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化学 阶段测验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标注不定项的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少选得一半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Zn-65,Ba-137
一、原子结构(本题共24分)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段充满智慧的探索历程。
1. 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其依据是下面哪位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
A. 道尔顿 B. 汤姆孙 C. 卢瑟福 D. 玻尔
2. 在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_______。
3. 下列各组微粒中,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微粒是
A. OH-、F-、Ne、O2-
B. H2O、CH4、NH3、Ne
C. H3O+、Na+、NH4+、Mg2+
D O2-、F-、Mg2+、Al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运动且能量都相等
B. 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K层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最低
D. 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5. 锂在核工业中应用广泛,如和可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和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和是同种核素
B. 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 和中质子总数相同
D. 和是同素异形体
6. 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18。其中只有C、D为金属元素;A和C的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B和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E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完成下列问题:
(1)A的一种核素中质子数为中子数的一半,则该核素的名称为________。
(2)A形成的简单负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D形成的简单正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写出少量EB2与CB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硒元素的天然同位素组成如下:
核素的质量数 74 76 77 78 80 82
核素的丰度(%) 0.87 9.02 a 23.52 b 9.19
已知硒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79.073,则a=________,b=________。
7.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41Ca灵敏检测。41Ca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14C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40.08指钙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B. 41Ca的半衰期长,说明41Ca难以失去电子
C. 41Ca衰变速度小于14C的衰变速度
D. 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二、胶体化学(本题共16分)
胶体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环境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各向异性胶体组装、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等研究为胶体科学开辟了新方向。
8.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溶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
B. 将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热煮沸可制得胶体
C. 不断搅拌后,胶体仍然能够稳定存在
D.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利用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
9. 复复实验小组设计不同的实验对其制得的胶体进行性质探究。
(1)写出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提纯制得的胶体的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_。
A. B. C.
(3)将提纯后的胶体置于U形管中,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附近的红褐色加深,该现象称为_________。
10. 研究表明,胶体可净化水中低浓度的砷酸()。如图所示是不同pH时胶体对低浓度砷酸的吸附效率曲线。
已知:pH反映溶液的酸碱性,pH越高,溶液的碱性越强。pH为3~9 时,溶液中的含砷微粒主要是
(1)pH为3~9 时,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较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当水中砷酸浓度较高时,胶体将直接与砷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砷酸铁()沉淀,其中砷元素是_________价。是酸根离子,则属于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1. 2025年《Nature》刊载了南方科技大学罗智团队关于氨基酸稳定胶体机制的研究。该研究发现,氨基酸(如脯氨酸、甘氨酸等)可作为稳定剂,通过吸引屏蔽机制,可逆地吸附在蛋白质、DNA或纳米颗粒等胶体粒子的特定表面位点,削弱胶体粒子间的吸引力,从而显著提升胶体分散系的稳定性。这与电解质(如NaCl、Na2SO4等)促使胶体聚沉的作用机制相反。
(1)电解质(如NaCl、Na2SO4等)促使胶体聚沉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
(2)蛋白药物制剂属于胶体分散系,其常常因蛋白质的相互聚集而失去药效。为了延长药物的有效期,免疫球蛋白制剂(如Cuvitru )中常添加脯氨酸和甘氨酸。根据上述研究,阐述其延长有效期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
三、海洋资源(本题共25分)
海洋是一座资源的宝库,化学工业中的许多基础原料都来自海洋。
12.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填分离操作名称)。
13. 利用海洋资源海带可以提取碘。实验室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单质与有机溶剂。以下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检漏、装液 B.振荡、放气 C.静置 D.分液
A. A B. B C. C D. D
14. 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以选择的萃取剂种类很多,但不包括
A. 酒精 B. 四氯化碳 C. 苯 D. NaCl溶液
15. 是海洋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其存在会干扰海水中Cl-的检验。检验海水中Cl-的方法是_________。
16. 某Na2SO4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已知Na2SO4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从该溶液中获得的操作是加入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17. 以海水为原料可制取“84”消毒液。如图所示为某市售“84”消毒液标签上的部分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效成分】NaClO 【质量分数】24% 【溶液密度】1.18 g/cm3 【净含量】1000 mL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mol·L-1(结果保留1位小数)
(2)①欲配制80 mL 2.000 mol·L-1 NaClO溶液,需准确称量NaClO固体_________g。
②配制该溶液过程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下图是配制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
将上述实验步骤A~E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
(4)若所配制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 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 洗涤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
(5)“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保留1位小数)
②若在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将量筒、烧杯、玻璃棒均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会造成所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_________。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四、CuSO4溶液(本题共19分)
18. 旦旦实验小组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设计了两个方案。
Ⅰ.甲方案:
取25 mL CuSO4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干燥纯净的BaSO4,称量。
(1)若固体质量为w g,则_________mol·L-1(不用化简)。
Ⅱ.乙方案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加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如图所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的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并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中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2)步骤②为_________。
(3)Zn粉质量为a=0.195 g,若测得H2体积为22.40 mL(已折算为标况下的体积),则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4)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节液面即读数,则测得______。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5)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4的浓度: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
(6)如果CuSO4浓度参考值为0.100 mol/L,而测定结果是0.096 mol/L,则测定的相对偏差为_________。
Cu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取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7)b点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8)取270℃所得样品,于7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9)10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物质的量(本题共16分)
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数与宏观可称量物理量联系起来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19. 某次高空探测,收集到含O3、O2、N2(其他气体忽略不计)的大气样本,在实验室中微热一段时间后,O3全部转化为O2(2O3=3O2),若气体总体积增加了0.36%,则大气样本中O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反应前后温度和压强均保持不变)。
20. 物质R吸收氢气后成为RH6,RH6晶体中的氢密度可达到1.1×105 g·m-3(氢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晶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则此时1 m3晶体中所储的氢相当于标准状况下________L氢气。
21. 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自由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NH3 0.4 mol,甲室中充入HCl、N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17.3 g。
(1)甲室中气体总质量为________g。
(2)甲室中HCl、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充分反应生成NH4Cl固体后(仅发生此反应),隔板b将位于刻度“________”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体积),此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2. 火箭发射后,发射场附近废水中偏二甲肼(C2H8N2)浓度变高,可用H2O2对废水处理。处理100 L的2000 mg/L偏二甲肼废水,使用密度为1.11 g/mL 30%的H2O2溶液,则H2O2溶液的理论投加量为________L。(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
23.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溶于水,与强酸反应放出较多SO2。Na2S2O5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葡萄酒中残留量一般不得超过0.25 g·L-1(以SO2计)。小复同学检测葡萄酒样品中Na2S2O5残留量,实验如下:取150 mL葡萄酒样品,加稀硫酸酸化后加热,将产生气体通入足量双氧水中充分吸收,再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后,用0.100 mol·L-1 NaOH溶液与上述吸收液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15.00 mL,则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g·L-1(残留量以SO2计)。
已知: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化学 阶段测验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标注不定项的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少选得一半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Zn-65,Ba-137
一、原子结构(本题共24分)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段充满智慧的探索历程。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x+n+24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D
【6题答案】
【答案】(1)氚 (2) ①. [H:]- ②.
(3)
(4) ①. 7.58 ②. 49.82
【7题答案】
【答案】AC
二、胶体化学(本题共16分)
胶体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环境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各向异性胶体组装、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等研究为胶体科学开辟了新方向。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1)
(2)B (3) ①. 阴极 ②. 电泳
【10题答案】
【答案】(1)pH为3~9 时,溶液中的含砷微粒主要是,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易吸附溶液中带负电荷的两种微粒;
(2) ①. +5 ②. 盐
【11题答案】
【答案】(1)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2)氨基酸通过阻碍颗粒间直接接触,增强胶体颗粒间的排斥作用来抑制胶体聚集
三、海洋资源(本题共25分)
海洋是一座资源的宝库,化学工业中的许多基础原料都来自海洋。
【12题答案】
【答案】蒸馏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D
【15题答案】
【答案】先向海水中加入过量的Ba(NO3)2,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然后滴加少量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海水中含氯离子
【16题答案】
【答案】 ①. 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②. 蒸发浓缩 ③. 冷却结晶
【17题答案】
【答案】(1)3.8 (2) ①. 14.9 ②.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CBDFAE (4)BC
(5) ①. 31.3 ②. A
四、CuSO4溶液(本题共19分)
【18题答案】
【答案】(1)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0.08mol/L (4)A
(5) ①. 否 ②. Mg比Zn活泼,Zn与MgSO4不反应
(6)4% (7)CuSO4 H2O
(8)CuSO4CuO+SO3↑
(9)4CuO2Cu2O+O2↑
五、物质的量(本题共16分)
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数与宏观可称量物理量联系起来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19题答案】
【答案】0.72%
【20题答案】
【答案】
【21题答案】
【答案】(1)24.1
(2)1∶3 (3) ①. 4 ②. 25.25
【22题答案】
【答案】2.72 L
【23题答案】
【答案】0.3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