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八年级历史阶段性作业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30分)
1.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 鸦片战争给了中国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但战后清朝统治阶级却认为这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将战败归因为“前线将领指挥不力”。本来极为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竟被称之为“万年和约”,天真地以为签了和约就太平无事了,竟然希望屈辱的条约保持万年不变。材料意在反映( )
A. 鸦片战争将中国纳入世界市场 B. 鸦片战争没有真正唤醒清王朝
C. 《南京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 D.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被辟为商埠后,一向以内敛、安逸、守家、平和为城市风格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前沿,苏州的平静被打破了。”与材料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导致(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咸丰年间,户部尚书沈兆霖曾汇报说:英法联军“以万余众入城,而仍换约而去,全城无恙。则该夷专于牟利,并无他图”。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英法联军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C. 推翻清政府统治 D. 使清政府成为其傀儡
5.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秋收起义
6.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7. 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击溃洋枪队。同时,发动东征、西征战役,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太平天国的斗争( )
A.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B. 创新了反封建斗争方式
C. 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 逆转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8. 在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个革命纲领中,与前者相比,《资政新篇》体现了( )
A. 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性 B. 学习西方的进步性
C.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的局限性 D. 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9. 有学者认为,奕 、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运动( )
A.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 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D. 客观上开启了早期现代化探索
10. 如图是关于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抓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概况的思维导图。该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1. 19世纪中后期,列强加紧了对中国侵略,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面临严重危机,清政府于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1885年建立台湾行省。这表明清政府( )
A 统治危机解除 B. 边防意识增强 C. 地方建制完备 D. 军事人才匮乏
12. 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
A. 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 践行求富主张 C. 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 支持民主革命
13. 中国人习惯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甲午战争后,称外国为“夷”的已经微乎其微了。这说明( )
A. 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 人们对世界认识逐步加深
C. 人们崇洋媚外心态基本形成 D. 人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消失
14. 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15. 漫画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列强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20分)
16.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与兴衰,自1840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图二 广东省虎门广场的雕塑 图三 1842年南京
《较量》(折断的“烟枪”)
(1)根据图一分析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指出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与图三相关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17.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方面主要进行了哪项探索活动?
(3)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易经·乾卦》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 、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为主的学校,初设英文馆……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包括从事文化活动的传教士),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引用一位清朝官员的话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意思是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自欺欺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自强”被赋予的新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对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观点吗?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2025年秋期八年级历史阶段性作业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3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20分)
【16题答案】
【答案】(1)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事件:虎门销烟;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题答案】
【答案】(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原因:朝廷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2)洋务运动。 (3)示例: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主权和尊严;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学习先进、勇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18题答案】
【答案】(1)意义: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影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
(3)同意,理由: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船坚炮利)而没有触及政治制度,最终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失败告诉后人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由此引发了戊戌变法。
不同意,理由:虽然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应该全面评价洋务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