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关键词记忆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尼罗河”“象形文字”“太阳历”等词汇让我们想起(  )
A. 古罗马 B. 古巴比伦 C. 古埃及 D. 古印度
2.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 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 君主权力衰落 C.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国内矛盾激化
3.《婆罗门法典》规定:人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世代相袭,内部通婚。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一规定表明其反映的制度(  )
A. 注重平等 B. 结构复杂 C. 内容单一 D. 等级森严
4.如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图中这些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主要是(  )
A. 大河流经 B. 环海多山 C. 平原很少 D. 岛屿众多
5.小敏同学在地理课上学到“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于是她将希腊城邦与自己家所在县的数据进行了对比(见下表)。据此可知,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希腊最大城邦斯巴达 小敏家所在的太原市杏花岭区
人口数量 约40万 约80.3万
土地面积 0.84万平方千米 170.2万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 ……
A. 小国寡民 B. 中央集权 C. 商贸发达 D. 直接民主
6.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第一手资料,通过实物形态直接记录人类文明进程,为研究历史提供无可替代的实证依据。通过鉴赏以下文物可知古希腊(  )
图1雅典长跑运动员图样双耳陶瓶图 2 雅典滚铁环运动员图样双耳陶瓶
A. 重视哲学的发展 B. 追求思想的自由 C. 崇尚健美与体育 D. 完善民主与法制
7.“在帝国的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材料中的“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8.任何事物都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一事件若换算为世纪纪年,它发生在(  )
A. 公元4世纪前期 B. 公元4世纪后期 C. 公元5世纪前期 D. 公元5世纪后期
9.《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  )
A. 希腊的早期社会 B. 雅典的民主政治 C. 罗马的法制建设 D. 两河流域的文明
10.如图是“罗马法学演变”流程图,对其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 习惯法属于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的成文法 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 《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 公民法和万民法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11.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天主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
A. 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 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 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 强化了幕府的统治
12.《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 庄园佃户 B. 庄园领主 C. 城市商人 D. 行会学徒
13.行会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城市同行业者建立的一种组织。如图是当时部分行会的徽章。这些徽章可以佐证当时(  )
A. 自治城市走向联合 B. 手工行业类别多样 C. 封君封臣等级森严 D. 封建势力急剧衰落
14.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 金钱赎买 B. 武力斗争 C. 政治协商 D. 制定法律
15.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推广大众教育 B. 都由教会建立 C. 推动城市兴起 D. 有一定自主权
16.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17.九(3)班开展历史主题辩论会,正方辩手准备了下列论据材料。由此判断,他们陈述的观点是阿拉伯帝国(  )
数学:将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改造成“阿拉伯数字”,并传入欧洲。
文学:《天方夜谭》生动反映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
医学:《医学集成》总结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知识,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A. 注重法治建设 B. 垄断亚非欧贸易 C. 建立国际秩序 D. 阿拉伯成就斐然
18.“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特殊状况下”“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  )
A. 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 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 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
19.拜占庭帝国自14世纪初开始面临来自亚洲的新威胁,这里的“新威胁”是指(  )
A. 阿拉伯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查理曼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20.在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都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这客观上都有利于(  )
A.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B. 封君封臣、庄园制度发展
C.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以其独特的风格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
任务一【推介建筑遗址——设计文化名片】
(1) 第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名称:金字塔推介词: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名称: ______ 。推介词: ______
任务二【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
(2) 第二组同学阅读了汉谟拉比和苏格拉底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
示例
人物:释迦牟尼
身份:佛教创始人
主要事迹: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人物:苏格拉底
身份: ______ 。
历史贡献: ______ 人物:查士丁尼
身份: ______ 。
历史贡献: ______
22.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领导人不断增加平民进入政府管理的机会。他们对任职者提供津贴。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通过一系列改革,雅典逐渐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伯里克利领导雅典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潮……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为数千名建筑工人和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雅典成为最为繁荣的城邦,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活跃的科学家、哲学家、诗人、剧作家、艺术家和建筑师。
——摘编自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 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领导者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简述伯里克利改革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改新派执政后,自上而下,变法革新,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新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政权性质,使之成为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悦”,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化改新的举措及影响。
23.“中世纪”(Middle Ages)通常是指西罗马帝国崩溃(476年)以后,到文艺复兴开始(1450年左右)大约一千年间的欧洲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贵族由于效忠王室而领受土地和管辖采邑。这些封臣们要对上级封君宣誓效忠并承担军事义务……举行臣服礼时。附庸一般要亲自跪在领主的面前,两手交叉置于领主的手中,宣誓说“我立誓效忠和依附于你,正如一个仆人须效忠于主人”。而领主这时交给附庸一柄旗子、一根手杖和一张约书,表示给附庸财产并保护他。
——摘编自马克垚总主编《世界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庄园的所有决定和对违法行为的判决,都要经过法庭,法庭是其治理乡村事务的基本平台……而法庭出席人之间一旦发生争议,无论控辩双方是何身份,均须依据法律解决。有案例显示,即便是领主与佃农之间的案件,也必须遵循法庭判决……换言之,即便佃农在经济上依然受到领主的剥削,但法律和法庭可以使其免遭过分的侵夺。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中世纪乡村组织双重结构论》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庄园法庭的审理原则,并简述庄园法庭的作用。
材料三随着农业、工商业的发展,大约从 9世纪末开始,西欧城市得到恢复和发展。城市最初坐落于封建领地内,思想方面仍受教会控制,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征收市场税,享有某些商品的独占权和专卖权。11世纪前后,欧洲城市开始了争取自治的斗争,其内部生发出新的社会元素。……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基础。
——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3) 依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内部生发新的社会元素”的具体表现。
24.实验中学九年级某班以“庄园”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部分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活动一】在比较中寻找历史共性
材料一汉代世族大家的庄园,既是财富的创造地,又是家族成员的居所和抵御外侵的坞堡。在这些规模巨大的田庄中,农、林、牧、渔以及手工业、商业多业并存,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图 1中的陶庄园由庭院和田园两大部分组成,庭院为三进院落,即前院、中庭、后院。门外两侧绘有主仆形象的壁画。田园一侧与庭院相连,另三面有围墙,田内有田埂、水井、灌溉沟等。
——摘编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图 1 河南淮阳汉墓出土的陶庄园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之后,西欧随着封君封臣关系的发展,各地庄园化程度强。……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是满足领主生活所需和服役所需,而非为了市场生产。为确保劳动效果,领主往往使用庄园官员来监督农奴生产过程,领主还以庄园法庭权威和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对农民形成某种威慑。
——《人类经济万年史》
图 2 一个庄园的图解
(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庄园与西欧庄园的相同之处
(2) 图1、图2两幅图片所示的内容哪个更为可信?请你说明理由。
【活动二】从比较中认清历史个性
材料三在 8世纪时,庄园大多都是输租庄园,需要向国家交纳田租,庄民需要交纳庸、调,并且国衙拥有对庄园土地的调查权,可进入庄园进行检田、征调劳动力。……从9世纪开始,庄园主开始争取“不输”的特权,向政府申请免租……10世纪以后,庄园主又开始争取“不入”的特权,请求永远禁止检田使进入庄园,甚至发展到国衙行使的警察权也被否定。其结果是,“不输不入化”的庄园彻底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庄园主拥有对庄园的绝对控制权,庄园成为庄园主的私人领地。这种排除国家权力的运动,表明庄园已经开始走向否定律令制的地方统治机构的方向,这其实也是庄园制的本质。
——李琪《浅析日本庄园的特点》
(3) 概括日本庄园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欧庄园与日本庄园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A
6.C
7.B
8.D
9.A
10.B
11.A
12.A
13.B
14.A
15.D
16.B
17.D
18.D
19.D
20.C
21.【小题1】名称:帕特农神庙。推介词:帕特农神庙是石质建筑,建筑雄伟,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其巧夺天工的设计给人以协调、匀称的美感,是古希腊人的智慧结晶;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给人以宏伟壮阔的独特美感。
【小题2】身份:贡献:他喜欢通过提问让人们思考,提出“认识你自己”,用独特的“问答法”引导大家追求真理,影响了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
查士丁尼身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贡献:组织人编写了《查士丁尼法典》等法律书籍(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这些法律对后来欧洲的法律体系影响很大;还努力扩张领土,推动了拜占庭文化的繁荣
22.【小题1】举措:不断增加平民进入政府管理的机会;给任职者提供津贴;支持公共设施建设,为数千名建筑工人和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雅典成为最为繁荣的城邦,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活跃的科学家、哲学家、诗人、剧作家、艺术家和建筑师。
【小题2】措施: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派官治理地方。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影响: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3.【小题1】特点:以土地封赐为基础,建立领主与附庸的契约关系;领主与附庸通过誓约确立相互义务,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领主提供保护,附庸提供军事服务和忠诚)等级制度森严,层层分封,形成封建金字塔结构;以军事义务为核心,跨级之间没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即“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小题2】审理原则:庄园的所有决定都必须经过法庭;一旦发生争执,依据法律解决;任何人必须遵守法庭判决。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庄园的秩序。
【小题3】具体表现:市民阶层崛起: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由和自治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争取到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如法国琅城;教育学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城市兴办大学,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
24.【小题1】相似之处:都有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农业生产为主;都具有自给自足性;都存在剥削关系。
【小题2】可信:图1理由:图1是第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客观真实,图2是第二手史料。
【小题3】特点:不输不入,即庄园在经济和司法上完全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成为庄园主的私人领地。不同之处:①西欧庄园中,土地一般是由国王或上一级封建主封授的,是伴随封君封臣关系而发展的,而日本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②西欧庄园的领主对土地的支配权较为有限,而日本庄园的领主则拥有较为完全的独立的、排他的所有权,庄园主拥有对庄园的绝对控制权,庄园成为庄园主的私人领地;③国王对于西欧庄园是有管理权的,而天皇丧失了对日本庄园的管理权,庄园彻底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第4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