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九年级(上)月考
历史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如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几位法老金字塔的塔高统计表,从它们的高度变化上可以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金字塔 塔高
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金字塔 146.6米
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哈夫拉金字塔 136.5米
第四王朝第五位法老孟卡拉金字塔 65.5米
A. 人口减少 B. 外族入侵 C. 科技衰落 D. 王权衰落
2.在人类文明早期,各区域的数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六十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
A. 数学发展高度成熟 B. 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
C. 各地数学独立发展 D. 文明交流促进数学进步
3.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材料主要说明字母文字(  )
A. 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字 B. 是各国文字的源头
C. 主要用于商业活动记录 D. 得到广泛传播流行
4.《汉谟拉比法典》中,第215至240条是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追究的内容,第241至277条是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内容,这反映出古巴比伦(  )
A. 商品经济活跃 B. 维护贵族利益 C. 农业生产发达 D. 保护私有财产
5.“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特点”。据此可知(  )
A. 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 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 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和世界性 D. 人类文明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6.“瓦尔纳”最初指通过肤色来辨别白皮肤的征服者雅利安人和黑皮肤的被征服者,后来逐渐演变为社会等级制度。该制度(  )
A. 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B. 反映了古巴比伦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
C. 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7.“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材料表明(  )
A. 暴力战争是文明交往形式之一 B. 和平往来是文明交融主要方式
C. 地区冲突导致文明走向了衰落 D.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8.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执政官以及其他几乎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他们都可通过抽签法当选。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隔十天召开一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据此可知,当时雅典实行(  )
A. 元首政治 B. 民主政治 C. 等级选举 D. 君主专制
9.“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城邦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
C. 城邦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D. 城邦商品经济已非常发达
10.“2世纪,它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在材料中的“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是(  )
A. 汉谟拉比 B. 查理曼 C. 伯里克利 D. 屋大维
11.网络时代,有一种叫“木马”的网络病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恶性程序,它无休止地窃取用户的信息,从而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木马”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一部神话作品中的故事——特洛伊木马计。这部作品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是宝贵的文学遗产,这部作品是(  )
A. 《罗摩衍那》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马可 波罗行纪》
12.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在诸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融合希腊柱式与罗马拱门,彰显罗马的建筑艺术
B. 苏格拉底提出“原子论”,探讨万物本源
C. 《十二铜表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法,影响深远
D. 儒略历以太阳运行周期为依据,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13.9世纪西欧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由此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  )
A. 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B. 有强烈的契约意识 C. 有绝对的隶属关系 D. 以土地为双方纽带
14.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一“经济实体”的主要特征是(  )
A. 以手工业为主 B. 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领主的特权不受限制 D. 农民和农奴都没有任何的自由
15.克洛维率领亲兵接受了罗马派基督教的洗礼,之后克洛维的征服和建国事业,得到了罗马教俗地主贵族的支持。罗马派基督教会也得以依靠法兰克政权的力量在西欧和中欧推行基督教。这说明当时(  )
A. 教会权力居王权之上 B. 西欧国家普遍崛起
C. 王权和教权相互依存 D. 封建王权不断强化
16.李华同学在复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主题时,绘制了如图示意图,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C. 伊斯兰教诞生 D.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17.如图是小江同学在学习完世界法制成就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18.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由此可知(  )
A. 罗马法律是西方国家制定一切法律的基础
B. 罗马法律影响了全世界
C. 罗马法律对西方国家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使法治意识开始全面普及
19.日本大化改新时,将中国的佛教、儒学、茶艺等引入日本,与日本文化融合并改造,变成了日本本民族的意识形态;而宦官制度和科举制度,由于与日本社会不契合,所以日本未移植引入。这主要说明了日本民族(  )
A. 具有盲目的媚外性 B. 立足本民族有选择地汲取
C. 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D. 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
20.“……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孪生兄弟。”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 B. 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C.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D.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特点和特征。某班同学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共同完成。
任务一【文明之地】
任务二【民主之源】
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图三罗马共和国政体示意图
任务三【疆域之间】
图五
图六
任务四【制度之异】
图六西周分封制度示意图图七西周封君封臣制
(1) 请你参考图二,为图一命制恰当的名字;并在图一和图二所示的古文明中任选其一,列举一项文明成就。
(2) 请根据材料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古希腊的雅典实际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名称;除了图三中的保民官外,你认为罗马平民与贵族在斗争中取得的成果还有什么?
(3) 请写出以上图片中的国家,在疆域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4) 请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周天子和西欧的国王谁的权力更大?请分别写出维系这两个制度的纽带是什么?
22.在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发展异彩纷呈、各具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图A反映的是古代埃及的 ______ 文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图B《 ______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图C ______ 是典型代表;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制《 ______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二: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世界古代史内容标准解读》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形成两种文明类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文化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用两例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
2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欧洲城邦】
材料一西方的海洋文化早期的“辉煌”时期,学界称之为“古典时期”,主要是处于环地中海的欧洲部分的南欧地区……地中海周边的希腊早期历史一直是“小国寡民”“战争四起”的时期……罗马时期走的依然是古希腊的老路,一直与掠夺、战争相伴随。
——摘编自曲金良《西方海洋文明千年兴衰历史考察》
【中古时代的西方城市】
材料二在中世纪,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中世纪的城市也是一个自治团体……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摘编自徐芳亚《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材料三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中古时代的亚洲城市】
材料四阿拔斯王朝期间,巴格达城是一个著名的科学文化中心。波斯人、希腊人、犹太人、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都在这里相遇,他们中的许多人热心文化交流,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本的文献书籍进行整理,翻译成阿拉伯文,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阿拉伯君主和贵族的支持。哈里发马蒙统治时期( 813-833年)也许是哈里发历史上最光荣的时代。马蒙不仅移都巴格达,而且还在城里成立了一个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城市文化保护】
材料五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的讲话
(1) 材料一中的“西方的海洋文化早期的‘辉煌’时期”主要围绕哪一海域?根据材料一指出“希腊早期历史”的两个主要特征。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
(3) 材料三体现了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时间。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格达城成为著名科学文化中心的原因。
(5) 请你为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4.【古代文明】
古代各文明中心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但在某些时期、某些领域存在着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1世纪 基督教诞生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 公元6世纪 《查士丁尼法典》形成
公元前450年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主政雅典 公元8世纪中期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帝国
公元前4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7世纪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选取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6.C
7.A
8.B
9.B
10.D
11.C
12.D
13.B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C
21.【小题1】古代亚非文明;古希腊文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开创性贡献。
【小题2】公民大会;《十二铜表法》。
【小题3】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疆域辽阔。
【小题4】西周的周天子权力更大;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欧封君封臣制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22.【小题1】象形
【小题2】汉谟拉比法典
【小题3】帕特农神庙
【小题4】罗马民法大全
23.【小题1】地中海;“小国寡民”“战争四起”。
【小题2】城市与农村分离;城市具有自治性质;城市被封建体系包围。
【小题3】经济中心;10世纪。
【小题4】阿拉伯帝国首都地位;多民族文化交流;统治者支持学术活动。
【小题5】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加强日常维护;开展文物保护宣传
24.事件: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观点: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论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等。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而说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5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