C. 坩埚取下后需放在陶土网上冷却
D. 为确保称量准确,焙烧后应趁热称量
(6)“电解”可得金属Ga,写出其阴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
(7)Johnson等人首次在1100℃下用镓与氨气制得氮化镓,取a g GaN样品溶于足量的热NaOH溶液中,用溶液将产生的完全吸收,用的盐酸滴定,消耗盐酸V mL,则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已知:;)
18.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试剂中可能含有Fe、FeO、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试剂的成分并检验、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用_________从试剂瓶中取出粉末状待测试剂,称重1.72 g,加入盐酸100 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收集到一定量气体。
(2)甲同学为了检测加盐酸后的溶液中是否有,取2 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静置5 min,加入几滴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溶液变红,甲同学认为待测溶液中有。甲同学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无需做实验就可以判断加盐酸后的溶液中没有,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
(4)丙同学取加盐酸后且未变质的溶液2 mL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直至过量,开始时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
(5)根据(1)中数据计算,取3.44 g上述固体用充分还原,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e 56 Ga 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 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二(或2) ②. 15 ③.
(2) (3)ACD
(4) (5) ①. > ②. O的电负性大于S且半径更小,中负一价氧得电子能力更强
【16题答案】
【答案】(1)B (2)
(3)吸收未反应完的(或除去中杂质) (4)CD
(5)B (6) ①. 与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②. 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能恢复红色,则是原因I,若不能恢复红色,则是原因Ⅱ
【17题答案】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烧结速率,提高烧结效率(答出一点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
(3) ①. ②. (前后空可颠倒)
(4) ①. 共价化合物 ②. (5)AC
(6)
(7)
【18题答案】
【答案】(1)药匙 (2) ①. KSCN ②. 不合理 ③. 甲同学将待测液静置5 min,此过程中有可能被氧化为,故加盐酸后的溶液中不一定含
(3)的氧化性大于,加盐酸后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收集到一定量气体,该气体为氢气,说明铁与反应后有剩余,因此加盐酸后的溶液中没有
(4) ①. ②. 催化双氧水分解
(5)2.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