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一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图甲为一弹簧高跷的结构简图。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被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2.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其中一只系在墙上,另一只握在手中,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C.作用力变化后,反作用力才随之发生变化
D.图中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为了节约能源,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下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上行过程中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就是乘客的重力
B.匀速上行时乘客对扶梯没有摩擦力作用
C.顾客始终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电梯加速上行时乘客对扶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5.2020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揭晓。罗杰·彭罗斯、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这一奖项,获奖原因是他们发现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否定了笛卡尔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论断
B.伽利略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论断
C.伽利略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证明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
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当司机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刹车至速度为零,设刹车过程为匀减速运动,汽车在刹车后第1s内运动的位移和最后2s内运动的位移相同,则汽车刹车的时间为(  )
A.2.5s B.3s C.3.5s D.4s
7.“奇迹石”是挪威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有一块5m3大的石头卡在两个绝壁间,如图甲所示。将该景观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右壁竖直,左壁稍微倾斜。设左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石头的质量为m,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头对右壁的压力与右壁对石头的压力相互平衡
B.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小于石头的重力大小
C.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为
D.若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导致夹角θ减小,则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增大
8.如图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水平测量弹簧长度作为原长,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先竖直悬挂,再测量弹簧长度作为原长,则自重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下的是弹簧的伸长量。
D.若测量点定在弹簧中间位置,则测量点对应的伸长量与在弹簧末端测得的一样大。
9.设有五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  )
A.3F B.4F C.5F D.6F
10.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过程如下: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旋钮,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刚离开水龙头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听到n次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量出水龙头嘴到盘子的高度h,则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同学们所使用的电源的频率均为50HZ.打点计时器应接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当开始实验时,应先 (填释放小车或接通电源).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1分)
13.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墙向上匀速运动,试求外力F的大小。
14.若小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行驶400m的距离停下来。在平直公路上,小汽车正以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处有一货车正以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
(1)小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小汽车司机发现大货车时立即刹车(不计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3)若会发生相撞,经过多长时间相撞?若不相撞,求两车的最小距离。
15.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会飞的鸡蛋”在实验楼顺利举行。正式比赛之前,李华同学将一枚鸡蛋(可视作质点)从离地面h = 7.2 m高的三楼栏杆上端由静止释放,下落途中经Δt = 0.2 s的时间通过二楼窗口,窗口上、下边框之间的高度为Δh = 1.4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 10 m/s2,求:
(1)鸡蛋刚好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从释放到落地所用的时间t;
(2)三楼栏杆上端距离窗口上边框的高度h0。
16.如图所示,质量M=5.5kg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1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0N拉着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B A D B D A
题号 11
答案 D
1.C
【详解】A.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所以先有向上的加速度,后有向下的加速度,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二者大小始终相等,故B错误;
C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人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B.由图可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选项A正确,B错误;
C.作用力发生变化时,反作用力同时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
D.图中的两个力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匀速上行过程中乘客所受的合力为零,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大小等于乘客的重力,但是压力与重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均不同,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A错误;
BC.匀速上行时,乘客所受合力为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正确,C错误;
D.电梯加速上行时,乘客有斜向上的加速度,将加速度分解,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分量,所以乘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乘客对扶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为负,大小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此图表示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提出亚里士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并且指出了是摩擦力存在的原因,故A错误;
B.伽利略根据大石块和小石块拴在一起下落,大石块受到小石块拖后腿而导致速度变慢同时有根据整体质量变大速度变大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体下落得快、轻物体下落得慢的错误论断,故B正确;
C.伽利略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
D.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设t=1s,第1s内的位移为x,则第1s内平均速度,停下前1s的速度,则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刹车的时间,选项A正确。
故选A。
7.D
【详解】A.石头对右壁的压力与右壁对石头的压力是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则不能相互平衡,选项A错误;
BC.对石头受力分析,则竖直方向
可得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为
则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大于石头的重力大小,选项BC错误;
D.若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导致夹角θ减小,则根据
可知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增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B.若水平测量弹簧长度作为原长,将弹簧悬挂后,由于自重的作用,弹簧会伸长,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先竖直悬挂,再测量弹簧长度作为原长,这样才能消除自重对实验结果影响,A错误,B正确;
C.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下的是弹簧的总长度,通过计算,再算出弹簧的伸长量,C错误;
D.若测量点定在弹簧中间位置,则测量点对应的伸长量比在弹簧末端测得的减小一半,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1和F4的合力为F3,F2和F5的合力为F3,所以五个力的合力等于3F3,因为
F1F
根据几何关系知
F32F
所以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6F,方向沿F3方向。
故选D。
10.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水下落的时间的为
又有
联立解得
故选A。
11.D
【详解】A.物体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根据速度位移关系v2=2ax可得
则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选项A正确;
B.由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tE=2tB=tC=tD
选项B正确;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又根据运动是从静止开始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则从A到B与从B到E所用的时间相等,B为AE的中间时刻,所以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选项C正确;
D.由于加速度相等,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而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不相等,所以相等的位移下速度的增量不相等,选项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2. 交流 接通电源
【详解】[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同学们所使用的电源的频率均为50Hz.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当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13.
【详解】物体向上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联立得
14.(1);(2)会;(3)
【详解】(1)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即小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2)(3)设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有
解得
这段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
货车的位移
由于
可知,两车会相撞,设相撞的时间为,则有
解得
,(舍去)
15.(1)12 m/s,1.2 s
(2)1.8 m
【详解】(1)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v2 = 2gh
解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 =12m/s
根据
v =gt
解得
t =1.2s
(2)设三楼栏杆上端离窗口上边框的高度为h0,鸡蛋从三楼栏杆上端运动到窗口上边框的时间为t0,则
h0 =gt02
h0+Δh =g(t0+Δt)2
联立解得
h0 = 1.8 m
16.(1)30°;(2)
【详解】(1)m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拉力F和轻绳拉力FT,如图所示
以m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Fcos60°-FTcosθ=0①
竖直方向
Fsin60°-FTsinθ-mg=0②
①②联立解得
θ=30°
(2)以M、m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杆对M的支持力为FN,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Fcos60°-μFN=0③
竖直方向
FN+Fsin60°-Mg-mg=0④
由③④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